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诗(冯至《伍子胥》)

年份

>冯至十四行诗(冯至《伍子胥》)

试卷种类

考查篇目

内容与主旨

2022年

新高考Ⅰ卷

冯至《江上》

渔夫的身份之变、行为之变使小说的主题由沉重的复仇过程变成为子胥精神的蜕变历程。

2021年

新高考Ⅰ卷

川端康成《秋雨》

遇到了就欣赏,错过了也别遗憾。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美好与残缺,瞬间与永恒,似乎都可以审美地看待。

2019年

浙江高考

萧红《呼兰河传》

“我”和冯歪嘴子在“磨房里外”的故事,体现底层劳动者的善良与寂寞。

2016年

江苏高考

沈从文《会明》

讲述一个旧时代军队中的伙夫的经历,借他的视角讲述那个时代生命的卑微和对生活的诉求。

2015年

安徽高考

张炜《蓑衣》

写小格和达子在田里的互动,简单的交往,淳朴的友情,结尾油绿柔软的蓑衣草给小说留下了诗情画意的审美空间。

2014年

新课标Ⅰ卷

叶紫《古渡头》

“我”作为聆听者,听渡夫讲述自己的故事,刻画渡夫热情、助人为乐、坚韧不拔、洒脱豪放的性格。

2013年

新课标Ⅱ卷

阿城《峡谷》

对峡谷中骑手的描写,展现骑士粗犷稳重的形象。

2012年

江苏卷

师陀的《邮差先生》

通过邮差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小城人的生活情调。

2011年

江苏卷

宗璞《这是你的战争!》

写国难当头两个学生,不同的行为与选择。

2010年

江苏卷

阿城《溜索》

写商队溜索穿过山谷,展现边城人的生存状态。

2008年

江苏卷

汪曾祺《侯银匠》

写侯银匠为女儿搭配嫁妆,展现了民俗民情,表现了中国传统人情美、人性美。

诗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诗化小说情节散文化,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汪曾祺的《幽冥钟》《茶干》近似随笔,《受戒》《大淖记事》则重“氛围”的营造而不刻意追求情节故事。贾平凹的短篇小说集《商州初录》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以散文化的形式叙写商州的景致风光、风俗人情、历史沿革。钟阿城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以干净冷峻的文字、短小的篇幅、散文化的倾向为突出特色。何立伟的《小城无故事》《白色鸟》则是“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的代表范例。

1.注重抒情,淡化叙事,情节延缓,结构松散,作者不追求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2.环境意境化,注重景物形象的描写,营造意境,着重展示的是一种纯净的审美世界。

3.人物虚化,甚至没有主要人物,人物大多是普通人,扁平而单纯,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并且被作者安排化入小说的情境氛围里。

4.小说的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5.注重细节描写,每一个细节都有意义,小说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件,都是有目的有价值的

6.主题上,往往隐去或淡化生活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一)明确线索,把握行文脉络。

与传统情节性小说相比,诗化小说不太讲究故事的起承转合与情节逻辑,不太追求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也不注重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而是侧重将主观情感融入到叙述内容之中,追求小说内在的诗意情致、情调和情绪的抒发与表达。因为诗是抒情的,而情感的变化却又是流动而非线性的,这就使得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体现出明显的“形散特征,行文结构看起来随意散化,内容之间跳跃性强,表面看缺乏密切的有机关联,但其实,作品中有其内在的“神”来贯穿全文,即弥散于文本深处的情感与诗意。正是这些或显或隐的“神”构成了小说文本的内在行文脉络,将那些看似零碎、跳脱、散化的内容有机聚拢起来,呈现出类似于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因而,要读懂诗化小说,应抓住其“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征,由“形”聚“神”,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内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去抓住其内在的情感流动与诗意营构的脉络。

(二)关注叙述视角,把握叙述特色。

台湾作家白先勇指出:“视角决定了文字的风格,决定了人物的个性,有时甚至决定了主题的意义。”不少诗化小说比较喜欢采用主观性、抒情性比较鲜明的叙述视角,如“我”的视角、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儿童视角、回忆视角等。这些叙述视角往往根据情感抒发、氛围营造与诗意内涵的需要交织一起或灵活切换。

1.“我”的视角

《溜索》这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见证和感受来展现马帮汉子的勇敢无畏,但文中从头至尾也没有出现第一人称“我”。“我”的缺失,却让每位读者都感受到自己就是那个“我”,这样的叙述视角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古渡头》小说虽然是以“我”作为叙述者,但我”只是渡夫故事的倾听者、共鸣者,作品主体通过对话的形式,让渡夫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故事,便于使叙述内容服务于渡夫情感抒发的需要,同时也节省了不必要的叙述交代,带来了更多的审美空白与诗意想象空间,而作品最后渡夫任情高歌的情景,不仅仅有使情节产生突转的戏剧效果,更增添了作品的诗意内涵,在诗化渡夫形象的同时也给作品带来了哀而不伤的诗意之美。

2.第三人称有限视角

《天嚣》采用的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传统小说偏爱全知视角,现代作家则喜欢采用有限视角。有限视角下读者完全依靠叙述者的带领才能进入故事,这样叙述便于遮蔽意图,隐藏环节,更能调动读者阅读时的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美学追求。

3.儿童视角

《呼兰河传(节选)》则是采用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指的是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由于儿童视角中不时地插入成人叙述者的声音,因此文本就变成了一种复调式叙事。两种叙事声音虽然腔调不太一致,但二者却能在现象与本质、情感与理性、现实与历史等多个方面形成经验互补,犹如音乐中的重唱,由几个演唱者各自按照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共同构建了文本蕴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而扩大了小说的审美张力。

(三)分析“物象”,把握内在意蕴。

《溜索》中,鹰具有隐喻的功能,它不畏惧苦难,作为大自然的侦察兵,在马帮汉子、牛们遇到危险而胆怯之时,它率先出击,一头“扎”进那“隐隐闷雷”。表现出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敢于冲破束缚封锁的精神。同时也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为下文溜索的惊险做铺垫也反映了边地人民生活的朴素与顽强,更表现出溜索人们不顾一切的决心和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愿望。阿城剥离了“鹰固有的凶猛、野性的动物性一面,直指“鹰的温存、灵性的一面,而生存于同样环境下的马帮汉子们,也从它的身上吸取了与自然险境相抗衡的力量。

《秋雨》中的山茶花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因其凋落的姿态并非落英缤纷、辅满一地,而是毅然决然坠落枝下,毫无贪生之念,成为日本人一种豁达的生死观的体现。山茶花以及和服都体现在日本文化中,渗透在他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那样一种对生死的豁达,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强劲与韧性。

《蓑衣》中的蓑衣草象征了小格和达子的人性美以及他们之间朦胧的爱意,象征了农村青年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而这柔软、茂盛的蓑衣草,也使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

(四)分析人物,挖掘文章主题。

1.展现人性美、人情美,或者表现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庆邦认为:“一篇好的短篇小说,就如同一首诗”。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大都萦绕着诗意。他用纯净优美的语言,描写“理想的美化后的乡村”。刘庆邦善于描绘女性形象,尤其是少女。他笔下的少女单纯、善良,让人联想到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汪曾祺笔下的小英子。他笔下的故事远离喧闹的都市,带有一种“古典美”的味道,在现代社会中,那种宁静和谐的世界似乎成为了一种遗失的美好,常富有一种诗意而神圣的情感状态。

《鞋》写的是女孩守明的一段美好的爱情心理。作家用极其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怀春少女给未婚夫做鞋的心理过程,纯真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对心上人的思念在这一针一线纳鞋底的动作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将自己全部的生命与情感全部都寄托在了那个人身上,这也为小说后面悲剧性的结尾埋下了伏笔,虽然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尾,但是少女守明那份圣洁、纯真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美爱情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守明的形象也变得高大可敬起来。

通过对这些未成年人形象的塑造,作者试图传达的是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启示,商品经济条件下传统乡村价值体系不免受到影响,在乡村价值体系逐步解构的同时,新的价值体系尚未构建,这给作者带来了困惑,也给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带来一些影响,但是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始终保持着最纯真人性。作家深刻地关注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身心变化过程,并期望通过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对人性美善的坚守而发出对人性之美的呼唤。

2.出于对城市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城市工业文明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物质财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对此,诗化小说作家都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迟子建认为:“房屋越建越密,青色的水泥马路在地球上像一群毒蛇一样的四处游走,使许多林地的绿色永远室息于他们身下。我们喝着经过漂白的自来水,吃着经过化肥催化而长成的饱满却无味的稻米,出门乘坐喷出恶臭尾气的公共汽车。我们整天无精打采、茫然无从。”出于对城市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诗化小说作家在作品中着力倡导回归大自然,以大自然的美、和谐、安宁与城市的喧器和嘈杂抗衡。《锄》展现的就是现代文明对于传统农耕文明的蚕食,让人深思。

☆☆☆例1:张承志《春天》以诗歌的形式写小说,追求小说的诗意化和象征化,是本文鲜明的艺术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题示例】(1)诗意化:①本文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本文写了青年马倌乔玛在暴风雪之夜为保护马群而英勇殉职的故事,情节简单。②突出了情感意蕴和哲理内涵。小说用宏大纷纭的场面描写烘托出险恶和紧锣密鼓的氛围,使小说具有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并使人从中领悟“硬汉”“人生价值”等哲理内涵。象征化:①小说运用象征手法:如春天象征人们对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呼唤;马的白色象征恐怖,黄色象征温柔,铁青色象征着意志力与战斗力。②象征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意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例2: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便是其中之一,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解题示例】①虚化人物。作者对捡烂纸的老头的描写刻画着色浅淡,只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写了一个片段,人物并不立体、典型,很像散文作品中的人物。②淡化情节。这篇小说故事性不强,几乎没有冲突,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并不明显。③散化结构。本文突破常规的写法,没有严谨的结构布局,开头节奏舒缓,结尾收笔急促,中间部分转折自然。结构安排自由灵活。④语言质朴而又散文化,接近口语。文中少有冗长而累赘的文学性描写,多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化语言。⑤营造散文化的意境。小说开头对烤肉刘的饭馆及顾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溢着浓郁地域风情色彩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的抒情韵味。

☆☆☆例3:“散文化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请简要概括《边城》的散文化特点。

【解题示例】①淡化情节和结构,致力于表达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表现出浓郁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乡土情结。②强化环境,营造意境。《边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吊脚楼、竹篁、端午节”等景致精心建构,以一种浓烈的“散文化”意境倾诉作者的生命体验,建构出一个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田园牧歌式”湘西风情画卷。③蕴含音乐美和意象美的散文化语言。如“翠翠同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白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将动态意象与生命情感体验“情景交融”,朴实本色一如湘西生活本身,营造出了典雅、清新的诗意美。④虚化人物。《边城》中的人物在散文化小说中被弱化,不再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典型。

☆☆☆例4:李学辉《挂在山顶的风》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特征,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解题示例】①散化结构。小说记述了“我”与小螺号短暂的交往过程,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情节结构松散;②虚化人物。小说没有着意刻画小螺号这一人物,只求神似,而不刻意挖掘他的心理深层结构;③注重环境描写,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小说对小螺号的生活环境、寂寞而宁静的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小螺号境遇的人文关怀,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例5:有人称沈从文小说《贵生》具有诗化风格,请根据全文分析其诗化风格的特点。

【解题示例】①营造诗画意境,对弥漫着浓郁田园牧歌谐趣的边地自然生活氛围的着意渲染,以及湘西淳朴民风的描述,五爷每次送给贵生一些东西,贵生也会另外带一些东西补偿。②淡化情节,浓郁的抒情性,小说中贵生对金凤的爱意,最终没有说出口,五爷娶了金凤,人物之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淡远的抒情笔法,使整个小说具有诗意(或者是留白色的结尾,淡化情节冲突)。③语言上简洁明快,作者创造性地以湘西地方话为基础,经过加工与提炼,少夸张,不铺张,凝练简洁,具有独特的诗意美。④小说意象选取上,选取“桐子、栗子、桃树、刺梨”等,都使得乡村生活在细微和真切中体现一种诗意、古朴、纯净。

(本文节选自《高考现代文阅读一本通》(2022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文原创,转载、转发请注明出处、原作者。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不胜感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