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千年的黄河大铁牛
1989年,一则考古消息的发布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山西永济县博物馆在古蒲津渡口遗址成功挖掘出4尊铁牛、4尊铁人及七斗北星柱等唐代蒲津桥遗物,让凝聚盛唐风气,守护交通命脉的大铁牛重现于世。
黄河铁牛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
>黄河大铁牛(黄河大铁牛简介)
这些大铁牛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呢?它们又担任了怎样的角色?这就要从蒲津渡口说起。
蒲津渡浮桥资料图
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最南端黄河东岸的蒲州古城西门外,是黄河古代著名的三大渡口之一,自古就是连接秦晋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被称为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中平原的第一锁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历代数次在蒲津渡造桥,或临时建造,或逢时建造。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左传·昭公元年》:“后子享晋侯,造舟于河。”“造舟”即以船为桥,类似于今天的浮桥。之后秦国、曹魏、东魏、西魏、隋朝、唐初都曾因为战争或经济的需要在蒲津渡建造浮桥。
然而因浮桥为木桩竹索浮桥,稳定性差,还多被黄河洪水所毁,难以持久使用,无法有效解决两岸交流的问题。唐太宗曾写诗记录了自己过桥时的感受,诗中这样写到:“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黄河铁牛雕塑群资料图
大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熔铁铸牛做墩代替木桩,冶铁结链为揽代替笮索,重新修建了蒲津渡浮桥。
据记载,两岸建有铁牛、铁人各8尊。结合考古发掘,还能看到铁牛下方有6根铁柱带着倒刺,牢牢扎入地下,铁柱被特意做成倾斜的角度。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铁牛自身重力与浮桥的拉力产生一个更大的合力,保证了铁牛的稳定与坚固。
黄河铁牛资料图
据推算,此项国家工程共耗铁约1100吨,占当时全国铁年产总量的4/5。投资巨大的黄河铁牛终于压住了黄河的怒涛,经受住了水流的拍击,让重修后的蒲津渡浮桥服务两岸人民500余年,畅通了两岸的交通运输,便捷了两岸的经济交流,巩固了两岸的安定统一,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的融合。
4尊铁人资料图
令人惋惜的是,在金元战火中蒲津渡浮桥被毁。同时,随着元朝以后蒲津渡战略地位的弱化,浮桥被毁后再未重修。连续“工作”了500余年的8尊铁牛也终于卸下肩头重担,静静地守候在黄河两岸。
4尊铁人资料图
我们无法计算,有多少人曾踏上过这架浮桥,感受着黄河怒涛对脚掌的压力;我们也无法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这关河要冲中瞭望,思考着家国山河;但我们知道的是,黄河铁牛默默伫立,看尽了历史变迁,守护着大河安澜,见证着人民幸福。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文案丨郑浩伟(见习)
责编丨罗景月
美术设计丨杨桦赵墨
校对丨孟笑冉(见习)
参考文献丨《如果国宝会说话——黄河铁牛》《黄河蒲津渡唐开元铁牛及铁人雕塑考》《黄河铁牛的价值》《古城古渡古桥——永济黄河蒲津渡遗址考古琐记》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影视制播中心)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大河脉搏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