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这是明代沈孚中对诸葛亮《出师表》和李密《陈情表》的一句水准极高的点评。
诸葛亮的《出师表》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位老态龙钟的肱骨大臣,痛哭流涕地诉说着自己对江山社稷和先帝遗愿的念兹在兹之情。尤其在《三国演义》的渲染加持下,中学时代初读这篇表文时,曾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当我们走过那个热血澎湃的年纪,再回头看出师表时,似乎再也体会不到当时那种莫名其妙的感动,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莫可名状的感受。
>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在近些年,随着正史资料的全面普及和业余历史爱好者的深入钻研,诸葛亮的“人设”似乎正从完美圣人一步步趋近于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而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字里行间都在表忠心的《出师表》背后,到底是忠臣的劝诫之心还是权臣的威胁之意呢?
《出师表》开篇第一段是诸葛亮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交代了先帝创业艰辛但大业未成,以及的蜀国真实现状。后面继续说自己跟随先帝打天下,先帝看得起我,经常用我的谋略,我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铁了心要跟着先帝干,他没有完成的遗愿,我要继续帮他实现。
这番说辞都没有问题,任何朝代的大臣在给皇帝上表时,都采用这种煽情的做法,因为煽情铺垫是为了进入下一步正题。
到第二段,诸葛亮直接切中要害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最通行的翻译是,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都是一个整体,功过赏罚不应差别对待。
说到这,问题出现了。大家细细品味这段翻译有没有毛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怎么会把大臣分为“皇宫中”与“朝廷里”,朝廷里的大臣难道不在皇宫替皇帝办事的吗?按那些专家的意思来说,后主刘禅宠信后宫的宦官近侍,因此出现这两类不同的大臣。
但这种解释很牵强,更趋于真实的解释是“宫中”是朝廷中的大臣,而“府中”则是以诸葛亮为首的丞相派,因为汉朝的官员选拔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皇帝直选直属,二是由三公、大将军等高级官员自行建立府署、自行选拔的职员。
诸葛亮开府的时间是公元223年,《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很明显出师表要晚于诸葛亮开府,此处的“府中”必定是指诸葛亮自己开府选拔的人。
在明朝以前的封建社会,“皇权与相权”是一对很重要的矛盾,尤其是汉朝时期,相权在朝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丞相可以开府选拔任命符合自己意愿的人才。既然是丞相提拔的人,被提拔之人必然对丞相更加忠心,这些人联合起来会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如果皇权不够强势的话,很容易出现相权凌驾在皇权之上,而刘禅恰好不在强势君主之列。
所以,我们把这一部分串联起来看,诸葛亮先说自己的资格,再说先帝对自己的器重,最后还要教导后主刘禅说“你要一视同仁”。各位细品一下,这是大臣向皇帝表忠心的方式吗?难道不是一种威胁和教训的口吻吗?
封建社会里,全天下都是皇帝的私有财产,皇帝想亲近谁就亲近谁,诸葛亮说“宫中府中,不宜异同”,哪有大臣要求皇帝这么做的,幸亏诸葛亮是文人,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粗话来说,就是“你要对丞相府的人好一些”,再深一步思考,诸葛亮已经表明相府与皇府应该地位相当,相权与皇权也是同等重要。
这也更加说明蜀汉朝廷已经出现很大的分歧,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甚至有走向恶化的趋势。诸葛亮认为刘禅对相府的人不友好,对丞相的人不友好就是对丞相的不认可,这是出师表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现在回到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劝诫还是威胁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诸葛亮没有逼宫威胁的意图,他的人品和官品还是不错的,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诸葛亮的思想相对来说很正统。
但思想正统的人并不代表没有脾气,诸葛亮的脾气不是很好,属于急脾气的性格,从他执着于北伐能够窥见一二,包括此次上出师表,表中言词激烈之处,也多是他急政的表现,他太想完成那件“克复中原、光复汉室”的大事,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故而表现出急躁的一面。
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与刘备的那段“白帝城托孤”成为历史美谈,诸葛亮的托孤表现要比此前的霍光、上官桀、桑弘羊这些人强百倍不止,还有同时代的司马氏家族,甚至是后来的明朝张居正、清朝鳌拜,这些人都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根本不把小皇帝放在眼中。
托孤本身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不单是考验个人的办事能力,更是对人性的考验。想做到守礼节、不专权确实很难。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相对较好,既然是托孤大臣,必然要强势起来,不强势的话,朝廷的工作推不下去,但在强势的同时,有没有落下僭越的恶名,这一点确实叫人佩服和尊敬。
此外,诸葛亮和刘备初次走到一起时,都是二人生命极其落魄的阶段。一个是有心救国但没有实力,一个是有心做事但没有机遇。二人在建安十三年遭遇曹操围剿,诸葛亮追随刘备狼狈逃到江陵。在刘备失势落魄时,诸葛亮都没有离他而去,说明诸葛亮的忠诚品质是通过考验的。
当蜀汉第二代君主刘禅在位时,诸葛亮所代表的相权与皇权相处并不是很融洽,这是很正常的事,新主子总是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虽然没有刘备时期那么如鱼得水,但诸葛亮没有任何以下犯上的意图,他只是内心急躁,急于完成向先帝刘备许下的承诺,也正是他的急躁性格加剧了个人生命与蜀汉国运的终结,这是诸葛亮逃不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