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传胪,天子门生登科之门】
>承天门(承天门酱酒)
承天门(天安门)是明、清两代进行科举考试“金殿传胪”的地方。科举有乡试、会议、殿试三种。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前进行的国家最高一级的考试,是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方式。明朝初期的“殿试”,曾在承天门南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移至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进行。
“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觐见皇帝。殿试中,考中的进士被皇帝召见后,礼部官员捧着“钦定”的写有进士姓名、名次的“黄榜”,先放到午门前的龙亭里,再由鼓乐仪仗前导,抬出承天门(天安门),来到长安左门外,张挂在一个用芦席搭成的“龙棚”里,由名列榜首的新科状元率诸进士看榜。当时,人们把考中进士比作“鲤鱼跳龙门”,把承天门(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称作“龙门”。考中进士被称作“登龙门”。
“金殿传胪”直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随我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一同被废除。科举作为明清两代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同样需要在承天门(天安门)前举行相关仪式,由此可见,承天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真正的“天子门生登科之门”。
【宣谕百姓,注重农桑爱民之门】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
二月,说与百姓每:各务农业,不要游荡赌博。
三月,说与百姓每:趁时耕种,不要懒惰农业。
四月,说与百姓每:都要种桑养蚕,不许闲了。
五月,说与百姓每:谨守法度,不要教唆词讼。
六月,说与百姓每:盗贼生发,务要协力擒捕。
七月,说与百姓每:互相觉察,不许窝藏贼盗。
八月,说与百姓每:田禾成熟,都要及时收敛。
九月,说与百姓每:收了田都要撙节积蓄。
十月,说与百姓每:天气向寒,都着上紧种麦。
十一月,说与百姓每:遵守法度,不许为非。
明代自朱棣起,皇帝每月都发布一句话给百姓,历经十四朝二百余年,着实是件不简单的事情。承天门(天安门)“宣谕百姓”体现着明代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更印证了承天门(天安门)是名副其实的“注重农桑爱民之门”。
至此,关于承天门六大荣耀的故事就已全部为您呈现。六百年至尊荣耀,六百年荣辱兴衰,六百年弹指一挥间,作为明清两朝皇城正门的承天门(天安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承天门(天安门)寄托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国之所需,吾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