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秦人的定都巡礼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安城也一样。
>秦朝都城(秦朝都城在哪里)
周人在沣河两岸营建丰镐,为长安城举办了奠基礼。完成了这一使命。之后就如一名历史过客,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信诸侯国,不大光彩地在这个舞台上落幕了。周王室也离开了这块土地,东去洛邑。华夏历史转入春秋战国时代。
这时候,秦人赢得了自己在历史面前的机会,来到关中,也逐渐走进了历史舞台中央。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继承了周王室在渭河两岸的地盘。
秦人来源于东夷,殷商时期秦部落站队于商,周人剪商后,被安置到西犬丘,今天礼县一带。为周王养马兼戍边,防卫西戎的侵扰。到了周孝王时代,秦非子马养得超级好,获得周王赏识。戍边的兼职也不错,还从西戎身上抢了些地盘,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从西犬丘封于秦亭、后来又到“汧渭之会”继续养马。
秦人首都也随着地盘扩张向东迁移着。“汧渭之会”后,迁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踏着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翻越陇山,进入秦川,定都咸阳。接收着周人的地盘。直到“振长策而御宇内”,一统天下。
秦人可不是这块土地的过客。他们深耕这块土地,给渭河川深深地烙上了“秦”的烙印。看看他们的轨迹,那是像巡礼一样圈定咸阳为国都的。
“非子居大丘”,“庄公居其西犬丘”,秦亭也在陇山以西,汧渭之会后就来到了关中大地。虽然每次前进,仍然是养马的命运,但是,秦人向东的步伐一直是坚定的。建都雍城,休养生息一个时期,留下了很多遗存。这里离丰镐已经很近了。但没有减弱秦人对探寻八水环绕的长安基因里的执着。继续着史书记载的“九都八迁”的后半程历史。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城栎阳”,到栎阳了。栎阳在今西安市阎良区,如今是国家大中型飞机科研生产测试试飞基地,是国际瞩目的航空工业重镇。在长安东北方向。迁都栎阳是因为这里离秦国的竞争对手魏国最近。这也能看出一丝秦人强悍的性格。天子守国门的理念应该从秦时算起。
秦国最初因为出身和弱小,在诸侯里没有地位。秦孝公时代,任用卫鞅变法图强。卫鞅为了推行变革政策,在栎阳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告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金。百姓对此惊讶疑虑,无人接招。卫鞅就把赏金加码到五十镒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兑现,赏给他五十镒金,以表明令出必行。秦国的商鞅变法推行开了,带来了战斗力。政令如铁,赏罚分明。势如破竹,统一中国。这段故事成了这次变法的标志,也是历史经典。因为这个故事人们也记住了栎阳。
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至前207年秦亡,咸阳为都144年。咸阳在秦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咸阳位于九嵕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北依高原、南邻渭水,在关中平原中心位置,水陆交通便利,进可攻,退可守,有利秦国向东南的发展。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咸阳城已跨过渭水发展,秦国后期,咸阳城的主体已到了渭河南岸,是后来的汉长安城位置。阿房宫就建在这里。这些地方虽然史料记载做过秦国国都,但留下来的遗迹有限。包括咸阳城,因为渭河北移,故址有的变成渭河南岸土地,有的沉入渭河河床底。
秦国国都迁徙过程,好像是为我们民族在做探寻长安城的位置测试工作。也好像是在完成国都的巡礼。事隔两千多年后,我们看长安城定都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来,长安城被西周丰镐、秦国诸都城还有秦岭、半坡人遗址围了一个圈。半坡人在东,周人在西南,秦人在西、北、东北几个方位。,这些中枢之地把后来的长安城勾勒出来了。好像是为这个伟大的城选址做了一圈测试。有些人因为不熟悉长安的地理,总质疑长安城把秦咸阳包括进来。那是受了今天行政区划的蒙蔽。长安咸阳本来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