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弹痕
记得有朋友问弹痕,苏德战场上德军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势是哪一次战役,弹痕回答说巴拉顿湖战役后,朋友很奇怪,不是库尔斯克战役么?作为苏联国境内德军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势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的知名度确实超过巴拉顿湖战役。但巴拉顿湖战役才是苏德战场上德军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势作战,该战役虽不如库尔斯克战役那样被经常提及,但同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势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并不打算就战役的进程作过多着墨(不是因为弹痕懒,而是相关战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仅仅想对战役背后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1945年1月,苏联红军发起维斯瓦—奥得河战役,至二月初,苏军不仅顺利解放了华山,基本打垮了德军“A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在战役后重组为“中央集团军群”,并于1945年5月覆灭)。而且最重要的是,苏军通过该战役已经在苏德战场北线顺利的建立了通往柏林的桥头堡。而在南线,苏军通过罗马尼亚战役和布达佩斯战役,兵锋已经直抵维也纳。对于苏德双方而言,战争的走向已经趋向于明朗,纳粹德国的覆灭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奥得河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对于苏军而言,自1944年6月“巴格拉季昂”战役发起以来虽然连战皆捷,但由于战线前出太远,使得作战的后勤补给难度直线上升,德军在撤退过程中对于各种公路、铁路设施的疯狂破坏更加重了苏军战役补给的负担。战争初期苏联国内的巨大损失也对苏军后期作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最明显的就是兵员素质的急剧下降,尤其是对于装甲兵和炮兵这样的技术兵种来说,这一情况尤为突出。除少数经历各次战役有幸存活的人外,苏军的很多炮手和坦克手仅接受短期培训便被投入战场。
德军装甲兵的许多传奇战例都是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取得的(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德国人的情况也并不比苏军强到哪去,但战争形势的恶化迫使德军不得不抽调精英作战人员集中组成作战单位。作为战场救火队使用,所以类似的传奇故事相对较多一些),苏军在每次大型战役后都要经受较大的人员伤亡。这使得苏军在每次战役攻势结束后,通常都要经历较长的休整才能投入下一阶段的作战,这使得德军在战役结束后通常能获得重新部署的机会。
对德军而言,战场整体形势的恶化导致其控制区域大幅度收缩,反而可以保证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优势的精锐部队同苏军对抗,因此到战争后期局部战场的交换比通常略强于苏军(精锐都集中在主要作战方向上了,次要方向都丢给仆从国或者临时组建的二线作战部队,所谓德军作战交换比一直高于苏军的计算方法大致就这么来的)。纳粹德国高层虽然对于赢得战争胜利已经不做指望,但却希望能尽可能拖延战争进程,从而获得同西方盟军媾和的机会,“体面”的结束战争。
1945年3至4月,西方盟军和纳粹德国代表在瑞典就曾进行短暂的接触(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主要剧情就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展开)。要实现这一目标,德军就必须在战场上获得足够的局部优势,以阻挡苏军日益临近的脚步。在纳粹德国高层看来,若能有效迟滞苏军的进攻步伐,不仅能赢得更多的时间,而且可以增加德国同西方盟国谈判的筹码。苏军在战役间隙迫不得已的停顿给了德军喘息的时机之外,更增加纳粹德国高层对于迟缓战争整体进程的信心。
1945年2月,苏军在结束维斯瓦-奥得河战役和布达佩斯战役后同样暂时停顿了攻势,德军也再一次进行了战役间隙的休整。但这一次德军的作战目的并不是收拢部队重新部署防御,希特勒的目标要更加大胆一些,他决心投入最后的预备部队在布达佩斯南部的巴拉顿湖地区发动新的攻势,以一举摧毁苏军整个南翼部队。希特勒的这个部署不可谓不大胆,因为一旦战役失败,德军将失去最后的机动兵力来部署新的防御,柏林的大门将向苏军敞开。
但如果此次战役获得成功,则不仅可以实现前文所说的迟滞苏军向德国本土逼近,获得同西方盟国谈判的筹码,最为关键的是可以匈牙利这个最后的石油产地。在罗马尼亚战役结束后,德军已经失去了罗马尼亚的油田,如果再失去匈牙利的石油支持,德军即使保留了足够的作战部队,也会因为缺乏油料而难以为继。反正横竖都是死,还不如主动出击以争取最后的机会,弹痕个人认为希特勒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为了完成此次作战,希特勒特意抽调了刚从阿登战役中撤退下来的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并在短时间内对该集团军完成了兵员和武器装备补充。该集团军下辖两个军四个师,即党卫军第1装甲军所属的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和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师、党卫军第2装甲师所属党卫军第2“帝国”师和党卫军第9“豁亨斯陶芬”师。
为了补齐这支作战部队,德军从各个组织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调,例如为了补齐人员缺额,德军从海军和空军部队抽调了大量地面辅助人员(空军部队的地勤人员和海军部队岸勤人员,随着战况的恶化,这些非作战勤务人员大多处于“闲置”状态而被分配到各作战部队)充实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
到战役发起前,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拥有了至少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人员和作战装备也全部配齐。在匈牙利的其他德军作战单位也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得到了补充,从纸面的数据上看,德军在3月初共拥有约60万人的作战部队和800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在战争后期,这完全算的上一支强大的作战力量。
但德军新补入的作战人员大多属于非战斗勤务人员,不仅平均年龄偏大,而且长期担任的是非作战任务,专业技能有余而作战素养不足。通常情况下各国军队对于这样的人都是尽力保存的,但此时德国将这些人也投入一线,足见前线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何种地步。
而德军虽然加强了前线作战部队坦克和各型装甲车辆的保有量,但对于这些技术装备作战所必须的零部件及弹药配备却并不能保证足额供应。以坦克为例,当时配属“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的第501重型装甲营拥有36辆“虎王”重型坦克,但因为坦克本身故障率及零部件的缺乏,不得不腾出1/6的坦克专门提供紧急备用零件(理论上1辆坦克可以为3辆坦克提供足够的备件,属于不得已的办法)。
而苏军通过多种渠道也事先判断出德军将于巴拉顿湖方向发动新的攻势,当时苏军在匈牙利方向拥有120万人的作战部队(苏军100万人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约20万人)和1100辆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整体来说,德军的进攻行动在力量对比上优势并不大。但苏军为了更好的保存实力,决心以构筑坚固防御体系的方法来应对德军的攻势。
经过近4年的作战,苏军虽然在兵员素质上下降严重,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主要指指挥机关和参谋机关对于情况的分析判断,对于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等方面能力),而且随着战争走向的逐步明朗,苏军的作战思路更加趋于稳健。
德军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了部分精锐部队的作战能力,但整体作战能力严重下滑(战争后期许多德军部队不得不补充16至45岁的作战人员),而且随着战争整体局势的恶化,德军一线作战部队普遍后劲不足,在初期作战之后由于弹药及装备的损耗而难以为继的情况屡屡发生。
代号“春季觉醒”的巴拉顿湖战役中,德军在进行了10天的攻势后便精疲力尽,苏军在耗尽了德军最后的作战潜力后,一路高歌猛进将德军彻底逐出匈牙利。本次战役结束后,德军再也无力构筑完整的防御体系,苏军一路通向柏林(虽然在局部作战中德军的顽抗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对战争的整体进程已经毫无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