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此岸彼岸
西安扶风的法门寺,第二次去。我想,在这座关中最具盛名的佛教重地,或许能得到某种心灵慰藉。我现在可能最需要的就是心灵慰藉了。
>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什么意思)
法门寺没有负我。我不知道以前初一十五才供人瞻仰的佛祖真身舍利,改到了每周六对外开放。我没有任何期望地走进法门寺,却有幸拜见到真身舍利。缘?
依旧壮观的法门寺塔
天下的寺庙有多少?以法门命名的,我所知道的只有这一个。佛教的“不二法门”,宣扬了众生平等。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从“娑婆”到“不二”的最高境界。不二,就是第一。进入此门,便超越生死的涅槃,可以直见圣道,可以成佛。作为一种佛教哲学观,“不二”,与俗世社会中严格的等级正好相反。法门寺,不二法门的寺庙?
陕西扶风的法门寺,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一九八一年,因为潮湿和地震余波,法门寺佛塔倒掉半边。有介绍说这座塔倒下的时候,远在印度的一位高僧还有所感应。佛说“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印度高僧的感应,是此还是彼?不分彼此!
礼拜佛主真身舍利
只剩半边的法门寺塔,没有很快倒掉,一直傲立于天地之间。看到的人,既心痛不已,又惊叹不已!一九八七年,地方政府开始了抢救性地挖掘。这次挖掘,挖出了大唐最精美、最珍贵的皇室供奉礼佛的珍宝两千四百九十九件。
这些珍宝品种丰富多样。有宝石玉器,丝绸黄金,玳瑁钱币,古罗马的琉璃器皿,血写的贝叶经,武则天的“石榴裙”等。还有,工艺绝传的秘色瓷器!秘色瓷器,早已经是传说中的传说,只在古典文献中偶见记录。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的横空出世,既证明了记载的不虚妄,也说明古代工匠的杰出水平。秘色瓷,青瓷种的顶配。
七重宝函
重新面世的秘色瓷,相隔一千多年的时光,今天看来,依然油光水滑。干燥的盘子里,似乎刚刚被水侵润过一样。展厅呈现给游人的,不是单调的造型,而是有荷叶花边,海棠花瓣、侈口等,从用途上看,有碗和盘子等不同功能。还有青色、黑色等不同的颜色。今天的神秘神奇,在巅峰时代,好像不那么难。古人怎么做到的?里面掺杂了什么特殊材料?还没有被解破。
佛主的真身指骨舍利,是最震惊世界的发现。舍利安放在八层宝函中。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因为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展示给大家的只剩七重。宝函从里到外分别为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第八层土时已残朽)。
如此郑重地保护,工作人员打开却发现,安放在纯金宝塔中的舍利,并不是佛主的指骨,而是一枚白玉制成的影骨。影骨为保护舍利骨特意制作,与舍利骨具有同样的价值。
真身舍利和白玉棺
清理结束,法门寺宝塔地宫共发现佛指舍利四枚:三枚影骨、一枚灵骨。真正的佛指灵骨,志文碑上记载:中间有纹,纹并不彻。它被隐藏在地宫后室的一个密龛里。密龛中包裹里有个铁函。打开铁函,又是个一层套一层:一个丝绸包裹的镏金函。镏金函里是檀香木函,里面套了个水晶椁。水晶椁里放了个洁白无瑕的小玉棺,佛指就躺在小玉棺内。指骨舍利不同于其它舍利,世界上只此一枚。
法门寺最早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兴盛在北魏。到了隋朝,香火更加旺盛,名头也更加响亮。唐朝以前,法门寺叫做阿育王寺,是因灵骨建塔,因塔建寺的典型。法门寺名字,源自大唐第一任皇帝李渊钦赐。整个唐朝,三十年一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共搞了七次。巧合的是,最后一次迎请供奉,是在公元八七四年,与八七年四月地宫打开,相隔了一一一三年。打开地宫后,石门后是铺了厚厚一层钱币的长甬道。地上的钱币有两万枚之多,其中十三枚是玳瑁制成的纪念币。纪念币,始于唐朝!是中国钱币考古的首次发现。
荷叶形秘色瓷盘
今天的法门寺由三部分组成:法门寺、法门寺珍宝馆和法门寺文化景区。法门寺珍宝馆,展出的全部是地宫的发现。其中一根“迎真身银金花四股十二环锡杖”,唐懿宗供奉。比地藏王所持的二股六环锡杖,高了一倍。四股十二环代表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四谛”和“十二因缘”,属于释迦佛主持有,锡杖中最高等级,是法门寺珍宝馆的镇馆之宝。一个超大的鎏金鸳鸯团花双耳大银盆,内外雕刻一样的花纹,犹如今天的双面绣,工艺的复杂,在唐代难以想象,在今天也难以复制。
法门寺文化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和合十舍利塔组成。假如说山门是此岸的话,经过佛光大道到达合十舍利塔,即到达了佛国彼岸,完成了一次从凡人到佛的涅槃。高大的合十塔,供奉着佛祖的真身舍利,我上次来无缘参拜,只深深记住了宏伟的合十舍利塔,记住了合十舍利塔独一无二的造型。这一次,没有刻意,也不知道原来初一十五的开放,改成了周六。因此有缘近距离参拜了一次佛主的真身舍利,何其幸也。法门证心,心诚则灵!
双手合十舍利塔
法门寺,谢谢你。这一次的缘,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满足。
(西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