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女尸(三星堆出土的女尸是谁)

我没去过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也没亲眼目睹过三星堆的任何一件文物。有关于其文其物都是借助各种媒体,还有就是自己平时所接触过的生活常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传记等的方面去集合了解分析审视的。对与不对各抒己见,无需过于争执,权当交流。

妣脸要饰金,考脸要饰银

>三星堆出土的女尸(三星堆出土的女尸是谁)

三星堆和金沙遗物,都是祭祀用品。在古代,彝族祖先们举行祭祖送灵的“措毕”仪式时,搞得很隆重阔器。那时举行一次祭祖送灵的活动,不像现在一样一代人做一次,而是往往集多代祖灵在一起,等到子孙中有人觉得自己最富有、最有能力为祖先们举办祭祀的时候才会做祭祖送灵活动。届时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会请所有的远亲近邻等的人参加。传说为了显富示贵,还会:搭金银之桥(让人过),造金银之床(让人睡),盐椒调江河(使之咸又辣),金银饰杉林(使之贵又美)。人们对历代祖先的灵魂及灵牌更是大度致极,崇拜致极。经书中纪戴,对与祖灵:饰以金银铜,穿以绢帛丝,祭以万牺牲,供以世间物(如:需有黑白水,也就是阴阳水,为的是阴阳平衡。需有黑白蛋、黑白盐等等),金棺银椁‘????’当以屋,象骨(象牙)黄金‘????’当以钱等等。毕摩经书中还记载:届时还请许多工匠打制很多祭祀用品,上塑天空之鹰形,下雕地下之鼠身。插金银之神枝,栓(祭)獐鹿之牺牲…。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人头像中戴金面具和不戴面具的,应该分别是女、男之像。在夷族祭祖送灵仪式中要雕刻代表考妣的公母像。毕摩经书中记载:俊呀考(公)脸俊,考脸要饰银;美呀妣(母)脸美,妣脸要饰金的经文。三星堆遗址没有坟墓也旁证曾有夷族或习俗像夷族的古人生活过,夷族人一般视正常死亡者为善终,要火葬。而得麻风病死的人、下奴等人要土葬。没长牙的小孩要立葬(土葬,但让尸体立中,面朝东)或陶葬。另外,在古时,夷族祭送祖灵时非常隆重,费时费资。所以为了重新制定毕规(毕摩祭祀规矩),大毕摩恒毕石祖和特毕乍慕因意见不同而相害而亡。经书记载:恒毕石祖认为坚持祖规,在祭祖送灵活动中,上塑天空之鹰形,下雕地下之鼠身,插金银之神枝,栓(祭)獐鹿之牺牲。而特毕乍慕却认为,如此隆重的祭祀,祖辈能做或父辈难做,子辈能做或孙辈难做。所以他认为改规为简单才是长计,塑草木之神型,插杉樱之神枝,栓(祭)猪鸡之牺牲…此后,夷人才尊从特毕乍慕的建议,弃繁从简,简单祭祀至今…

“殖布”就是续殖树

扶桑树其实叫“殖布”,不是什么所谓的扶桑树。殖布是殖树或殖塑之意,就是人类接(续)殖之树。殖布一般以一个女性的形象来代表其形状,分上中下三部分。各有所意:上部叫殖头九叉(头分三枝,每枝又分三叉),喻指祖上三代(这里的“三代”也不止只指三代);中部叫殖腰九叉,喻指现在活着的人;下部叫殖根九叉,喻指子孙后代。而三层一起统称为“三殖三后立,四殖祖后栽”,意思就是子孙将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不止。殖布枝头的鸟叫“纽尔瓦布”,意思是求理公鸡,就是向上天、先祖祈祷祈福用的公鸡,一般用白色公鸡,所以也叫“纽尔瓦布曲(吐)”。那么这个殖布何时何处乃是有其用作之时呢?这是在隆重的“措毕”祭祖送灵时用的,古时用铜金银等铸造,但在古人改毕规后,如今用草偶塑而替之。

三星堆权杖头立鸡

彝族民间祈愿(或祈理)仪式

九节祈理杖

曾记得三星堆许多文物上都刻画或雕塑的有老鹰、公鸡之类的鸟禽,此为何物?此乃立于祈理杖头的祈理公鸡也,现在凉山夷区有些地方还有此仪式。祈理权一般有三节、五节、七节和九节的。(现在民间做祈理仪式时)杖头要立白色公鸡(古时也有立鹰的),称为‘纽尔瓦布曲’,意思是求理白公鸡。毕摩经书中记载,人们做向天求理的仪式时,要在杖头立祈愿的牺牲之雕塑,以示真诚。所以有经文曰:上塑天空之鹰形,下雕地下之鼠身。民间又有“天理执杖者所得,牛羊披蓑者所有”的谚语,然也。莫糊乱猜测!

十月太阳历“尔扎”五行推算器

我们都好奇于那个超越时空的‘方向盘’,它究竟是何物呢?“方向盘”其实必不神奇,是彝族毕摩用来推算十月太阳历的器物中的一种,叫“尔杂”推算器。十月太阳厉用多种多样推算,其中有一种是“尔杂”推算法,也就是汉语中的五行算法。夷族的五行以公母来记历,如:金公月,金母月,木公月,木母月…其原形还能在当今毕摩经书中找到,一点不差。

如今的祖灵牌

疑似古人祖灵牌

三星堆文物中有许多人物头像,有大的,有小的。每次看到那些较小的人头像,我最先联想到的是在祭祀活动中的祖灵牌。

还记得住在昭觉县则普乡的大毕摩阿尔拉合(已故)说过:在远古时代,每当有老人去世时,子孙们都会在老人的眉心间取出一小块骨头,然后将其保存好,再放于一小人偶中,以表灵牌。那块取出的小骨头叫做“俄木纳色????”。夷族人认为‘俄木纳色’是人的中心点,是人身上最聚灵气的地方,人死后灵魂也会附在此间,所以古人将其置于小人偶中,并将人偶饰以金银,穿以绢帛,住以棺椁,以表灵牌灵位,崇而祭之。人们称其为‘灵主??’。而如今的“俄木纳色”,早已用小小的山箭竹片替之,人偶灵牌也用简单易得的草木代而替之。虽然也将其做成人偶,‘饰以毛发(羊毛),穿以绢帛(白棉布)’等,但已经只以口头‘饰其以金银’等的空头支票,祖先灵牌也被称之为“玛都”了。‘玛都’就是小竹棒的意思。

诵经的毕摩

最后也想试解一下谁该是古蜀人呢?(完全是个人观点与猜测)

古蜀人乃今蜀人呼?非也,今蜀人乃湖广之移民也。古代许多汉书中记载着蜀地蜀人蜀事,而如今人们却已不太清楚蜀人的后人是谁。当今中国少数民族有那么几个民族已“苏”人为自称:如诺苏、聂苏、纳苏(彝族),尔苏(藏族)傈僳(苏)族等。特别是生活在大凉山的诺苏彝族人,他们许多时候对人的叫法为“苏”。比如说把先辈叫做苏日,把大人或大官叫做苏依,把小人或贱人叫做苏此,把小孩叫做苏支。把彝人居住而非自己家乡的地方叫做苏木(他乡),汉人住地叫做华木(汉地)、说木(商地)。人家的父母叫做苏帕苏嫫等等。此中的“苏”字是一些自称“苏”的民族对人的叫法。我想在汉书中的“蜀”和西南各少民自称的“苏”之间必定会大有同工异曲之处。古蜀人非今蜀人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