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正是分封制最为盛行之时;因为分封制,所以有了“君上之君,非我之君。臣之臣下,非我之臣”,意为君上的君上,不是我的君上;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那时的社会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最上层的是周天子,然后,到诸侯,再到卿大夫,再到士,再到平民,最后是奴隶。这是一样很清晰,很难打破的社会框架,对于那个时代而言。
分封阶级
>春秋战国时间(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间)
百家争鸣,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纷呈,各个学派和家族流派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互相诘难,争相发声的一种局面。
这里的“百家”并非指一百家,这是一个概数。据史书记载,诸子百家有超过1000家。
但是,百家争鸣到了最后,得以流传并最为出名的有12家。这12家分别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兵家、名家、小说家、杂家、方技家。
以下为各家及其代表人物:
各家代表人物
形成百家争鸣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还有学术言论自由等方面。
政治:因为分封的原因,国家甚多,而又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国都在寻求变得更加强大,对人才的渴望达到了极点!
经济:那时候,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使得有更加多的人可以不用从事耕地!
文化:出于对各种阶层、利益团体的需求,那些流派和家族都纷纷著书立说!不仅是利益需求,还有寻求对天地自然的解释!
科技:那时,对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光学等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而本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学术言论自由。
而且,那时候,诸侯甚多,国家甚多,就有了“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可供的选择甚多!
而后世,到了封建社会,因为国家大多数时间都是国家统一的,思想方面有了一定禁锢,言论并非完全自由,所以,很难再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最后,喜欢了解更多历史小知识的朋友们,请多多关注和转发,我是简单点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