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能堡战役(坦能堡战役1914)

1915年中,沙俄遭遇了一系列的惨败,不仅失去了14年占领奥匈帝国的领土,又丢掉了考纳斯,利沃夫,华沙等重要城市,还损失了数百万的军队以及不计其数的弹药。

>坦能堡战役(坦能堡战役1914)

在所有人看来,沙俄都已经废了,不可能在大战之中继续掀起什么波澜了。而另一边,协约英国依然无法突破德国人的防线,而法国人在凡尔登战役之中遭受这如同割断动脉一样的大放血,在美索不达米亚,英国两个整编师被奥斯曼人全歼,而劳伦斯的起义也没在沙漠中准备好,无数大英帝国的将士们将会在巴勒斯坦死于干渴,饥饿还有病患。胜利的天平看似已经向同盟国倾斜了。

从之前1914年的波兰和加利西亚战局中,俄国人的部队要坚守长达1700-1200公里的前线,可他们在前线的可用兵力也不过200万人。于是他们很快被康拉德和鲁登道夫的计划捅穿了一个大口子,酿成了1915年的惨败局面。但是如今,战局已经推到了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境内,战线长度已经缩短到了600公里,而1915年也不过500万人,到了1916年,他们达到了700万人,俄军的兵力优势将达到大战以来最强的时代。

而与此同时,德国人在凡尔登战线陷入僵局,德国的后备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同时奥匈帝国要在格拉巴山地区轮番抵御意大利人的肉弹攻击,他们发动了11次有关于这个地区的攻势,同时因为成功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他们又要分配兵力维持这个地区的占领继续和塞尔维亚游击队斗智斗勇。这个时候,驻守在俄国人面前的奥匈部队,已经是由斯拉夫人组成的预备军了,俄国的机会来临了。

法国政府要求俄国和英国立刻发动向德国的作战,以缓解自己在凡尔登的局面,在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计划之下,开春时节,俄国北方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将会向德奥联军防线发起猛攻,北方方面军的作战任务是突破防线,把德军逐出立陶宛境内,而西方方面军要打击德军,在明斯克旁边的纳尔楚湖进攻,西南方面军作为辅助部队在夏天发动进攻,目的是吸引德奥军队注意力,给主力部队争取休息和加固防御的时间。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上将

北方方面军的领导人,是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上将,没错,就是日俄战争中的俄军陆军指挥。他在大战开始之后他就请缨参战,当然,总指挥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根本没有同意他的请求,败军之将在任何一支军队之中都是不受待见的。到了1915年,他被重新启用训练俄军的掷弹兵部队,到了1916年,因为军队总指挥从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变成了尼古拉二世之后,他被任命为北方方面军司令,统帅俄国第五军和第十二军。

他上任之后除了鼓舞士兵士气以外,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战德国人坚固的防线,然而事实上这是愚蠢的行为。第一次进攻的俄军还没有碰到德国人的防线就被两翼包抄过来的兵力给击退了。而在1916年3月21日,他发动了总攻,发起位置在里加以东到德文斯克镇,目的是沿奥格列河进攻,然后突破西德维纳河,把德国人赶回考纳斯。他面对的是德国第八集团军,对方只有20,000,他们是从坦能堡战役就开始和俄国人作战了,如果这次战斗中要是可以将他们彻底歼灭,想必全军将士都会因为这次复仇和雪耻而振奋不已,库罗帕特金感觉优势很大,于是他命令自己手下的八个师向一个宽度不足五公里的泥泞地区进攻,这场战斗很快演变成了德国机枪手和炮兵的单方面屠杀,仅仅4天时间,俄军就死伤了28,000人以上,然而他们只打下来两平方公里的土地。

比起人力的损失,更大的损失在于武器装备和士气的低迷。俄军在一战中缺少武器的话题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的,这注定了俄国不能发动连续的攻势,每一次攻势都是对俄军补给的严重挑战。其次在于,因为1915年一整年的惨败,俄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士气低迷到了极点,开小差逃跑,停止进攻,不听从长官命令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些部队后撤的时候将枪口对准了前来驱赶他们继续前进的哥萨克骑兵。

结局不由分说,虽然库罗帕特金据理力争,称自己弹药不足,炮兵宁可休息也不给步兵支援,天气太冷,道路泥泞难以进攻,然而他又一次失去了沙皇的信任,被派往中亚当总督,基本上大战已经与他无关了。单纯来看,里加战役的确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惨败,兵力不足,装备有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借口和失败的理由,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库罗帕特金本人并没有理解现代化战争的攻坚战,在相比于同时期将领,两年没参战已经让他落后太多了。至于库罗帕特金本人的问题,我们放到以后专门介绍他的小传里面来讲。

西方面军的目标是纳尔楚湖,俄军为此集结了37万人和870门火炮,共16个步兵师和4个骑兵师,向这个区域发起进攻。等待他们的是德国第十军,这是一支百战精锐组成的部队,他们参与了东线大部分的战斗,里面还有西线老兵和巴伐利亚军队,这将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行动。俄军为了这次进攻囤积了不少弹药,以至于他们可以进行两天的火力准备时间,要知道1915年俄国不仅损失了百万军队,伴随着丢掉的是考纳斯和利沃夫的物资库,百万炮弹和不计其数的补给落在了德奥联军手中,这使得俄军本不充裕的军事物资雪上加霜。虽然俄军在1916年改善了军火生产,囤积的不少弹药,士兵们可以一人一把枪,但是他们依然需要时间集结到前线。在此之下俄军只能撤出德国大炮的范围驻守防线,在两军中间有着很长的无人区,这是对进攻很不利的。

两天的火炮打击并没有多大成效,很多炮弹都没有打中对方的战壕,而德军的火炮虽然受到了打击,但是他们依然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很显然,如果要进攻的话必须继续进行火力准备,然而俄军的炮弹已经告罄,将士们必须硬着头皮向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因为人数远远多于对手,德军选择了边打边撤的战术,让俄军形成突出部,之后再分割俄军,不少士兵被包围,然后他们选择迅速投降。俄军的士气早就在1915年的惨败中荡然无存了,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作战素质极强的德军。

仅仅12天,70,000战死或投降,德军后退了,让出了5平方公里给俄国人埋尸体用,据传他们在这个地方象征性建立了一座战俘营,专门羞辱他们的敌人。

两次进攻都以俄国人悲惨失败而告终,虽然这一次他们体现了自己战至最后一刻的精神,然而并没有什么意义。到时德国人美滋滋地刷了一堆战绩,给帝国又一次取得了辉煌战果,助长了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两个人的政治地位,他们所谓的“决战东线”的想法将继续在德国总参谋部升温,而法尔肯海因却会因为凡尔登战役的失利而丢掉自己的职位,然后他会去罗马尼亚和巴勒斯坦,阻止恩维尔帕夏的疯狂举动。

俄军的指挥官们依然没有理解现代化战争的思路,当然其他战线上的指挥官也不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尼古拉二世担任总指挥之后,这个没有任何军事指挥经验的君主只能在统帅部当花瓶,作战计划还是他的弟弟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制作的,而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与地位,他选择任命将领并给予了尼古拉耶维奇的政敌——苏霍姆利沃夫,以叛国罪处理。当然任命像库罗帕特金这样的将领足以证明了他的政治才能有多么的捉襟见肘,在这种局面下,应当提拔那些在大战之中有经验的将领,而非是任用高层的守旧派。基层之中俄军依然有不少优秀的将领,例如瑞典裔将军卡普佩尔或者说布鲁西洛夫的参谋官邓尼金将军,当然事实最后是他们在内战之中成名。

谁能拯救俄军的局面呢?这个时候,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布鲁西诺夫携带着他的报告来到了俄军最高统帅部的大门,在高层玩世不恭的心态之下,一场更为血腥的大战即将开始。成百上千的人会死于这场战役,然而这将是俄军在一战中最为不朽的荣耀,也将是未来所有现代化战争进攻战的模板。

Идемвпереднаврага,我们向着敌人前进,Пускайнедрогнетрука!任凭如何也绝对不会停息!Роднуюземлюсвою我们齐心协力,Защитимплечомкплечу!保卫我们的祖国!Передбедойустоим,我们将挺立在这不幸的灾难面前,Мыустоимдоконца!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刻!Мызащитимотврагаземлюнашу!我们将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Передбедойустоим,我们将挺立在这不幸的灾难面前,Мыустоимдоконца!我们将战至最后一刻!Мызащитимотврагаземлюнашу!我们将誓死守护自己的家园!——《GraceAndGlory》

布鲁西洛夫来到了死气沉沉的最高统帅部,高层军官们因为战争的失利而无精打采。看到这种局面,他意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挽救俄军持续低迷走向崩溃的命运。

于是他提出了作战方案,在乌克兰地区发动一场攻势,分两路突破,直达罗马尼亚边境线和特兰瓦西尼亚。作战计划的最后目的是控制并翻越喀尔巴阡山,正如1915年发动的突破作战一样。这样奥匈帝国的腹地将会向俄军展开,那么无险可守的敌人将会彻底失去东线的主动权。在这场战役中,战线可能会比之前任何一场攻势都长,需要的资源也更多。

最高统帅部的那些贵族军官们早就看不惯草根出身的布鲁西洛夫,特别是刚吃了败仗的西方面军司令阿列克谢·埃弗特,他们两个人早在1915年就俄军作战的总体方针进行过争执。阿列克谢提倡防御作战,利用俄国的庞大的土地和人力来拖垮对手,而布鲁西洛夫则主张进攻,发动更多的攻势迫使敌人防御,让他们无法集中力量。二人的观点都有些道理,但是事实证明阿列克谢的战略最后导致俄军根本无力坚守防线,最后造成了现在士气低迷的局面。所以为了让布鲁西洛夫难堪,他们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布鲁西洛夫的计划,但是并不会给他很多的支援。

在得到了上层准许之后,布鲁西洛夫开始计划具体的进攻方式,然而这个时候,他将会面对敌军完整的战壕体系,奥匈军队把战壕挖的非常深,并装了铁丝网进行保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俄军没有绝对优势兵力,前方至少有42个师奥匈的大军在等待着他们,另外有4个师的德军进行协防,相比之下俄军有47个师,虽然俄军的编制大,总体上可以达到3:1的优势。但是作为一场进攻战,这个优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而雪上加霜的是,俄军在开小差逃跑!因为在前一年,大家知晓了西南方面军是一支偏师,在1916年不会有什么硬仗可以打,有经历了一整年的惨败,士兵们参战热情极低。但是从1916年5月布鲁西洛夫的请求得到批准,军需官开始大张旗鼓的囤积弹药和武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回要打一场大战了。这种突然宣布进攻的做法引发了难以弥补的骚乱,在开战前三周到开战第一周的时间里,西南方面军统计出来至少有6万人临阵脱逃!这个数字相当于俄军有四个师在开战前就消失了。

于是现在布鲁西洛夫的局面就是,敌军实力空前强大,己方部队士气低落,作战意志极低,并且没有侧翼友军的支援。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已经是一场死局了。

取胜的唯一希望,就在于打破传统,重新建立一个凌驾于所有现有战术的新战术。改变战术是一种危险的做法,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没有什么底牌的布鲁西洛夫来讲更是如此,要知道败军之将库罗帕特金已经被革职了,如果战役失败,等待布鲁西洛夫的只有更糟糕的结局。然而与库罗帕特金不同的是,布鲁西洛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术天才!以下是他改进的新战术。

新战术的第一点在于扩大进攻的面积。在以往的战役中,大家采取的是集中突破作战。面对敌人完整的战壕防线,指挥官们往往是选择一个长度适中的攻击面,然后把自己的部队一股脑地推过去,兵力和大炮越多,突破对手的防线的机会越大,而敌人则是从后方调集后备队发动侧翼袭击或者支援作战,双方围绕战壕前后五公里打来打去,直到把这个区域堆满尸体,一方士气崩溃而后撤。而这一次,布鲁西洛夫改变了这个做法,他把整个攻击面从45公里拓宽到了480公里,越长的防线意味着敌人可能会暴露更多的破绽,进攻方的主动权被大大体现,每多突破一个点,就意味着防御方要把自己的后备队重新部署和运输。而在当时通讯没有那么完善的日子里,多处防线被击破完全可以造成敌方指挥部崩溃的情况,1915年的沙俄就是这么失败的。

新战术的第二点是改变以往的炮击方式。在之前的前奏中谈到,西方面军进行了长达两天的炮击,但是收效甚微,其实在未来的索姆河会战之中亦是如此。低效的长时间弹幕打击并不能摧毁永久的混凝土防御工事,敌军有生力量并不能被有所杀伤,相反还会暴露作战计划和意图。为此,布鲁西洛夫首先采用了1915年西线新沙佩勒战役中的方法,利用侦察机拍摄对方阵地,第二是改进炮兵作战,训练他们在短时间之内发射更多的炮弹,集中于敌军的某个位置。

新战术的第三点在于后备队的部署。以往的作战中,后备队离前线会很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接替前方部队的战壕,然后执行防御作战,有的时候后备队和前线部队还会部署出现问题,但是这一次,布鲁西洛夫把后备队部署在前线3km处,如果前线溃败,那么增援会第一时间赶到战场。

新战术的第四点在于彻底地改变俄军的作战特点。以往的俄军作战特点是人海冲锋和散兵战术为主,这些只会成为重机枪扫射的靶子。士兵们也不知道战斗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在军官的带领之下进攻。这一次他们在战斗开始就明白了自己的任务,并且专门进行了实战演练。在战场后方,参谋官们专门建设了奥地利军队的战壕模型,让部队进行突破作战。新的作战将会被分为四批次,第一批次的部队会携带大量的手榴弹,目标是占领敌军第一道防线,第二批也是如此,但是要拿下第二道防线,因为布鲁西洛夫认为这一道防线是奥军核心,最后剩下两批人负责携带重武器装备,加固阵地,准备防御,并且准备下一次冲击。

新战术的第五点在于改进后勤。布鲁西洛夫建立了弹药库,重新修缮了不少道路,改进了火炮的补给线。这个事情花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准备,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布鲁西洛夫不会知道,他的这些冒险的作战计划,将会成为现代化战争的进攻战术的模板,步炮协同的标准组织协调方法。未来所有的国家都会对这些战术进行分析与学习,其中德国人受到的启发最大。

1916年6月4日4时整,布鲁西洛夫攻势开始了,炮击迅速而猛烈,奥匈帝国精心布置的铁丝网被夷为平地,机枪哨,炮兵阵地,战地指挥中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随后炮击突然停止,几架飞机掠过天空,地面上的奥匈军队迅速开火,然而飞机已经完成了航拍。3个小时之后,炮击又一次开始,这样的方式重复了3次,奥地利人被迷惑了,他们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会发动进攻,而自己手里的防御武器越来越少。

布鲁西洛夫攻势的局面

哨声划破了战场上的寂静,俄军发出了乌拉的怒吼,成批地沿着突破地段冲向奥军战壕,他们扔出了一颗颗手榴弹,把奥匈军队炸的血肉横飞。机枪响起,前方的几个突击队员当场阵亡,后面的士兵匍匐移动,随后一颗炮弹精准地落到了那些敌人的头顶。这个时候,决战的时刻来临了,双方举起刺刀,开始在战壕周围肉搏。工兵铲砍在人身上的沉闷声,刺刀插入人身体的情景,混沌之中无数人的生命在流逝着。战壕中的水坑被染成了红色,俄国人的血和奥匈士兵的血混在了一起,流入了乌克兰的大地。

俄军精锐的近卫军团加入战场,这是一支全面现代化的部队,负责北方的进攻。仅仅46个小时,他们就推进7.2公里,当天俘虏了16,000名奥匈军人。在北方成功了之后,南方的第七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在俄军第11师和第32师的主导下发动突破作战,当天晚上奥匈的战壕也被突破了。到了6月20日,奥匈帝国的普特河防线被全面突破,34,000人被俘。铁路线岌岌可危,一旦铁路线的主动权丢掉了,他们就必须离开乌克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俄军突破了250公里的奥军防线。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又俘虏了28,000人。近卫军团向着弗拉迪米尔-沃伦斯基进攻,利刃直达基辅。如果拿下基辅的铁路枢纽,那么乌克兰就可以宣布成功光复了。在这段时间里面,击退了奥匈军队的第1,第2,第4集团军,并且他们消灭了12个师,俘虏208,000名士兵和军官。

布鲁西洛夫希望西方面军司令阿列克谢埃夫特在6月中旬给予他支援,这样的话奥匈帝国将会被彻底击溃,一旦拿下加利西亚,那么维也纳的门户就敞开了,奥匈帝国便会离开战争。可是阿列克谢嫉妒布鲁西洛夫的战功,声称自己需要时间准备。到了7月2日,这个家伙才发动了进攻。但这时候布鲁西洛夫的军队已经筋疲力竭了,仅仅近卫军团就死伤了5万人。并且,刚有自用的埃夫特并不用布鲁西洛夫的战术,迎来他们的是惨败,无数士兵战死在德德奥联军战壕前。到了9月西南方面军穿越了加利西亚,抵达了喀尔巴阡山脚下。然而俄军的实力已经和1915年相去甚远,伤亡数字直线上升。布鲁西洛夫也意识到了作战计划的局限性,因为同盟国的主心骨是德国,不击败德国人,那么奥匈帝国是不会离开战争的。可惜的是,这个发现太晚了。

法尔肯海因在被迫调来了三个师的后备军,他们进入了奥匈军队战壕,击退了俄军的进攻。但是这也意味着凡尔登战役会和马恩河战役一样功亏一篑。

这一战无疑是俄军的最大的荣耀,在这场长达3个月的进攻之中,俄军俘虏了8,825名军官,370,153名士兵。敌军被击毙和受伤的人员数达到了70万以上,收复3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协约国有史以来最大胜利,布鲁西洛夫无愧于协约国中最优秀的将领。战略目的已经全面完成,不仅彻底摧毁了奥匈帝国军队,还迫使德国人把兵力逐渐地往东方派遣。法尔肯海因和康拉德两位野心家已经穷途末路,等待着他们的是耻辱与苦涩。

但是在荣耀的背后,是无尽的鲜血,俄军在布鲁西洛夫攻势之中俄军死伤了55万人,流干了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最后一滴血,而在这之前的战斗中,又损失了十多万人,很多俄军都成了国土之上的孤魂野鬼,在炮火的哀乐声之中烂掉。他们的坟墓长满了蒿草,在大雨和风雪之中遭到洗刷。为了土地,这些人奋勇作战,即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

布鲁西洛夫攻势和未来的几场大型攻势的性质一样,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来结束战争,然而他们只是掀起了更多血腥的厮杀。随后罗马尼亚人参战了,法国人和英国人在西线也重整旗鼓,德国人将会在波罗的海掀起一次攻势来报复俄国人,俄国内部的不稳定情绪也在滋生着,战争将继续进行下去,更多人会死在未来一年,直至国家机器燃烧殆尽。

终于,最后一个巴尔干国家参与到战争来了。罗马尼亚是所有巴尔干国家之中最弱的,在之前的巴尔干战争之中,他们遭到了重创,到了一战也没有恢复过来,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军队也没有现代化。虽然罗马尼亚王室和上层都倾向德国,但是如果想在战争中取得更大利益,他们必须向奥匈帝国宣战。当然,英国人很快就承诺了如果罗马尼亚加入了协约国,他们能得到特兰西瓦尼亚。在巨大的诱惑之下,罗马尼亚于8月27日向同盟国宣战,50万大军在布加勒斯特集结,向喀尔巴阡山和阿尔卑斯山的隘口进攻。准备给奥匈这个破房子再来踹一脚。当然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未来罗马尼亚人会将自己的破船撞向即将沉没的奥匈冰山。

康拉德已经接近于癫狂,他的部队一个个在地图上消失了,皇帝对他的表现忍无可忍,随时可能撤换掉他。为了挽救自己的防线和地位,他畏畏缩缩地站在德国总参谋部的门前,拿着帽子,似乎在表达着一种谦,用哀求的语气向法尔肯海因借部队。当然,德国高级军官们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嘲讽他的机会。会议进行得很不好,法尔肯海因在开会的几分钟之后就被激怒了,他断然拒绝了康拉德的请求,表示德军不可能转移主力来到东线。最后在谈了几个小时之后,法尔肯海因要求所有在东线的奥地利军队接受德国总参谋部指挥,并且要求康拉德立刻终止在意大利的作战,作为筹码,德军将转移后备队开往东线。康拉德是哑巴吃黄连,被迫接受了这一羞辱,然后就遭到了卡尔一世的撤职。接替位置的施特劳森堡才能还不如他,奥匈军队彻底接受了德国总参谋部指挥,甚至奥匈帝国军队的排长都变成了德国人。康拉德将所有的不满与愤怒发泄在了意大利人身上,随后赢得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胜利——卡波雷托战役。

法尔肯海因的愤怒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1915年为了执行康拉德的突破计划,他就为此削弱了西线兵力,这个事情让他很不快。而这个时候,凡尔登战役已经进入到了不利阶段,在削弱西线兵力和后备队,直接可以宣告凡尔登战役彻底失败,同时英国人在索姆河发动了进攻,继续消耗德军宝贵的人力资源。对于法尔肯海因来讲,如果德军在西线受挫,那么他的军事生涯就可以结束了。法尔肯海因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他虽然稳扎稳打,但是上任依然是德皇给他的宠幸。不论是小毛奇一派人,还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些靠着战功爬上来的军官,没有人喜欢法尔肯海因,政敌过多导致了他必须离开这个位置。很快他也被德皇撤职,接下来他出任了第九集团军军长,将自己所有的苦闷撒在了罗马尼亚人身上。

讽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战役真正的胜利者其实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俄军已经因为连续三场进攻——里加,白俄罗斯,布鲁西洛夫攻势,已经将力量消耗殆尽了。同时国内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俄军如果再继续发动进攻,就接近自寻死路了。相反,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的第八和第十集团军在这一战之中完美地展现了德国军人的素质和精神,东线的战况又一次使得总参谋部必须重视东线,伴随着也就是他们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前方唯一的阻碍的就是法尔肯海因,他们要做的就是等着凡尔登战役失败,然后成为总参谋长和军需总管。

无论罗马尼亚人的战术素养还是军事技能有多差,他们已有50万人的军队,背后还有支持他们的俄军。而此时同盟国能动用的资源十分有限,于是兴登堡规划了一次多国联合作战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掉罗马尼亚人,由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部队为主力,伴随着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的的五个师,组成了多瑙河集团军,由无所不能的战术天才马肯森将军率领。其次是德国的第九集团军,他们要击退罗马尼亚人的进攻,保卫喀尔巴阡山隘口,指挥他们的是刚被撤职的法尔肯海因。金秋的9月,双方在特兰西瓦尼亚山地和罗马尼亚平原上展开厮杀。

罗马尼亚人的进攻

罗马尼亚军队一共动员了23个师进攻,事实上他们缺乏训练,同时武器装备,火炮和弹药也十分有限,这注定了罗马尼亚军队要依靠步兵作战,而面对已经适应了两年现代化战争的同盟国大军,他们简直就像是一群学生,作战的意识和素养都很糟糕,所以他们在平原上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另一方面,虽然罗马尼亚人的突袭让他们在9月几乎占领了特兰西瓦尼亚,然而奥匈帝国迅速组建了第七军进行反攻,这是从意大利方向调过来的山地部队。他们在这一战之中痛击进犯的罗马尼亚和沙俄联军,而俄军根本没有经历过山地训练,有的士兵甚至是第一次爬山,结果导致了巨大的伤亡。

当马肯森率领联军对南部的阿尔贝纳地区发动猛攻的时候,罗马尼亚人才回过神来,终于发现自己陷入了包围,于是他们又一次寻找阿列克谢·埃弗特,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然而搞笑的事,保加利亚并没有对俄国宣战(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保加利亚人依然没对苏联宣战),通过政治原因考虑,布鲁西洛夫不能派遣部队去协助罗马尼亚人防御。无奈之下抽掉了一点俄军和塞尔维亚第一志愿师协助他们。但是也无济于事,很快他们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10月法尔肯海因彻底击溃了前来进犯的罗马尼亚人,同时在阿尔贝纳地区,罗马尼亚军队的防线也被突破了。11月法尔肯海因进入摩尔达维亚,向着海边进攻。12月6日,马肯森凯旋的率领联军进入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宣布正式战败。

战争到最后变成了德军试验场,马肯森用了各种方法在研究如何突破敌军防线,进一步改善了突击队,改进了火炮战术,甚至出现了未来的“火炮华尔兹”战术的雏形。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德军的轻炮兵太笨重了,不好移动,军队应当迅速加大地雷发射器的数量,更好的37mm轻型野战炮也被开发了出来,最后他们会在皇帝攻势的时候发挥巨大的作用。

战死沙场的罗马尼亚军人

这一战极大地提高了同盟国的士气,各国部队表现得非常优秀,特别是协助进攻的奥斯曼人和保加利亚人,马肯森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未来德国将从这个地区汲取大量的木材,粮食,牲畜,石油来填补国内的空缺,成功的挫败了英国人的北海封锁。这又是一场对于协约国的灾难,当然未来的两年之中还有更多的灾难等待着他们。罗马尼亚和俄国损失了120万人,其中21.2万人被俘虏,这下子,俄国人的血算是彻底被放干了。

事实上这个时候,同盟国已经输掉战争了,至少主动权是彻底完败了。虽然彻底消灭了罗马尼亚人的力量,耗干了俄国人的力量和士气,但是作为核心的西线战场却失利了。在这世间里英法联军可没有闲着,在俄国人和罗马尼亚人充当肉盾的时候,他们已经集结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军事物资,英国远征军逐渐的在西线兵力比重中越来越大,他们将取代法国人,这意味着德国要面对装备更精良,训练更好的敌人。同时坦克这种全新的武器加入了战场,虽然在战略上不能改变战局,但是在战术上英国人取得了更多的主动权,而德国人的坦克发展还没有什么突破。而英国人的炮兵技术越来越好,比起1914年的水平,他们已经学会了徐进射击和集中射击。接下来是地狱一般地1917年,西线将展开前所未有的血腥厮杀,成百上千的人又会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更多的杀戮机器将会进入战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