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第一节
>战国时期范睢简介(秦时范睢简介)
机会是等来的,看我范雎是怎么去创造机会,抢老板的。
通过前面的分享我们了解到张仪以“横”破了苏秦的“纵”,使秦国在与六国的较量中占据优势,但是局势动荡不安,人心也变化无常,纵使秦国兵强马壮,但秦国内忧外患,离一统天下的大业还是远得很,秦昭王需要一个计谋深远的人帮他计筹谋划,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范雎就是那个人。和张仪一样,范雎也是秦国有名的丞相,他这个人深谋远虑,目光长远,立足大局,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一起去见识他的精密格局。
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早年家境贫寒,他刻苦学习,立志有朝一日能够有所作为,出人头地。诸侯纷争,他觉得这是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就周游列国向各位诸侯王献上自己的治国之要,希望能得到重用,但是都没有成功。万般无奈,他心灰意冷回到家里,机缘巧合下他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谋了一份差事,其实他心里是觉得大材小用的,这么一份小小的差事要怎么实现自己的鸿鹄大志啊?但是没办法,自己一没人脉,二没钱财,要谋到称心如意的职务不是那么容易的。既然来了,就当锻炼吧,于是他就认真做好本分内之事,很快就在一起做事的人里脱颖而出,引起了须贾的注意。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工作无大小之分,都值得也必须被认真对待。一个有梦想的人是不会因为职务高低放弃梦想的,如果你不满意现在的职位,请不要用消极的心态去应付了事,越是不满意,就越该用认真的态度和超高的水平去反驳,向别人证明你自己。还有你必须把它当成一份锻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认真地去做小事情有利于你日后完成那些大作为。
有一次,须贾为魏王出使到齐国办事,特地带上了范雎。逗留齐国期间,齐襄王听人家说范雎很有口才,就专门派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
范雎当时一看就傻眼了,我的领导须贾还在那里,你们就只给我送礼,让他怎么想啊?万一他觉得我抢了他风头,而记恨我,搞不好关系,以后肯定很难混了,更坏的是,万一有人觉得我和齐国有联系,齐王才送礼物给我,那就更不好了,那可是犯法的事啊。
所以他一再推辞,坚决不敢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恼火,一方面觉得范雎这样让他很没面子,一方面他也害怕是范雎把魏国的秘密卖给齐国了,所以才得到这种馈赠,齐王几次送来礼物,范雎也为难,于是须贾让范雎收下牛肉美酒之类的食品,而把黄金送回去。范雎照做了,以为须贾相信他。
但是回到魏国后,须贾心里恼怒嫉恨范雎,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魏国宰相魏齐。魏齐听了后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把范雎抓来,用板子、荆条抽打他,打得范睢咬牙切齿。当时范雎疼的受不了就假装死掉,魏齐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厕所里。还让宴饮的宾客喝醉了,轮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惩一警百,让别人不准叛国。
被卷在席里的范雎受尽屈辱,趁没人的时候偷偷对看守的人说:“你如果放我走,我日后必定重重地报答你。”看守的也觉得他太惨了,就向魏齐请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扔掉算了。可巧魏齐当时喝得酩酊大醉,就顺口答应说:“可以吧。”
范雎因而得以逃脱,后来魏齐清醒就后悔把范雎扔掉,又派人去搜索范雎,发现找不到尸体,知道他没死,跑掉了,就派人去抓捕范雎。
逃走后范雎投奔了好友郑安平,知道魏齐下了追捕令,范雎不得不改名为张禄,躲了起来。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范雎和郑安平都觉得这样多下去不是办法,他们觉得这次觉得王稽到访魏国,是范雎的一个好机会,于是郑安平假扮成侍候王稽的侍卫接近他。
郑安平设计引导王稽问他:“魏国可有什么有贤能的人士愿跟我一起到西边去吗?”
郑安平回答说:“我的乡里有位张禄先生,想求见您,谈谈天下大事。不过,他有仇人,不敢白天出来。”
王稽说:“那夜里你跟他一起来好了。”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两个人的话还没谈完,王稽就发现范雎是个不可多得的贤才,便对他说:“先生请在三亭冈的南边等着我。”范雎与王稽暗中约好见面时间就离去了。
王稽辞别魏王和群臣,驱车回国,经过三亭冈南边时,载上范雎便很快进入了秦国国境。车抵达湖邑时,他们远远望见有一队车马从西边奔驰而来,范雎便问:“那边过来的是谁?”
王稽答道:“那是秦国国相穰侯的车,他正要去东边巡行视察县邑呢。”
范雎一听是穰侯便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最讨厌秦国官员收纳各国的说客,待会见到我,怕是没有好脸色的,也许还会驱逐我呢,我宁可暂在车里躲藏一下,不去见他。”不一会儿,穰侯车马来到,向王稽问候,便停下车询问说:“关东的局势有什么变化?”
王稽答道:“没有什么变化。”
穰侯又对王稽说:“使臣先生该不会带来了那些让人讨厌的说客了吧?这种人一点好处也没有,只会胡言乱语,扰乱别人的国家而已,留不得的。”
王稽赶快回答说:“臣下不敢。”
两人随即告别而去。范雎对王稽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生性多疑,刚才他已经怀疑车中藏着人,可是忘记搜查了,一会可能要回来搜查的,我还是先下去避避吧。”于是范雎就跳下车来跑了。大约走了十几里路,穰侯果然派骑兵追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人,这才作罢。范雎这才得以和王稽进了咸阳城。
经过了前面的事,范雎已经知道了,一个有才的人在还没有条件去大显身手的时候,需要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既然知道穰侯不喜欢他,他就不去显摆不见面,免得还没到达赛场,就被取消比赛资格。
我们在工作中也一样,平常不要太过于锋利,这样有可能会拉开你和同事之间的距离,比如你在方方面面都很优秀,每次老板布置新任务,你都抢着完成,每次的奖赏夸耀都被你占据,你有能力是不假,但是别人也不差啊,他们也需要机会,他们也渴望进步啊。你们是一个团体,要注意共同进步,如果一个人跑的太猛,你会孤独,如果引起大家的反感,以后你工作也不愉快。
另外,收敛锋芒,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谁能保证你的身边没有像须贾那样的人呢?当然我们这里说要收敛并不是赞同那种嫉妒别人比自己有能力而起歹念的做法,但是人心难测,我们不起歹念,却一定要有防患之心。
话说回来,王稽向秦王报告了出使情况后,趁机进言道:“魏国有个张禄先生,是天下难得的能言善辩之士,他说大王您的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就像层层堆起来的鸡蛋一样。但是,他说他有办法可以为您分忧,只是书信表达不清楚,所以他请求面见您。因此,我把他带到秦国了。”秦昭王现在已经打了很多胜仗,在诸侯国中威名赫赫,大好河山,他认为尽在不远处从,所以不相信这套话,拒绝召见范雎,只让他住在客舍,给他粗劣的饭食。就这样,范睢等待秦王的接见等了一年多。
秦王决定攻打齐国,消息传到范雎耳里,他觉得这样做对秦国没有多大的好处,就奋笔疾书,给秦王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推行政事,对于有功的必定劳奖赏,有才能的必定授以官职,劳苦大的俸禄多,功绩多的爵位高,能力大的官职大。所以没有才能的人不敢担当官职,有才能的也不会被埋没。假使您认为我的话可用,希望您能进一步推行这一主张;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可用,那么我也只能离去。俗话说:“庸碌的君主奖赏他宠爱的人而惩罚他厌恶的人;圣明的君主就不这样,他们奖赏有功的人,惩罚有罪的人。”
我的胸膛耐不住铡刀和砧板,我的腰也承受不了小斧和大斧这些刑法,怎么敢用毫无根据,疑惑不定的主张来忽悠大王呢?我之前的看法都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啊,如果您认为我是个微贱的人不知道信任,那您也不在乎推荐我的人的想法吗?我听说周室的砥砨,宋国的结缘,魏国的县藜以及楚国的和氏璞玉,这四件天下闻名的宝贝,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也被著名的工匠看成石头,人才和宝贝一样,需要时间观察才会发现他的价值,如果轻易放弃,流落到别人手里,就要不回来了。
我听说善于中饱私囊的大夫,是从诸侯国中取利;善于使一国富足的诸侯,是从其他诸侯国中招揽人才。医术精明的医生能知道病人的生死,圣明的君主能洞察国事的成败,认为对国家有利的就实行,有害的就舍弃,有疑惑的就稍加试验,即使舜和禹死而复生,也不能改变这种方略,所以您想想看吧。
要说的深层内容我不敢写在书信上,一些浅露的话又不值得您一看,想来还是我太愚笨了,入不了您的眼,还是推荐我的人微言轻,让你不屑听信呢?如果都不是,我希望您赐我一点时间,让我拜见您一次。如果一次谈话没有效果,我甘愿伏罪受死。
范雎挥笔写下这情真意切的自荐信,信中多次比喻,强调了自己的能力,又直言秦王的一些过失,最后孤注一掷,请求面谈,不满意您就杀了我吧。他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秦国要越国韩国,楚国,跑去攻打齐国,他认为这是很不明智的,在逃往秦国以后,他就决定辅佐秦王,成就一番大事业,在等待秦王召见的一年中,他洞悉天下事,做好了精确的布局,本打算继续等待,可是秦王不给他机会,还要去攻打齐国,这样就破坏了他的布局,所以他只能自己去争取机会了。路是人走出来的,机会有时候也是自己抢来的,自己创造的。在生活工作中,不要只是一味等待,机会很少,等机会的人却很多,与其漫无目的的等,不如自己去争取,自己去创造机会。
这不,读了那封书信,秦昭王心中大喜,便向王稽表示了歉意,派他用专车去接范雎。
范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引起了秦王的注意,明天我们将看他那规划已久的布局到底值不值得秦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