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王氏先祖身份之谜
>王姓是怎么来的20字(在古代王姓是怎么来的)
王伟凯
任何人肯定都会对自己的祖辈身份怀有一种天然好奇,都想知道自己的祖辈经历过什么、留下过什么。一般说来,作为普通人家,因为缺乏足够的文字记载,对于祖辈相关的信息,随着代际传说的递减,也就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隧道之中。但幸运的是,威县潘固、北胡帐、北章台、仁里集和山东梁山黑虎庙河西王氏作为同宗共祖,保存下来了较为完整的家族资料,而透过这些资料,可以初步分析出其祖辈曾经的生活轨迹。
北胡帐家谱记载
这两省五地的王氏家族中,都有编修家谱的传统,在现存的五部家谱中,潘固王氏的家谱记载最为详细、编辑时间最早,北章台王氏家谱所存谱序时间最早(有康熙五十九年即1720年的谱序),黑虎庙河西王氏家谱中的碑文最丰富(有近十几块碑文),北胡帐王氏家谱的谱序论述很引人思考。
一.两省五地王氏家谱记载及传说
北章台家谱记载
如果没有潘固王氏家谱,那么这五地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已经说不清楚了,如现在北章台王氏只有少数人知道,与北胡帐王家、潘固王家、黑虎庙王家有关系,但究竟什么关系,已很难清楚表达。北胡帐王氏同样也是如此,只知道与潘固王氏、北章台王氏同出一门,自己这边辈分高,但对于黑虎庙王氏,已经基本上没人知道了。
北章台家谱记载
现在无论是北胡帐王氏、北章台王氏还是黑胡庙王氏的家谱,都只记载了本支脉发展的情况,对于相关信息记载较为缺乏,而潘固王氏现存的两部老谱,却补充了这一缺憾,记载的很是详细,如现存修于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的家谱就把这几个村庄王姓之间的关系交代的很是清楚:
潘固家谱记载
“始祖王士能公元配白氏,继配李氏,生五子,洪武十六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酒务兔村迁居于威县城东北潘固,初来时系叔侄伯仲四支,才兴系叔辈迁居于北胡帐,士选系兄迁居于北章台,士果系弟迁居于黑虎庙。”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至少提供了四个信息:
一是自山西迁居威县的时间,为洪武十六年即公元1383年;
二是原山西居住地,为平阳府洪洞县酒务兔村(据后人前往考察,疑为平阳府闻喜县酒务头村);
三是家族人员分布,王才兴公居住于北胡帐,王士选公居住于北章台,王士果公居住于黑胡庙;
四是辈分关系,王才兴公系叔,王士选公系兄,王士果公系弟。
但在北胡帐和北章台现存的王氏家谱中却只有一条信息,就是祖居地,如北章台家谱的首页即载,“祖居山西平阳府洪同县酒务兔村人氏,自明太祖洪武开基,迁居于此。”北胡帐家谱首页亦称,“我王门祖居山西平阳府洪同县酒务兔村人氏,自大明定鼎以后,迁居于北直隶广平府威县北胡帐村。”黑虎庙王氏家谱没有谱序,也没有相关更多的信息。
通过潘固王氏家谱记载,再佐以北胡帐、北章台王氏家谱以及村中族人传说,可以清晰判断出三村之间的同门关系,而仁里集南王氏系王明立公于明末清初从北胡帐再次搬迁,其家谱首页载有“与潘固、北章台同一王家”字样,至于黑胡庙河西王氏现在仅是族人传说来自山西洪洞老鸹窝。
二.两省五地王氏家谱记载差别分析
两省五地王氏家谱记载的都较为详细,尤其是关于始祖及二世、三世祖的夫人姓氏都很是清晰,说明其修谱的时间应在前五代之内,否则根据人们的记忆能力与流传传统,其对自己曾祖以上的先辈记忆就会出现偏差,但现在既然先祖母的姓氏都能清晰记入谱牒,说明修谱的时间与始祖生活时间不会间隔太长。
北胡帐始祖王才兴公的名讳,在潘固王氏家谱中有记载,北胡帐家谱以及其神轴(家堂)上体现的也很是一致,但北章台王氏始祖和黑虎庙王氏始祖的名讳与潘固王氏家谱的记载却有所出入。
如潘固王氏家谱记载北章台王氏始祖名讳为“王士选”,黑虎庙王氏始祖的名讳为“王士果”,但北章台王氏家谱记载的始祖名讳却是“王宽”,黑虎庙河西王氏家谱记载的始祖名讳为“王敬”,这一出入又做何解释呢?
我们先看北章台王氏,虽然其始祖记载的名讳是“王宽”,但其二世祖的名讳是“王福安”,潘固王氏二世祖的名讳分别是“王福忠、王福林、王福礼、王福有、王福全”,即二世祖都是“福”字辈,所以由山西迁出的村名一致,到潘固王氏家谱记载,再到二世祖字辈相同,可以推定“王士选公”与“王宽公”为同一人无疑,“宽”应该是“士选公”的字或号,因为古人出生时就可以起名,但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在20岁成年后便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所以这个“宽”字表明“士选公”是一个宽容厚达之人,至于普通百姓多是有“名”而无“字”。
黑虎庙家谱记载
再看黑虎庙河西王氏始祖“王敬”公,黑虎庙河西王氏家谱保存了多块明朝时期的碑文,其中最早的一块是立于大明三十六年(1557年)王敬公之长孙王孜公夫妇的碑文,其中提到了几个时间点,即王孜公出生的时间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左右,若按古人繁衍的最大限度50岁生子推断,即王敬公比长孙大100岁,那王敬公出生的时间也是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后,这显然与洪武十六年(1383年)王士果公已移民河北威县的记载差距太大,所以推测王敬公应该是王士果公的第一代或第二代传人无疑。再从威县潘固王氏现存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的地亩帐记载看,其中有两处提及到了与黑胡庙族人的经济往来,且具体人员姓名在两边的家谱中都有记载,说明黑虎庙与威县潘固、北章台王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北章台王氏也流传着“黑虎庙王家辈辈出官员”的传说。
三.威县王氏祖辈身份之谜
在北胡帐王氏家谱中有“其迁移之故,世远莫究”的话语,其谱序写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已过去了400余年,且人们口口相传,但家谱却对迁移的原因认为“世远莫究”,这短短四个字应该含着王氏祖辈的身份信息。
先看家族传说和记载,在北章台王氏家谱中,明确记载了二世祖王福安公曾任“南京户部仓官”,在黑虎庙族人传说中,始祖曾任指挥职。这两个官职虽然不是高位,但也算国家官员身份,如户部仓官为正九品京官,指挥是军队武职,属下级军官。如果一个家族中有官员出现,那么说明这个家族肯定有一定社会地位,且刚刚移民威县不久,就有族人出任官员,说明祖辈的身份肯定不同寻常,同时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北章台王氏始祖王宽公有两位夫人(胡氏和汪氏先祖母)、潘固王氏始祖王士能公有两位夫人(白氏和李氏先祖母)、北胡帐二世祖王良聚公亦有两位夫人(李氏和黄氏先祖母)的原因,因为明朝初年生产力很是低下,一般普通人家在元配去世后,根本没有能力续弦,能续弦者基本上都是有一定资产或社会地位者。
再从大明嘉靖《威县志》记载看,“广平虽畿辅之郡,即自我朝建都以来,原无设有卫所,厥初以生齿稀疏,地多闲旷,乃移山西武卒屯种而镇压之。”所以王氏始祖是不是被迁移过来的这些“山西武卒”中的一员,亦或是带领这些山西武卒来威县的军官?
接着再看,沈阳中屯卫是明太祖朱元璋第21个儿子朱模的封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91年),正处于王氏先祖移民威县之后,而该屯在威县有十八处屯田,共计三万多亩,其中在张(章)台有两处,而潘固、北胡帐和北章台就是围绕张(章)台周围毗连,且在三村围绕的中间曾出现了一个王家屯(现属三益庄),按威县地名志办公室的调查,王家屯的居民系由北章台王姓(北章台王姓同出一祖)迁居而来,所谓“明洪武年间,山东济南府迁民刘洪道至此建村,取名刘家屯;山西洪洞县迁民房姓至此建村,取名房家屯,王姓从北章台至此建村,取名王家屯。”众所周知,在明朝初年民屯和军屯盛行的情况下,一般取名为屯的地方都是屯田军官所居住之地。由这个记载是否可以推断,这个王家屯就是威县王氏祖辈因管理屯田所建立的住所。
沈阳中屯卫的衙门位于河间府,而黑虎庙王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曾居于河间府任丘,后迁居于黑虎庙,且传其祖上为指挥军官,而“指挥”这种职务在明朝肯定是属于某一卫所的。
沈阳中屯卫、威县张(章)台、王家屯、南京户部仓官、黑虎庙任丘说、始祖指挥说,这中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内在关联,尤其是南京户部仓官,按《大明会典》载记,南京户部分管的仓除了长安门仓、东安门仓、西安门仓和北安门仓外,其余均为各卫所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军储仓,尤其是沈阳左卫和右卫的仓也归其所辖。
通过上面这些零散的线索,我们是否可以做出如下推断,第一,王氏始祖是以下层官员的身份举家迁移至威县,且很有可能是负责军屯事务的军官;第二,王氏始祖负责管理位于张(章)台的屯田事务,直接归属于沈阳中屯卫管辖;第三,王士果公作为幼弟,一度被派往沈阳中屯卫衙门所在地河间府任丘一带管理屯田。
当明成祖与建文皇帝争夺帝位,导致靖难之役爆发后,因河间府正当战争前沿,所以士果公遂偕家人避乱南下定居黑虎庙,这一点在黑虎庙河西王氏家谱中也有记载,“我祖敬避乱自北平任丘徙来,”因为其家谱编辑时间为1924年,且有些传说混杂其中,所以很可能是把士果公的一些事迹混淆到了其后人敬公身上。
总之,通过对这些线索的大概率分析,威县王氏始祖的身份应该基本如此,正是因为是官宦人家,所以才有时间和财力编辑家谱,才特别注重对后人的教育培养,如潘固王氏家族就培养出了秀才王延涛公、举人王韶庭公和著名诗人王博习公,北章台、北胡帐王氏家族培养出了多名秀才和贡生以及副省长级别人物(北胡帐21世王启明公建国后曾任云南省副省长),黑虎庙河西王氏更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培养出了二甲第30名进士王録公,其他庠生、廪生无数。家族的凝聚力源于可传承的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文脉是纯天然的纽带,现在有的学者正在开展“家族传承凝聚力”项目研究,其理论支点即在于此。
回想637年前,我的四位祖辈长途跋涉,翻太行、过黄河,风餐露宿来到威县繁衍生息,中间历经朝代更迭、战乱天灾、瘟疫贫穷、社会动荡,但王氏家族能够顽强生存下来,并不断开枝散叶,迄今后人已达5000余,这不能不为家族的强大基因而赞叹,若四位先祖泉下有知,亦当欣欣然矣!(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