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作者李旭光
>韩潮苏海(韩潮苏海是哪两位诗人)
李旭光书法作品
学界有“韩潮、苏海”之谓。韩愈之“潮”,除其曾为官潮州,或与其文风、著巨有关;苏海,或亦与其惠、儋岭海流放,以及海阔胸襟,海量诗词文赋,海样万象文风有关。
李旭光书法作品
李旭光书法作品
这篇札记,在月初以来,一直縈绕心里,挥之不去。开始是为欧阳修《归田录》中的“三上”所驻思。顾阳修有感于钱思公坐读经史,卧读小说,厕读小辞,而总结自己写作,大率在马上、枕上、厕上完成。感慨古贤对时间的珍视与才华。
李旭光书法作品
后来觉得,无论欧阳修的“三上”,还是钱思公的“三读”,都应该是为官任上,官身忙而意闲适,无法与苏轼罪放中的“三余”相提并论。苏轼罪放惠州,生活很清苦,屡受太守詹范生活上关照。《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在时蔬、野藿、空腹车书后,话锋一转,以“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收笔,不惟看不到悲悽,更高调抒发了羁旅惠州的读书生活,读来令人感动。
李旭光书法作品
“三余”,《苏轼诗集》编注中,【王注】《三国志注》:董遇,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2102页)“三余”,惜时而已。
李旭光书法作品
一个被皇帝贬谪岭海罪人,竟然以不舍“三余”态度来读书,使我们看到读书的至尚境界:非功利性。大凡读书,在于用世;而少壮读书,则贵以惜时。老年人读书或有所不同。为什么读书,为什么惜时?因为结束职业生涯,几乎全部时间,都可自由支配。欧阳修在《读书》中就说:“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少而干利禄,老用忘忧患。又知物贵久,至宝见百炼。”(写此诗时,欧阳修55岁)在欧阳修看来,老年读书,可用以参透世事、人生,用来忘却忧患。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积累(至宝见百炼)。
李旭光书法作品
我觉得,以老人而言,读书,就普世价值讲,应该以洞悉社会人生,完善人格修养为目的。如有事业在延续,自当使读书适当专业化;有个人兴趣雅好,则应使读书服务于兴致。如喜欢某一类书籍、某一位作者等。至于时间的把握,不妨从容、率性,而无须违背心理、生理健康,影响正常家庭和社会生活,刻意为之。
李旭光读书笔记
李旭光读书笔记
苏轼流放惠州,为绍圣元年十月,1094年。写作此诗,至少应在其抵达惠州第二年以后,近60岁的年纪。在将近走向生命完成之际,苏轼为什么还要惜时?当然不会是世俗意义的功利,而应该是完成自己心中那份功业的紧迫感使然:扣问天命所由,探究人生味道,编纂苏门蜀学著作…。诚如苏轼自己道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2022.1.19早课于穗(旭光)
作者李旭光
李旭光简介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