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尼斯(塔妮丝支线)

今天带你参观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卢浮宫。1204年,国王菲利普二世为了防守要塞而兴建卢浮宫。1360年,查理五世将此改为皇室住所。到了16世纪中叶,建筑师皮尔·莱斯科为卢浮宫设计门面,使之成为巴黎第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卢浮宫作为权力中心,前后共辉煌灿烂了200年,直至路易十四兴建凡尔赛宫,它才开始褪去光华,渐渐沉寂下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皇权倒台,这个“艺术皇宫”在1793午8月10日正式蜕变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卢浮宫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小时候学过几年画,我的老师嘴里念叨的最多的就是他当年年轻时去过的卢浮宫。在他的嘴里,卢浮宫似乎是个像天堂一般美丽的地方。所以,从那时候开始,花一天时间走遍卢浮宫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之一。

在卢浮宫不远处就可以看到小凯旋门。

>塔尼斯(塔妮丝支线)

在卢浮宫和杜勒丽花园之间的,是小凯旋门,它是为庆祝拿破仑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的,位于卢浮宫博物馆对面、杜勒丽花园入口,也被称为“卡尔赛门”(lArcduCarrousel)。

小凯旋门本来是杜乐丽宫的主要入口,然而法国大革命期间火烧杜乐丽宫,残留遗迹就是杜乐利花园和小凯旋门。整个小凯旋门流露强烈罗马风格,与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一样都是以拿破仑盛世和战争为主要题材,它的两侧分别是八根柯林斯石柱,门前门后有六个浮雕,门楣正中是八个拿破仑时代的士兵,门的最高处有四匹奔跑的骏马,中央是拿破仑的雕像……当然这些都是后来加上去的,当然这些也都是歌颂拿破仑的。

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装饰奢华。门顶端的四匹骏马是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原物已于1815年归还给威尼斯,现在的是复制品。青铜战马旁是镀金的和平与胜利女神。

下面我们准备进入卢浮宫。

卢浮宫的镇馆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同时,这里也是电影《卢浮魅影》《达·芬奇密码》的取景地。可以看到享有盛名的镇馆之宝以及那些名声不甚远播但魅力丝毫不逊的经典之作。

开放时间

09:00-18:00;停止入场时间:17: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四,周六-周日)09:00-21:45;停止入场时间:21: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三,周五)不对外开放(1月1日-12月31日周二) tips: 每月第一个周六18:00至21:45,馆内免费开放夜场参观 每年固定闭馆日: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

Tips:

1.卢浮宫的讲解器没有中文,但是英文讲解都不难理解。

2.租讲解器比较烦人的一点,就是必须去售票处买了票,再去取讲解器。所以对于有博物馆通票,不用排队买门票的人来说,就还是要去排队。这一点比较让人不爽。

3.因为卢浮宫内有很多旅游团,特别是三大宝,在参观的时候可以蹭一蹭旅游团的讲解。

建议游览顺序

如果在卢浮宫呆一天,则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序参观:

(1).德农馆1楼意大利、古希腊罗马雕塑。

(2).从德农馆进入叙利馆,参观完剩下的古希腊罗马雕塑。在参观1楼埃及文物之前,下到地下一层参观卢浮宫地下的古城墙遗址,和狮身人面像。接着从地下一层,上到叙利馆的1层,参观埃及,近东和伊朗文物。

(3).进入黎塞留馆1楼,参观美索不达米亚文物。及1层、负1层、马力中庭和皮热中庭的法国雕塑。

(4).上到黎塞留馆的2楼,参观拿破仑三世的房间。

(5).上到黎塞留馆的3楼,参观法国、德国、荷兰、弗兰芒等国家的各个时期的绘画。

(6).到此为止,上午的参观结束。可以出去吃午饭,或者去杜勒丽花园休息一下。

(7).下午回来之后,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德农馆的绘画上了。直奔德农馆2楼的大画廊,参观意大利绘画。

(8).走到德农馆的最西端,也就是大画廊的最尽头,参观西班牙和英国绘画。

(9).从大画廊尽头折返回来,参观《蒙娜丽莎》。

(10).然后参观法国19世纪的大幅画作,包括《自由领导人》、《美杜萨之筏》等。

(11).到这里,一天的参观就差不多结束了。在卢浮宫闭馆之后,还可以在金字塔外的水池边休息,等待卢浮宫晚上亮灯。

第一个,是地面上的金字塔入口。在这里你总是能看到长长的队伍。不过如果买了巴黎博物馆通票的话,是不用排队的。沿着通票专用通道就可以进去,我当时就完全没排队。

第二个,是地下入口。坐地铁1号线在Palais-Royal/MuséeduLouvre站下,不用出站,按着指示走就到了玻璃金字塔下的负一层拿破仑堂。不过似乎这个入口没有通票的快速通道,即使有通票,也需要和没用票的人一起排队。

第三个,是黎塞留通道(黎塞留馆的马力中庭和皮热中庭之间的通道)的团体入口,一般散客不能在这里进入。

第四个,就是传说中的狮子入口了。貌似这里不定时开放,官网上也没用准信,所以能不能进就完全看运气吧。

1980年代,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主持了卢浮宫的改造工作,他在卢浮宫门前广场上建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金字塔,从而将卢浮宫的入口移到了地下。这在当时是极富创造性的一个举措,既满足了卢浮宫接待爆炸性增长的游客的需求,又给有着800年历史的世界第一大博物馆增加了一个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

在金字塔入口处安检过后,就到了一个平台之上。这时候可以选择坐电梯,或者走楼梯,到达金字塔下的楼层。

金字塔正下方就是主要入口了。金字塔下方是负2层,叫拿破仑厅。在这里,有售票处、行李寄存处、租借语音导览器处,总之这里是进入各个展馆的必经之处。

买了票,租了语音导览器(租语音导览器要抵押护照),我也就要开始这次的卢浮宫之旅啦。

卢浮宫的三个主要展馆——德农馆,叙利馆和黎塞留馆的入口,分别在金字塔下大厅内的三个角上,每个角上有一部电梯,坐电梯从负2层的拿破仑厅,上到负一层,就可以开始参观每个展馆了。

乘电梯,就可以到达第一站——德农馆(DenonPavilion)。

这时,我们从金字塔下的负2层售票大厅到达了负1层的展馆,上中红色五角星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的位置。

接着按着我在图里面的红色箭头走就可以。图中棕色的部分,展出的是文艺复兴之前(11-15世纪)的意大利、北欧以及西班牙雕塑。

首先,我们到了雕塑馆的1号展馆(Room1),又叫多纳泰罗厅。

然后继续顺着我的红色箭头,到达A、B、C厅。C厅里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圣女玛丽·玛德琳》。玛丽·玛德琳,也即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耶稣的秘密妻子。这座雕像属于北欧雕塑,晚哥特风格,是埃尔伯特最有名的作品。抹大拉的马利亚的长长的头发披洒在身上,勾勒出了她美妙的体态。

这时注意了,我们在C厅和B厅的那个红色五角星所处的楼梯处,上到1层(GroundFloor)。

1层的德农馆,主要展览了文艺复兴之后的意大利和北欧雕塑、古罗马、古希腊的雕塑和珍宝。顺着刚才所指的楼梯上到1楼的五角星处之后,就到了雕塑馆的D和E厅(上图中最左侧棕色部分)。

这个雕塑,是比利时雕塑家LaurentDELVAUX的《SamsonTearingtheLionAsunder》。这座雕塑描绘的是参孙(圣经旧约中人物)以借着上帝所赐极大的力气,徒手击杀雄狮的场面。

E厅和4号厅之间有个楼梯(红色五角星处),可通向2楼的法国19世纪大幅绘画展厅(绘画77厅)。

所以,你可以直接上2楼,看《蒙娜丽莎》、《自由领导人民》等,或者留在1楼的4号厅。下图就是通往2楼的楼梯。

卢浮宫真不愧曾经是皇家宫殿,这么豪华的展厅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博物馆不能比的。这个楼梯最顶上的天花板也是装饰繁复、极尽奢华。

继续留在1楼,参观文艺复兴之后的意大利雕塑。这时,我们进入了雕塑馆的4号展厅,或者叫米开朗基罗厅(MichelangeloGallery)。

这座展厅收藏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杰作,17世纪巴洛克早期风格的作品,和18、19世纪卡诺瓦(Canova)和巴托里尼(Bartolini)的新古典主义杰作。

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米开朗基罗的两座雕塑——《垂死的奴隶》和《反抗的奴隶》。

这是位具有俊美外貌的年轻人,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胸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脸部表情安详平静,两眼紧闭,已经丝毫看不出痛苦的痕迹了,仿佛不是在迎接死亡,而是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完全接受命运安排的妥协。

而旁边这座《反抗的奴隶》(IEsclaveRebelle)则截然不同。

这名双手被反捆在身后的奴隶,正在努力地扭动身体企图挣脱。他脸部流露出愤恨与不平的表情,头部转向左,上半身45度向右扭转,而盆骨则转向左侧,与肩部形成直角,展現了身躯在瞬间奋力地扭动的姿态。他像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与反抗,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意志。

在这两座雕塑旁边,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詹博洛尼亚(Giambologna)的作品《飞翔的赫耳墨斯》(FlyingMercury)。这是一件复制品,原作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巴杰罗美术馆。

赫尔墨斯踏着风神艾俄罗斯的吹出的一口气,似乎正要跳跃。整个身体在一瞬间达到了优雅的平衡,而博洛尼亚将这个似乎不可能被捕捉的瞬间凝固下来了。赫尔墨斯左腿微弯,似乎正在蓄力,右腿翘起,透出灵巧活泼的气质。右手指天,意指宙斯的存在。

而在4号展厅的另外一头,是一座意大利18、19世纪的雕塑杰作——《普赛克被爱神吻醒》(PsycherevivedbythekissofLove)。

这座雕塑来自于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AntonioCanova),他的作品标志着雕塑从戏剧化的巴洛克进入到以复兴古典风格为追求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在希腊神话中,普塞克是人类灵魂的化身("Psyche"在希腊语意为"灵魂"),拥有美丽的容颜,甚至比维纳斯更美丽。她的美丽让爱神丘比特爱上了她。

可是,她的美貌给她带来了烦恼,没有人觉得自己能配得上她。维纳斯因为嫉妒她的美貌,就让她去阴间取一些美丽放在盒子里带给她。可是普塞克偷看了盒子,所以被盒子里化为烟的睡眠包裹了她,她便陷入了沉睡。

这座雕塑就是描绘的爱神丘比特用吻唤醒普塞克的一幕。丘比特带着被唤醒的普塞克,飞到了奥林匹斯山上去见宙斯,并在那里结婚了。

古希腊、古罗马雕塑

自此,4号展厅也参观完毕了。

接下来,继续顺着箭头参观棕色和蓝色各一半的A展厅(SalleduManège)。

A展厅(下图红色五角星处)是在拿破仑三世下令修建的。在金字塔建成之前,曾经被当作德农馆的入口使用,而现在则是雕塑馆和古罗马馆之间的过渡展厅。

A展厅里有十分多的雕塑,所以我只照了很少的一部分。

而且这时候你能注意到,这里面的雕塑所用的材料,不是单纯纯色的大理石了,这些雕塑还在雕塑不同的身体部位用了一些其它颜色、材质的石料,比如深红色和墨绿色。

这个雕塑的主人公是罗马神话里的神后——朱诺(Juno),朱庇特(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的妻子。她是女性、婚姻和母性之神,集美貌、温柔、慈爱于一身。被罗马人称为“带领孩子看到光明的神祇”。她的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

这座雕塑是《士麦那的朱庇特(希腊名为宙斯)》(JupiterofSmyrna)。朱庇特的希腊神话名就是万神之神——宙斯。而他右手中拿着的,就是闪电。

左边这个雕塑叫《Braschi的安提诺乌斯》(BraschiAntinous)。

这个身材匀称的美丽少年是安提诺乌斯,他是罗马皇帝哈德良(117至138年在位)的同性爱人。130年时被提到溺水而死,但真正死因不明。他死后哈德良十分痛心,下令让工匠大量制造他的雕塑和头像,放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里。

右边这座雕塑是A展厅里的重要作品,叫《垂死的塞内加(DyingSeneca)》。

塞内加,是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悲剧作家。曾任尼禄皇帝的导师及顾问,62年因躲避政治斗争而引退,但仍于65年被尼禄逼迫自杀。

这件作品用墨绿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和许多的古罗马雕塑不一样,人物是有眼球的。人物的面部表情绝望,右手前伸,双膝弯曲,仿佛是在请求宽恕。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古罗马、古希腊雕塑文物展厅。

从红色星星处的B展厅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古伊特鲁里亚与古罗马、古希腊雕塑文物展区。

展厅B,又叫GalerieDaru。这个展厅的两个重要的展品,都是伯吉斯家族的收藏(Borghesecollection),他们分别是伯吉斯的角斗士和花瓶。

伯吉斯的角斗士(BorgheseGladiator),是公元前100年的古罗马雕塑,它是1611年在罗马南部的一座神庙遗址中被发现的。

这座雕塑本来属于意大利著名的红衣主教伯吉斯的收藏,放置于罗马的伯吉斯画廊的一层。可是在1807年,它被卖给了拿破仑,然后就被带到了巴黎收藏在卢浮宫之中。

B展厅之中的第二件伯吉斯家族收藏,是BorgheseVase花瓶。

这个名称的来源并不清楚,是一种“所谓”(so-called)的称呼。这个巨大的花瓶是1569年从原凯撒大帝的庄园HortiSallustiani出土的,制作年代约为公元前40–30年。

花瓶上雕刻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和他的随从一同在和着音乐喝酒起舞玩乐的画面。

而在B展厅的尽头,就是通向《胜利女神》的大楼梯。在这里,可以直接去2楼参观绘画展厅,或者继续留在1楼参观古罗马雕塑。

而我选择继续留在德农馆的1楼,参观古罗马雕塑19-31号展厅。

其中,上图红色五角星的位置——31号展厅是一个大的中庭,叫斯芬克斯庭院(CoreduSphinx)。

这是一个两层楼高的庭院,墙上都是古罗马神殿上的浮雕。

中庭周围的每座门上,都有一个半羊人头。这个半羊人的表情有些狰狞啊。

这个巨大的手上拿着个面具的雕塑是墨尔波墨涅(Melpomene),她是古希腊神话之中的九位谬斯女神中的悲剧女神。她是大神宙斯(Zeus)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Mnemosyne)之女。

这是一座刻着下达法律诏令场面的石棺。

除了展厅里的展品之外,金碧辉煌的展厅天花板也真是太美了。

古罗马的雕塑分为埃特鲁尼亚雕塑,肖像雕塑,和纪念性雕塑三个种类。这三个种类中,占大多数的是肖像雕塑和纪念性雕塑。

说到肖像雕塑,就不得不说说图中的——《卡拉卡拉像》。卡拉卡拉是古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这尊大理石胸像高50cm,在雕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缩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雕像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凶恶、暴躁、多疑、恐惧。残暴和屠杀为他消灭了许多敌人,同时也造就了他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恐惧的内心世界。一头卷曲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

《卡拉卡拉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代表了罗马肖像雕塑的顶峰。

可是,古罗马在征服古希腊之前的雕塑作品就没有《卡拉卡拉像》这么传神了。古罗马人早期的雕塑大多是肖像,死板、没有活力、不会美化人物,具有自然主义的逼真。

除了肖像雕塑,纪念性雕塑也是古罗马雕塑的一大主题。

比如右边这座雕塑的背影属于《MarcellusasHermes》,位于23号展厅。雕像是古罗马开国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为了纪念自己死于公元前23年的外甥和女婿马尔塞鲁斯(Marcellus)而请人创作的。

古罗马雕塑家雕刻的男性,背部线条都十分优美,身体松弛呈S型。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随着古罗马在公元1世纪对古希腊的侵略,古希腊的文化及审美也渐渐的渗透到了古罗马。所以这一时期的古罗马雕塑,对人体的描绘都变的十分的生动。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参观完了德农馆1楼的所有展厅。接着,我们就要沿着上中的6号展厅,进入叙利馆(SullyPavilion)的6-17号展厅,继续参观古希腊雕塑及文物。

这幅在6号展厅中不太起眼的壁画,叫《赫拉克勒斯从狄安娜那里获得金角鹿》(HerculesObtainingtheDeerwiththeGoldenHornsfromDiana)。

狄安娜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和狩猎女神。生擒金角鹿是赫拉克勒斯的十二大功绩之一。因为这幅壁画,6号厅又被叫做狄安娜厅(SalledeDiane)。

这个就是《厄嘎斯婷娜少女之板雕》(PlaquedesErgastines),位于6号厅的墙壁上,是一块取自于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东侧檐壁上的装饰性浮雕。

我们可以看到被称为厄嘎斯婷娜(Ergastines:每年被选出来侍奉雅典娜的年轻女孩)少女们的雕像,她们的职责是在一年一度的巴拿特纳亚(Panathenaia)庆典时,纺织敬献给雅典娜女神的佩泼洛斯女装(peplos:羊毛裙)。

下面,我们就要走到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断臂维纳斯》(VenusdeMilo)。她就在红色星星标注的16号厅内。

在希腊文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维纳斯,并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它属希腊时期的作品。是古代希腊美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典之作。体现着古代希腊的人本主义精神。

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着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碎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

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

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1:3:5)。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当时古希腊社会还处于冷兵器时期,兵器的不发达使得对战士的身体素质要求更加严苛了。所以在当时的希腊社会,年轻人都十分崇尚运动。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图中的只剩躯干的雕塑,也是雅典娜(希腊神话名),或者叫“安格尔的密涅瓦(罗马神话名)”。雅典娜是古罗马、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传说是她把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传给了人类,是三大处女神之一。

这个带着头盔、一只手掐腰、另一只手向前伸的女神雕塑,叫《马太的雅典娜》(MatteiAthena),作者可能是希腊雕塑家Cephisodotos或Euphranor,作于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比雷埃夫斯港口(Piraeus),这件公元1世纪的罗马复制品高度2.30米。作为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作品,人物的表情,肌肤和衣服的质感表现得真好,2400年前的作品,不能不让人感叹其精致完美。

这个装饰繁复的女神雕塑,就是《巴特农神庙的雅典娜》(AthenaParthenos)。原作为公元前438年由古希腊全盛时期的雕塑家——菲迪亚斯所作,疑为发现于意大利。头部为帕罗斯大理石,躯干为彭特利库斯山大理石。

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是一座供奉雅典娜的神庙,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按照菲迪亚斯的设计,在神庙中间,有一座10几米高的巨型雅典娜雕像。而这个雕像就是那个巨型雕像的缩小版。

在13号展厅尽头的这座华丽的壁龛内的雕塑,是《戴头盔的雅典娜》(HelmetedAthena),又称《韦莱特里的帕拉斯》(VelletriPallas)。

因为希腊神话中,这位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全称为:帕拉斯-雅典娜(PallasAthena)。而韦莱特里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城市。1797年,人们在韦莱特里附近的一座罗马庄园废墟发现了这件雕塑。

叙利馆1层的古希腊雕塑展的最后一个展厅就是17号展厅,又叫SalledesCaryatides。Caryatides意为“女像柱子”,这是因为17号展厅尽头有一座用女性雕像做柱子的装饰墙而得名。

这个展厅里的雕塑,大部分都是公元前4世纪至1世纪的古希腊原件的复制品。

这座雕塑叫《赫耳墨斯与凉鞋》(HermeswiththeSandal),这件作品有时又称为《系鞋带的人》(Sandalbinder),赫尔墨斯一边系鞋带,一边倾听宙斯的指令。

赫尔墨斯作为向诸神报信的使者,其捆绑鞋带的雕塑是利西波斯的代表作。但请注意,他的头部来自于仿制同一作品的另一尊复制品,与他的身体相比,比例显然太小,雕像大腿下方被不合时宜地放置了一截树干,这截树干是古罗马艺术家将青铜制的留西波斯原作复制到大理石上时添加上去的。利西波斯在作品中加长了伯里刻雷托的人体规范比例“佳能”,身体各部分和肌肉都显得更加纤细。

这个怀抱着婴儿的男子的雕塑,就是《西勒诺斯与幼儿狄俄尼索斯》(SilenuswiththechildDionysos),希腊神话中,西勒诺斯是森林之神,狄俄尼索斯是酒神。公元前300年留西波斯(Lysippos)的原作(一说是留西波斯学校的作品),公元2世纪中期的罗马复制品。

《戴着常青藤花冠,拿着葡萄的迈纳德》(Maenadcrownedwithivyandgrapes)。迈纳德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女性追随者,她们喜好喝酒狂欢。

她右手拿着一只盛满葡萄的高足碗,说明她是酒神的侍从,左手横在腰间好像拉着衣服,有一只山羊头,那不是一只怀中抱着的山羊,因为她的衣服没有相应的隆起,倒像是一件保留着羊头的羊皮披肩,一头拴在她右肩的衣服上,然后从左方环绕身体一周,被她用左手在叉腰间轻轻拉住。她的右腿微微弯曲,重心放在左边,这是典型的古希腊雕塑特征。

《年老的半人马被爱洛斯捉弄》(OldCentaurteasedbyEros),17世纪意大利出土的文物。这件作品是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作于1-2世纪。半人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性格温顺的动物,爱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相当于罗马神话里的小爱神丘比特。

这是一尊荷马的头像。荷马,是古希腊的著名作家,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8世纪。他的著名著作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荷马史诗》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

这个雕塑,是我在这个展厅之中最喜欢的一个雕塑——《凡尔赛的狄安娜》(DianaofVersailles)。

狄安娜(Diana),来源于古代拉丁姆地区的内米女神。后来与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混同,是罗马神话中的月亮与狩猎女神,不仅是森林和动物的保护神,而且还是植物和家畜的保护神,此外她还能使妇女多生子女,并能减轻她们生育时的痛苦。

她是天神宙斯与勒托的女儿,也是太阳与医药之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狄安娜保护女性和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位伟大的自然之神。狄安娜热爱户外生活,在林莽和山野间,手持弓箭,由众犬伴随,与众女仙侍从一起以狩猎为戏,有时乘坐两圣鹿所曳之银车出行。狄安娜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一样终身保持着贞洁,是纯洁的象征,她反对男女婚姻,因此,在英语中tobeaDiana可用来表示“终生不嫁”。

我十分喜欢狄安娜身上的衣服的那种轻柔的质感,她身上的衣服仿佛也随着狄安娜往前跨步和取出背后的箭的一系列动作而飘动。这给雕塑增加了一种动态感,让人觉得她仿佛马上就要拔出那只箭了。

在17号展厅的最里面,是一个由四个缺少了手臂的女神们作为柱子支撑着这个装饰墙面的2楼平台。

这个装饰墙面,是由十六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法国文艺复兴雕塑的代表人物、卢浮宫的内部装饰设计师——让·古戎(JeanGoujon)的作品。

这个墙壁的设计图纸是这样的。

《三美图》(TheThreeGraces)。

希腊是罗马古代雕塑艺术的繁荣,是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个辉煌的高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雕塑家们以呕心沥血的劳动,创造了古典的审美理想规范和经典型风格,

被后代雕塑家奉为典范。

这个有着四个雕塑撑起的门,就在上图中右边红色五角星的位置。

到这个门这里,意大利、古罗马、古希腊雕塑部分就全部参观完了。

接下来,我们从这个门下到负一层,参观中世纪卢浮宫古城墙遗址。

从楼梯下到叙利馆的负1层之后,我们就到了上图中红色五角星的位置。

叙利馆的负1层,是卢浮宫的前身——中世纪城堡的遗址。说到这个遗址,还得从卢浮宫的历史说起。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只是菲利普·奥古斯特二世皇宫的城堡。在十字军东征时期,为了保卫北岸的巴黎地区,菲利普2世于1204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纳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同时也存放他的狗和战俘,当时就称为卢浮宫。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被作为皇宫,因而使它成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16世纪中叶,弗朗西斯一世继承王位后,便把这座宫殿拆毁了。他下令由建筑师皮尔·莱斯科在原来城堡的基础上重新建筑一座宫殿。

而叙利馆地下的城墙,就是当年奥古斯特2世和查理5世在卢浮宫所在地所建城堡的遗址。

绕着古城墙走一圈,就能走到另一边的出口了,从这个出口上叙利馆的1楼,可继续参观古埃及展馆。

而就在靠近上到1楼的楼梯处的1号展厅,有一个斯芬克斯像。这个斯芬克斯像叫《塔尼斯(埃及古代城市,Tanis)的斯芬克斯像》。

法国著名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oisChampollion)在1822年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在他的推动下,法国国王查理十世(CharlesX)收入一系列埃及藏品,其中就包括这尊斯芬克斯像。

简短的参观完叙利馆地下一层的古城堡遗址之后,由上图的红色五角星处,上到1楼的古埃及2号展厅,继续参观古埃及展厅。

“国王啊,你并没有死去,你只是活着离开了。”这句话概括了古埃及人的生死观。

坚信坟墓是死亡之后的来生的永恒居所的古埃及人,往往倾尽所有为自己修建堆满了金银珠宝等宝藏的坟墓,供自己的来生享用。

丧葬文化在古埃及文化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你会发现世界上大部分博物馆内的古埃及藏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丧葬艺术品。在4000年多年后的今天,古埃及的大部分遗存都灰飞烟灭,可是丧葬物品却依托了坟墓的保护,很多得以完好幸存。

卢浮宫的古埃及馆全部都在叙利馆之内,分布在1楼和2楼。

这个小巧的雕像,是古埃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女神——伊西丝(Isis)。对她的崇拜传遍了整个希腊和罗马世界。

她被敬奉为理想的母亲和妻子、自然和魔法的守护神。她是奴隶、罪人、手工业者和受压迫者的朋友,她也听取富人、少女、贵族和统治者的祷告。伊西斯经常被描述为是鹰头战神荷鲁斯的母亲和保护者,也被称作亡灵和幼童的保护神。

人们甚至相信,每年尼罗河洪水的泛滥,就是伊西斯哭泣奥西里斯所流下的悲伤泪水。人们每年都要举行再现奥西里斯死亡和重生的仪式。对伊西斯的崇拜最终蔓延至整个希腊-罗马,一直延续到异教文化受到抑制的基督教时代。

这个双手往前伸的雕塑,就是古埃及的法老守护神——荷鲁斯(Horus)。他是王权的象征,他的形象是一位隼头人身的神祇。

像许多其他神祇一样,荷鲁斯的性质,以及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一直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可以把荷鲁斯看作是由许多其他与皇权,天空等有关的神祇组成的合并体。而这些神祇大多是太阳神。

这个面具是覆盖在木乃伊脸上的面具。

在巨大的古埃及馆12号展厅内,这尊有着女性身体、狮子的面孔、头顶一个大圆盘的神话人物,就是战争女神及上埃及的医疗女神——塞赫麦特(Sekhmet)。

她被描绘成一头母狮,埃及人公认的最凶猛的猎手。有人说,她的呼吸形成了沙漠。她被看作是法老们的保护神并在战争中引导他们。

传说塞赫麦特最终嗜血成性,被派去挑起战争,以对付那些认为太阳神拉(Ra)已经衰弱的人。由于于她破坏的范围实在太大,最后拉不得不设计制止她,拉用石榴汁将一湖的啤酒染成红色,骗她喝下这些让她误以为是血的湖水。塞赫麦特终于醉倒,人类也因此得救。

这些墙壁浮雕中的隼头人物,就是之前介绍过的法老保护神——荷鲁斯。

一楼的古埃及馆中,比较重要的一件藏品,就是在13号展厅之内的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III)的石棺。

在尸首脚部的位置,可以看到一位展开双翼、保护棺中之人的坐姿女神:艾西斯。她的妹妹纳芙提斯在石棺头部位置以相同姿势示人。这样,受到奥西里斯(Osiris)两位妹妹保护的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三世,就与欧西里斯融为一体,担当神的使命。

木乃伊放进纸板或木质棺惇之后,再放进石棺里面。

石棺较长的侧边刻有节选自《密室之书》和《地狱之书》的篇章。这两部文献是埃及人神圣的悼文,讲述了太阳神拉所乘的圣船每天消失于西方,在黑暗的世界里夜行12小时中穿过12道门的旅行,这12道门每道门都与一个女神关联,并且需要死者辨认出该神祇的特征。

拉穿行于诸神和真福者之间,他们向拉齐声欢呼并帮助他战胜了敌人,粉碎了混沌巨蛇的进攻。拉在战斗和胜利中获得了白昼重生所需要的。太阳神拉和奥西里斯一样,也代表着永恒重生的希望。

这艘船,就是太阳神拉所乘坐的太阳船。而中间那位头顶圆盘的神,就是太阳神拉。

每天晚上他都要进入死亡状态,乘着太阳船经过冥府,并且道路上困难重重,有一条大蛇等着吃掉他,要靠着诸神的守护才能安全通过。

石棺上的这条蛇,就是在地府之中每天晚上等待拉的那条大蛇。

古埃及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神,就是与木乃伊制作与死后生活有关的胡狼头神——阿努比斯(Anubis)。阿努比斯是最重要的死亡之神,他是亡者在前往死后世界的旅途上的守护者。

但到了中王国时期,他的地位便被欧西里斯所取代。

心脏秤量的仪式是埃及神话中的重要因素,在此仪式中,阿努比斯会秤量心脏的重量,视其比象征玛特(真实)的鸵鸟羽毛来得轻或重。如果心脏比羽毛重,代表该人曾作了坏事。那么心脏就会被长著鳄鱼头、狮子的上身和河马后腿的怪物“阿米特”所吞噬。

这个猴子有一种莫名萌感。。。

离开了古埃及馆,我们继续在叙利馆的一层参观。接下来,我们就会到达横跨了叙利馆和黎塞留馆一层的、拥有24个展厅的东方文明艺术馆了。

地图内黄色的部分,就是卢浮宫内全部的东方文明艺术展厅。

这些展厅里收藏的展品,主要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和伊拉克等两河流域文明。

地球上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两河流域”,“两河”是指亚洲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两条河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古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河间之地“。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了苏美尔人。

这个巨大而精美的柱头,就是大流士一世在苏萨(Susa,今伊朗)建立的宫殿的大型石柱上的柱头,而这样的大型石柱有36根。

阿帕达纳宫(Apadana)是觐见大厅的意思。大流士号称伟大的王,波斯的王,万王之王。当年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场面相当壮观,所以觐见大厅也必然要富丽堂皇,规模壮观。

苏萨的宫廷建筑是在大流士大帝时全面展开的。他下令建筑苏萨宫廷的诏令中,提到的宫廷建筑使用的材料来自十五个地区,从遥远的中亚和印度,到埃及和希腊。参加宫廷建筑的工匠,至少有五个民族的人。明确提到的建筑材料有十二种,只有碎石和砖坯大概是就地取材。可以说,为了建筑苏萨宫廷,大流士一世几乎动用了当时帝国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

科撒巴德庭,是黎塞留馆内的三大中庭之一,因为古亚述帝国的科撒巴德城而得名。科撒巴德城是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SargonⅡofAssyria)建立的一座城市,他在这里大兴土木,建立了一座大型的宫殿。

而上图之中的人首牛身有翼的大型雕塑,就是萨尔贡二世建立的宫殿入口两侧的守护神。这种形象的石雕簇立在宫门口,是一种王权不可侵犯的象征。

在萨尔贡二世宫门前的这两只镇门兽形象,一直影响到其他民族,古波斯和西亚地区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渐成为一种吉祥动物,并具有神秘的力量。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雕像正面为圆雕,可看到牛两条前腿和人头的正面;像侧面为浮雕,有牛的四条腿和人头侧面像。从两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虽然实际上总共雕刻了五条腿,但看上去却没有荒谬的感觉。它们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结合,又体现了建筑雕塑要考虑具体观赏条件这一重要原则。

美索不达米亚展厅之中最后一件重要文物,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相信听过《爱在西元前》的童鞋们都不会对它陌生吧,哈哈。汉谟拉比法典确实就像周董的歌里唱的一样,是由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颁布的。

整个石碑上半部分雕刻的,是汉谟拉比国王和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的雕塑。而下半部分,则是楔形文字记录的当时社会诉讼依据的法条规则。

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律纪录,法典之中对刑法和民法的界定,涉及财产分配、子女继承权,都说明了巴比伦王朝完善的社会组织结构与立法精神。

马利中庭和皮热中庭是黎塞留馆的两个大型的下沉式中庭展览馆,本来两个中庭都是露天的,但是在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中被加上了玻璃透明顶棚,从而变成了室内的展馆。现在,两个中庭都是法国雕塑的展厅。

离开了科撒巴德庭,就能到达皮热中庭。皮热中庭的名字来源于17世纪的法国雕塑家皮埃尔.皮热(PierrePaulPuget)。皮热中庭之内,除了皮热的作品之外,还展览了波西奥等法国著名雕塑家的作品。

法国18世纪雕塑家弗朗索瓦·约瑟夫·波西奥(Fran?ois-JosephBosio)的《阿里斯泰俄斯》。阿里斯泰俄斯是阿波罗和库瑞涅的儿子,在他出生之后不久,阿波罗就把他托付给马人喀戎和缪斯女神来抚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喀戎教会他医术和占卜术,缪斯女神教会他狩猎、放牧、养蜂、制作奶酪、种植橄榄和葡萄以及酿酒的技术,另外,他还发明了设置陷阱和用猎网狩猎的技术,并且把这些技术传授给了人类。

接下来这个雕塑,描绘的是古罗马作家维吉尔(Vigil)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中的两位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手下的挚友和同性爱人——NisusandEuryalus。

皮热中庭之中另外一件波西奥的作品,就是《赫拉克勒斯与化为蛇的河神阿刻罗俄斯的战斗》(HeraclesandAchelous)。河神阿刻罗俄斯相貌丑陋,可以变身成为一头公牛或者一条巨型蟒蛇。

波西奥的这件作品描绘了希腊神话之中,赫拉克勒斯和阿刻罗俄斯为了争夺美丽的公主伊阿尼拉,而激烈争斗的过程。绿色的巨蛇就是河神阿刻罗俄斯变身而成的。

透明的顶棚保证了皮热中庭的采光完全可以依赖自然光。

我喜欢皮热中庭和马利中庭的一点,就是这里就像是卢浮宫之内的两座静谧的花园,没有德农馆那样摩肩接踵的游客,这里是一个真正可以慢慢欣赏花园里摆放的美丽雕塑的地方。一上午几乎马不停蹄的逛了那么多个展厅了,这里正好是一个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地方。

在皮热中庭的正中心,就是这个中庭的主人公皮埃尔·皮热的代表作——《克罗托那的米罗》(MiloofCroton)。这件作品是最能体现皮热雕塑风格的作品。

雕塑表现的是古希腊大力士米罗正在和一头狮子搏斗的场景。米罗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巨人,因具有超凡的神力而屡次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冠军。然而他的命运却是不幸的,在一次他用手劈开树干,手被夹在其中,因而不能挣脱,最终被狮子咬死。

作者在雕塑中强调了巨人被狮子撕咬的痛苦。米罗处于生死攸关之际,却苦于不能去与狮子相博,整个身体在扭曲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呐喊。他全身肌肉健美、有力,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之气;而雄狮则矫健、凶猛、残忍。

整个作品通过米罗身体强烈的扭曲运动,突出了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和一种紧张的戏剧气氛。这个场面让人想起舞台上英雄的悲剧。人物的命运是不幸的,然而他的意志是坚韧不拔的。这也反映了作者当时不平静的心情,因此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下面这个雕塑同样是来自于皮热,这个雕塑的主题取材自希腊神话中珀尔修斯救下安多米达的故事。在珀尔修斯砍掉蛇女美杜莎的头之后,在回程途中,他看见安多米达被铁链缚在山岩上,将被海怪吃掉,便用美杜莎的头颅将海怪变成了石头,杀死海怪。

如果我们往右边挪一些,就能看到珀尔修斯脚边的美杜莎的头颅了。

这个有四个雕塑组成的群像,叫《四俘虏》(FourCaptives),或者叫《四个战败国》(FourDefeatedNations)。这四个俘虏,代表了1678年奈梅亨条约中战败的四个国家——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勃兰登堡和荷兰。

这四个俘虏的表情,则代表了面对被俘虏时的四种情感——背叛,希望,顺从和悲伤。

图中的老者,代表的是神圣罗马帝国,他低着头双肩前倾,代表着顺从的感情。

这个长发年轻少年,代表的是西班牙,同时也代表着希望的感情。

这个近乎全裸的的长着胡须的年轻人,代表着战败国荷兰。他双手被反绑在身后,仿佛失去了全部的抵抗力,任人宰割。就像在法荷之战中完败的荷兰一样,几乎失去了全部的军力,从此一觉不振。在他曾经桀骜的脸上,满是悲伤的神色。

离开了皮热中庭,我接着来到了黎塞留馆内的最后一个大型中庭——马利中庭。

马利中庭的名称来自马利城堡。这座城堡建于17世纪,是路易十四暂避凡尔赛宫庭嘈杂琐事的地方。城堡花园里展示着多尊王室定制雕像,主要是路易十四时期定制的作品,也有路易十五时期的定制,如著名的《马利骏马》(ChevauxdeMarly)。这座城堡毁于19世纪,此后,花园中的雕塑就移至卢浮宫的马利中庭展出。

马利中庭中摆放了许多安东尼·柯塞沃克的作品。安东尼·柯塞沃克(AntoineCoysevox)是著名的法国巴洛克雕塑家,出生于里昂的一个西班牙移民家庭。安东尼·柯塞沃克受雇于路易十四,为路易十四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并参与设计装饰了凡尔赛宫等工程。

在上图中的高层平台上,左右各有一个骑着骏马的人物雕塑,他们是柯塞沃克的代表作。左边的是《骑着珀伽索斯的路易十四的命运》(FameofLouisXIVridingPegasus)。

《海王尼普顿》(Neptune),同样来自于柯塞沃克。罗马神话里的海王尼普顿,相当于希腊神话里的海王波塞冬。

跟贝尔尼尼在罗马的纳沃那广场修建的四河喷泉一样,在马利中庭内也有出自于柯塞沃克的四条河流的雕塑。下面这个就是塞纳河(Seine)。

马利骏马,原来是古罗马的康斯坦丁大浴场发现的巨型战马与驯马人的雕塑,其原型是古希腊的雕塑。拿破仑打到意大利后,想尽办法也无法搬走。于是在法国建造了复制品。

马利骏马应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矗立于香榭丽舍田园大道入口的这两座雕像,是由雕塑家库斯图(Coustou)最初为太阳王路易十四位于马利乐华的离宫花园所雕造的。

路易十四时代这位伟大的太阳王决定在位于巴黎西边十五公里的马利乐华小城为自己兴建一座比凡尔塞宫更为隐秘的离宫,在广阔的离宫花园里设计师建造了众多华美的喷泉水池与雕塑。1794年这座雕像被从马利乐华的宫廷花园里运送到巴黎城,而后被安放在协和广场上。今天矗立在广场上的这座雕像只是一个复制品,真品则保藏在卢浮宫中。

而下面两座雕塑,是希腊神话中的希波墨涅斯(Hippomenes)和阿塔兰忒(Atalanta),他们之间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阿塔兰忒是希腊赫赫有名的猎手,而且长得很漂亮,到了一定的时候,她的爸爸就想要把她嫁出去,慕名而来想向她求婚的人数不胜数,于是阿塔兰忒提出谁跑赢了她就成为谁的妻子。一个叫希波墨涅斯的男孩向爱神阿佛洛狄忒祈祷,爱神给了他三颗金苹果,金苹果拥有无法抗拒的魔力。

比赛开始后,所有参赛的人们就一块儿跑,结果她跑得特别快,其他男的都被她甩在了后边——除了希波墨涅斯,跟她并驾齐驱。

原来这个希波墨涅斯(Hippomenes)一边跑,一边在地上丢金苹果——他带了几个小小的金苹果丢在地上,阿塔兰忒一看到金苹果就弯腰去捡,跑了一会儿,阿塔兰忒又追上了希波墨涅斯,希波墨涅斯就又丢一个金苹果,她又弯腰去捡。

一路上,希波墨涅斯丢了三个金苹果,阿塔兰忒就一直捡,捡到最后,希波墨涅斯赢得了比赛,娶了阿塔兰忒回家。

黎塞留馆的一楼都是法国雕塑,因为实在太多,涉及的时代也很多,所以就大概挑了一些照,因为实在不太了解,所以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拿破仑

赫尔墨斯

黎塞留馆的2楼和叙利馆的2楼一部分展览的是法国各个时期的工艺品,因为我之前决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绘画上,所以并没有在这一大展览类型上花费太多时间,参观完拿破仑三世套房之后,就上到黎塞留馆3楼了。

现在的卢浮宫内的大部分房间,都已经被改造成了展厅,唯独黎塞留馆2楼的这几间拿破仑三世居住过的豪华套房保留了下来,供我们欣赏当时他和皇后的奢靡生活。

拿破仑三世套房分布在83、85、87、88、89、90号展厅之中。

在这段走廊上,有缎面刺绣长沙发,墙壁上装饰着巨幅金色相框的油画,巨大的水晶吊灯从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来,走廊两边的桌上还摆放着手工精湛的瓷器。

在19世纪,贵族阶层在追求奢华和舒适的生活方面攀比成风,拿破仑三世给自己建造的寝宫是那时建筑风格的最佳体现和巅峰。

拿破仑三世套房的主要房间,就是在角落上的87号展厅,这里当年是被当做客厅(DrawingRoom)使用。

当年,上流社会人士在家中举行宴会,每当宴会结束,女士们便退席到一间客厅里休息,让男士们可以随便抽抽雪茄,喝点白兰地,说笑话,彼此开开玩笑,而不会得罪女士们。所以这里有许多奢华、柔软的沙发,供女士们社交。

这件房间的一面墙上,是拿破仑三世的皇后玛莉亚·欧仁妮。

离开了87号展厅,我们可以继续走向83号展厅——大餐厅,在这里,拿破仑三世举办了无数晚宴,招待了无数宾客。

简短的参观完了黎塞留馆2楼的拿破仑三世套房,我没有在2楼多逗留,接着走向3楼的法国14-18世纪绘画、荷兰绘画和德国绘画展厅。

要看卢浮宫绘画、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像的关注我,我们卢浮宫下篇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