杨笠实火了。
如果说一年前,这只是一个小众脱口秀演员的名字,那么现在你还没听说过她,可能是断网有点久了。
随手复盘一下最近住热搜上的连续剧:
>杨丑蟾(杨闇公)
1、杨笠为英特尔拍摄广告片。
2、部分男性网友自发抵制,谩骂,要求下架视频。
3、英特尔下架杨笠视频。
4、部分女性网友被激怒,抵制英特尔。
5、杨笠参加另一品牌宣传活动,女性网友正准备用购买力表达支持,可24日这一品牌也撤下了杨笠直播活动的预告。
骂杨笠。
挺杨笠。
变成一点就着的话题。
而在两方的对线中,杨笠是谁?
是靶子,也是雕像,是配角,也是棋子。
她并非情愿地成为了这场“性别闹剧”里的标签、旗帜。
24号杨笠发微博,做出回应。
其中一句话值得细品:
“我早就该谢谢你们但是我没说,因为我怕我一谢你们会更努力。”
在Sir眼中,这“谢”和“怕”,当然都发自真心。
谢,谢的是八方支援。
怕,怕的是骑虎难下。
性别对立,就是一场拔河。
该不该支持杨笠?
Sir说该。
有人要问:杨笠说的都对吗?
与其说是支持杨笠这个人,或者她的什么观点,不如说是要想清楚,撕裂的杨笠话题背后是什么。
一要讨论杨笠,免不了要面对“讨好女性”或是“恶臭国男”这样的立场质疑。
但今天Sir偏偏想抛开“女权”(没有说不重要的意思),聊一聊之外的问题。
被狙击的。
何止杨笠。
何止女性。
01
杨笠错了吗?
当杨笠成为了一个标签,网友通过对这一标签的表态,迅速划分阵营的时候。
很多问题就偏离了本来的轨迹,变成一场空对空的喊话。
好像我们都忘了事情的源头——杨笠究竟说了什么?
在去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杨笠让“男人普却信”成为年度金句。
一段精彩的表演,观众热烈鼓掌,导师赞不绝口。
罗永浩带头叫好:“爽,很过瘾,非常好。”
面对满堂彩,杨笠就已经稍显忐忑。
张口解释:
“在我心里其实不是真的这么想”
罗永浩立刻打断她,让杨笠放心:不重要,非常好。
怎么理解呢?
这是节目效果,这是脱口秀表演。
反正总会比成为“女权斗士”更接近杨笠的本意。
但更多的人是把这句话当真了。
有的女人说,骂得真爽,真解气。
有的男人说,你怎么可以骂我“普通”?
这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一个脱口秀中,有表演当时具体的前提、语境,怎么能单独挑一句话出来评论是非呢?
如果杨笠这样就叫骂了男人。
那路易·CK说了这句话是不是要坐牢:
是的。
很多拿杨笠对线的人,Sir怀疑他们都没有认真看杨笠的表演,也不在乎她究竟说了什么。
Sir觉得她没有高高在上地蔑视男性。
相反,不少地方还在调侃“小女人”。
比如她(潜台词)说我们女人就是可以很“双标”啊,很多时候就是帮亲不帮理的。
她又说——男人“仇女”?抱歉,有的时候我也忍不住“仇”一下。
这是什么?
这都是调侃,都是正话反说。
你如果当真要按头说杨笠就“骂女人”“仇女”了,这也太不讲理了吧。
所以那些觉得被冒犯了的男性。
拜托,你们不知道这是一场脱口秀吗?
她的冒犯也并不是完全把自己摘出去,“普通且自信”也可以发生在女人身上,杨笠身上:
“杨笠,你知道吗
你暗恋的那个谁谁谁
和咱们班班花好了
你知道当时我特别难过
我想说
咱们班的班花
不是我吗?”
杨笠本不是“女权斗士”。
骂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女权斗士”。
喜剧本不需要Sir做这样的阅读理解,去解释它的合理性。
但无奈的是当前的网络环境。
任何带着鲜明态度的表演、内容、创作,注定发生内容性质的转变:
它原本面向表演的。
有前提,有铺垫,态度观点的输出,也是为了增强整体的喜剧效果。
而在当它演变成话题,是变成面向传播的。
玩笑不是玩笑。
被广泛而快速地传播的,只有赤裸裸的、被断章取义的态度。
“男人普通而又自信”。
“男人都是垃圾”。
于是,在恼怒者眼中,这就成了煽起性别对立的罪名。
都说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
可是。
如果这误会可以随便给人定罪。
那么你我的宿命,注定都不会好到哪去。
02
杨笠太突出了吗?
在以前,杨笠也没少说过性别题材的段子。
力度一样真实。
随手翻两段。
吐槽过直男癌的迟钝、嘴笨。
“那个女孩化妆是为了让你看出她化妆了。”
反击过针对女性的催婚压力。
经典段落:“你为啥没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
段子很经典,但也一直火在圈内。
态度啥的都有,是讲得不够好?还是不女权?
真正的原因是——站得不够高。
Sir想说的,是角度。
在以往的段子中,吐槽性别议题,她的角色站在了一个“受害者”的角度。
被生活按住,被男权的意识形态按住,难以抗争,只能用反讽的姿势发发牢骚。
它自下而上,对抗男权的权威符号。
它能得到女性的共鸣,却不会真正的触动男性,因为笑笑就好,它不会威胁到男性气质的主导地位。
但“普却信”却不同。
与其说吐槽。
不如说是点破,是剖析。
“别闹,我看穿了你的把戏”。
这些话不特别,没什么技巧和包装。
就是直接。
不加修饰的吐槽。
所以,受伤的人竟然找不到借口反驳。
最出“名”的,就是某奇葩说辩手,摆着讲道理的姿势开喷。
结果说了啥?
1、你也普通。
2、你丑。
3、你是韭菜。
完。
这不是辩论,这是泼妇耍赖。
“如果卸了妆
你可能是真的丑”
没错,这个环境并非能包容她的喜剧作品,但从性别议题的角度上讲,杨笠胜利了。
这或许也是作为喜剧演员的成就:
喜剧是真相的艺术。
是用荒诞逻辑还原现实逻辑的艺术。
但是。
杨笠脱口秀后爆发的一系列闹剧,开始超出杨笠的掌控范围了。
她有了掌声,有了骂声,迎来了钱,也背负上了顾忌和束缚。
杨笠自己不知道吗?
“我怕我一谢你们会更努力。”
再品品这句话。
杨笠真想要摆脱的是什么?比起骂声,可能是从天而降,落到她头上的“女权”符号。
为什么?
能够看到最直观的影响,是她的表演。
自信少了,多了的是焦虑和粗线条,杨笠,难以做回原来的自己。
03
魔法输给了魔法
如今的杨笠拥有了所有喜剧演员都会羡慕的,自带的话题背景和角色性格。
张嘴发声,即自带态度。
甚至只要露面。
也自然有声音,去代言她的“态度”。
从引起争议的《脱口秀反跨年》,到最近的《吐槽大会》。
“骂男人”与“被男人骂”。
本是杨笠最被贬低的标签。
但如今,却成为创作上举一反三的通行证。
坦率地说,从去跨年的那场表演来看,抛开议题,她的脱口秀创作不及往期。
给直球的吐槽居多,用谐音梗骂着“贱人”。
除了“你好敢”也难以再夸奖什么......
重要的是,她的姿态也不再如以往有底气。
反而别扭。
骂完之后立刻道歉——“对不起,我错了。”
她的表演中,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突破,而是顾忌。
她预设的表演对象。
从“给我掌声的人”,到“可能骂我的人”。
杨笠没有被骂声骂倒。
但她有了一层无形的纸枷锁,过去的那种松弛和自如也就消失了。
Sir只做惋惜,“普却信”的那场表演,越来越像是杨笠一场实验性的孤品。
在骂战的干扰后,杨笠的心态不可避免被波及。
仍然在追着她骂的人说什么?
向品牌方举报,杨笠是“污点艺人”,你们怎么还用。
他们不再去辨别杨笠说了什么,或者根本也不在乎,而是直接给出定性:
她是“污点艺人”,封杀她。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即使杨笠真的说错了,一个人说错了话,就要被封杀?
如果真是这样。
那么每个人都将被剥夺说话的权利,因为你不可能保证每句话说的都是对的。
如果你反对杨笠的观点,可以反驳,而不是用谩骂让她闭嘴。
看到这些。
你以为争吵就会平息吗?
一个争吵结束,还有写一个。
说白了,杨笠是谁,杨笠说了什么都不重要。
争吵的人只在乎,杨笠可以作为一个战场。
哪怕她什么都不再说。
不信请看:
杨丽萍又说了什么呢?
有人在说她不结婚生子,不完整。
于是炒上热搜。
窦文涛又说了什么呢?
一段陈年视频被翻出来断章取义,说他是“直男癌”。
Papi酱又说了什么呢?
她只是结婚产子,就被大骂是“婚驴”。
杨丽萍,窦文涛,Papi酱,他们全都是自己风波里的局外人。
而杨笠。
究竟是冒犯了谁,还是撞上了到处“找冒犯”的人?
说回文章开头。
支持杨笠,到底是支持什么?
是眼前的这场风暴会忘记,她只是一个喜剧演员而已。
一个被舆论顶到风口浪尖上的学术问题:
喜剧的内核,到底是不是冒犯?
不好说,很难讲......
在重要媒体做出重要指示、有关部门公布有关规定、对喷网友达成统一意见之前,Sir只能给你一个保守意见:
喜剧,就是喜剧。
它能收获的所有成就,都在笑声里。
往往定义越简单,效果越实惠。
但我们偏爱反着来......
比如“英特尔”,一个数码厂商,卖芯片的。
怎么就变成了“男性专属消费品”,“男性尊严自留地”。
比如杨笠,一名喜剧演员,演喜剧的。
也不该被定义成“挑拨男女对立的罪人”,也没资格成为“全天下男人的敌人”。
最迷惑的是:
这两个谬论不仅成立了。
还相互煽风点火。
说白了,别加戏。
但偏偏这样的相互加戏,两边还都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抱歉。
键盘的魔法打败不了现实。
只有喜剧可以。
基于这点,我是观众,我挺杨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