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冯佳志实习生杨柳
9月8日,记者从焦作市“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上获悉,十八大以来,焦作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完善体制机制,盯紧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焦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向阳介绍,十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力推进。今年,市委书记葛巧红亲自组织召开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下一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立好了风向标,划定了路线图。同时成立乡村振兴人才、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五大专班,协调推进工作,焦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顺利推进。
>詹店镇(詹店镇属于哪个市)
高产优势转稳。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28.2万亩,修复灾毁农田16.32万亩,今年全市夏粮平均单产523.25公斤,单产居全省第一。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小麦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981.1公斤,再创全国小麦高产第一。
农业结构转优。培育形成了种子、畜禽、怀药等特色乡村产业。全市优质强筋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蔬菜、优质水果、四大怀药分别发展到52.2万亩、37万亩、45万亩、8万亩、12万亩,该市怀药种植区域被命名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100.2万亩,占全省良种繁育基地的1/4,焦作被命名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温县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孟州市、博爱县分别被授予全国苹果、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温县、武陟县、沁阳市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乡村产业转强。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居全省第二。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2个。打造了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正在建设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武陟县乔庙镇、修武县郇封镇、博爱县孝敬镇),认定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创建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孟州、武陟、博爱、修武)。推进“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岸上等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斗水等34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建成云台冰菊小镇、云上的院子等30多个休闲农业精品点。
生态焦作建设不断加快。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该市被纳入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创建森林乡村9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2%,比全省平均数高10个百分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运营机制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9.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5%,建成6个省级“美丽小镇”、171个“四美乡村”、16736个“五美庭院”。今年计划完成462个行政村的背街小巷整治,9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孟州市“改厕治污一体推进、村容乡风同步提升”的改厕模式作为“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在全国推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市农药有效利用率达41.2%,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5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大型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
思想引领务实有效。持续开展“共产党好”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赛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短视频征集展播等活动,共开展各类宣讲700余场次,受众8万余人。
乡风文明持续提升。开展全市文明村镇创建“补短板、强弱项”整改提升行动,打造“星级文明户”创建示范点134个。建成红白理事会1826个,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3300余场,受益群众达29余万人次。
乡村文化传承弘扬。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乡土文化发展。以“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云端”特色,创新开展文化活动百余场,浏览量达300万人次。全市乡村文化合作社注册达到119家。岸上村、大南坡村等12个村入选首批“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春生夏长·万物并秀”主题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五星”支部创建全面展开。将“五星”支部创建和“六大行动”作为完善基层治理、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目前,全市计划创建农村“五星”支部23个、“四星”165个、“三星”596个、“二星”915个、“一星”53个。大力推进农村党建综合体建设,全市共建成农村党建综合体1218个,《党建研究内参》《人民日报》专题介绍了焦作经验。
平安建设不断深化。建立完善“1+3+N”村级组织体系,建立各类村级组织6000多个,所有乡村建成规范化综治中心,平安村达标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1826个村视频监控达到6路以上,实现全覆盖。
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持续深化“三零”创建活动,86.86%的村(社区)达到“三零”创建标准。11个县(市、区)、107个乡镇(街道)、2002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聘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649名。武陟县探索推行的“五创三治”工作体系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武陟县詹店镇、温县西南王村等8个乡(镇)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村。
农村居民收入实现翻番。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180元,超过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0113元一倍多。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四好农村路”累计创建6782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5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焦作市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孟州市、沁阳市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行政村整村电网改造率达到98%以上,1211个村通上天然气管网,卫生室、安全饮水、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武陟县打造的具有农村服务特色的养老新模式——村级慈善幸福院,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称号,连续荣获五届中华慈善奖。
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1854个村(居)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发放登记赋码证书和村民股权证书。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85%。全市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24万亩,197个村实现了整村流转。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全市共交易20宗,面积747.93亩,出让金1.13亿元。
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市10.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市3959户12817名监测对象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今年,全市已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3.39亿元,实施项目422个,可带动脱贫群众9396户(次)3.08万人(次)增收。全市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编辑:马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