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卿大夫是由宗族内部推选世袭,普通民众根本无法触及。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或多或少会受人情世故、利益往来的影响。或限于荐主相熟的门生故吏,或囿于相互依附的世家大族,范围狭小。
科举制则由中央政府组织,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应试者怀牒自进,只要报名就能考试,只要具备真才实学,就能够脱颖而出,取得做官资格,大大扩大了选官的范围。科举将全国各地的杰出人才选入政府的各个部门,增加了人民的家国情怀,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科举史(科举史话)
唐朝科举录取人数较少,少时十几人,多时二十余人,科举对缙绅集团的冲击有限。两宋时期则不同,不但录取人数增至三百人左右,而且取消了唐朝禁止工商杂类参加科举的限制,科举制成为面向几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选拔方式。选官范围空前扩大,国家政权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广泛的人才选拔范围与宽松的政治环境,不但让两宋出现布衣卿相之局,也令“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以考试选官源于东汉时期的察举制,科举制则将考试选官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唐代的科举考试先是由吏部主持,后改为礼部,规格很高,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使读书人汲汲于功名。在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获得具体的职事,还须通过吏部组织的面试。面试有四个项目———身、言、书、判,审查新科进士五官是否端正、表达是否清晰、书写是否优美、断案是否公正。
唐代的科举将才学考试与才干考查相结合,更能甄别所选人才学识的优劣、才干的高下,维护了人才选拔方式的公正性,也为后世的选官用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取才标准变成八股文。虽然八股文也是才学的一种体现,但限制太多,程式化的文章、韵律的要求、思想的限制,约束了学子的创造力,顾炎武批判“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但从试卷评阅的角度看,八股文有明确的赋分要求,有清晰的得分点,有人人都能看懂的参考答案,更加透明、公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