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魁玲(宋魁玲后来嫁给谁)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墓里,秦侩跪像后面的一副楹联。外有贼人入侵,铁血男儿保家卫国,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朝中的大臣们不仅没有对边关将士全力支持,反倒是处处加以诬蔑,以蒙蔽圣上,排除异己为自己谋权。

岳飞就这样死在了秦侩的阴谋之下,在历史上,忠臣良将被奸佞所害的不在少数。在抗战时期,我党也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43年时,一位军区司令员正在开会,手枪队长突然闯入,司令员竟然被当场枪杀。

>宋魁玲(宋魁玲后来嫁给谁)

那位司令员的名字叫做黄骅。1911年黄骅出生在湖北阳新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哥哥黄为富染上了当时人称为“吸血虫病”的一种怪病,病魔缠身多年,由于没有钱医治,已经时日无多了。

可是黄骅家的厄运还没有结束,因为贫病交加,他的父母和哥哥相继去世,他只能与嫂子相依为命。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小小年纪就承担着家庭重担的黄骅有了上学的机会。

嫂子虽然是一个农妇,却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她嘱咐黄骅在学堂里一定要好好学本领,以后才能过上好日子。黄骅没有辜负嫂子的期望,他日日挑灯夜读,宁可每日少休息一会儿也要坚持学习。

他的成绩非常好,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且他为人善良,同学们很是喜欢他,先生也对他寄予厚望。其实黄骅原名黄金山,在学堂时,先生特地给他改了名字——黄有为,希望他以后能做一个有为青年。

黄骅

可惜好景不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人自危,黄骅很快又因为家中的贫困从学堂辍学回家,为了让嫂子能够过得稍微好一些,他四处打零工,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

在一个江西木匠胡师傅家做学徒之时,因他做事勤快,为人老实,从来不偷奸耍滑,所以胡师傅待他比一般小工都好,经常给他讲述《岳飞传》、《三国演义》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黄骅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为主为国效忠,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这个少年。黄骅十五岁那一年,不堪地主欺辱的农民们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打倒土豪劣绅的运动,阳新县也不例外。

黄骅积极投身到了这些活动当中,他7岁就到地主家放牛,深知这些富人的劣根性,也明白,他们对待农民永远都会贪得无厌,如果不打到他们,自己和乡亲们不会有好日子。

正是这段经历,培养了黄骅的领导能力,因为天资聪颖,做事机智,他很快就成为了组织里的儿童团长,担任起了不小的责任,后来还加入了阳新县的赤卫队。但黄骅并不满足在这一个小小的地方打土豪劣绅,他想拥有更大的力量,保护更多的人。

实现他愿望的机会在1929年悄然而至。这年春天,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来改了个新名字,叫做黄骅。1930年,红五军到了阳新县,黄骅便和赤卫队的十四名队员一起加入了红军,去追逐他保家卫国的梦想。

黄骅进入部队之后,每次作战都极其英勇,一路担任了司号员、勤务兵、班长、排长、连长。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因为职位的提升摆官架子,依然和战士们同吃同睡,冲锋在最前方。

因为家中的遗传和小时候的遭受的苦难,黄骅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按照部队的规定,身体不好的战士可以申请吃“保健饭”和“保健菜”,但是他从来都不肯给自己搞特殊,都是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由于一直以来的突出表现,1934年,他被中央抽调到红军特科学校学习,从特科学校毕业之后,在长征途中,他先后参与了数次重大的任务,其中就包括负责遵义会议期间的警戒工作。

1938年,他升任为冀鲁豫军区的司令员,三年之后调任为渤海军区的副司令,昔日那个在贫穷的山村中放牛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将军,而在他心中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就是报效祖国,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三十多岁的黄骅,正到了一生中最为黄金的年龄段,他觉得自己有无限的精力,并且愿意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但他没有想到,一场酝酿之中的阴谋正在悄然接近。

1943年6月的一声枪响,断送了他对革命的所有期待,黄骅倒在了血泊之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腐化堕落终成叛徒的同志。

叛徒邢仁甫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之中,和那个年代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他也对自己所在的封建家庭十分不满,决心要外出闯荡,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摆脱封建污泥。

那时的邢仁甫还是一个意气奋发的少年,怀揣着满腔报国热情的他在中学毕业之后就毅然决然走上了从军之路,事实证明,他确实有带兵打仗的天赋,经过数次鏖战,功勋卓著的他一路连升几级,成了连队的参谋长。

邢仁甫

然而国民党军队的黑暗超出了他的预期,因为表现出色,他逐渐失去了应该得到的嘉奖,而是处处被人穿小鞋,因为他们嫉妒他升职,更嫉妒首长对他的器重。

邢仁甫意识到,继续呆在国民党军队之中,不能保家卫国事小,也许在他们的排挤之下自己可能还会丢掉性命,于是他想尽办法从国民党军中脱离,回到了家乡。

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被送到了中华大地上,中国的共产党正在等待这片土地上的四方英才加入,在我党的感召下,邢仁甫思索再三,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后,他积极为抗日救国武装工作出谋划策,由于以前在国民党军队的经验,邢仁甫对于军队事务相当熟悉,所以很快就在我党军队中作出了不小的成绩。

当时,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各地组织抗日救国武装队,他被推举成为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中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后来中共在考察过他的突出表现后,委任他为救国军司令。

救国军被我党正规化,整编为“国民革命军别动纵队第三十一游击队”,邢仁甫依然担任司令员。俗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被吹起来,更何况是原本就有能力的人。在那个年代里,有才干的人很快就能得到重用。

邢仁甫带领着这支游击队与驻守在盐山城的日军周旋,以多胜少,凭借他的高超的智慧,在某天夜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盐山城,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盐山城顺利让邢仁甫一举拿下。

进城以后,邢仁甫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群众们对我军的队伍非常拥护,邢仁甫也积累了一定的威望和声誉。

然而,就连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几年前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经历,虽然给他带来了不少作战经验,但是也在潜移默化中让他沾染了不少国民党内部腐化的习气,后来居然走上了派人枪杀同志,叛变革命的道路。

1938年,我军部队改编,邢仁甫被任命为八路军冀鲁边区游击支队的司令员,后来这支队伍又被编进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六支队,三年后,冀鲁边军区成立,邢仁甫成为了军区的司令员。

这一路高升的喜悦终于让邢仁甫开始志得意满,而他也逐渐走向了腐化堕落的那条路。抗战时期生活艰苦,且因为四处作战的关系,总是需要天南地北地行军奔波。

早年邢仁甫对革命运动还是怀着一腔热血的,在行军打仗途中他从未喊过苦说过累,但是自从当上了司令员之后,他开始变了。先是找借口推脱不上前线指挥,而是窝在大后方不肯挪窝,再也没有过在战场上带头冲锋的那股劲儿。

我党和我军崇尚的都是一夫一妻制,作为进步的党,我们内部三令五申不可学封建陋习,纳妾蓄婢,但是邢仁甫却仗着自己司令员的身份四处调戏对内的年轻女队员。一位叫宋魁玲的宣传部女队员因为贪慕虚荣居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小老婆。

邢仁甫完全把冀鲁边军区当成了他的天下,而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与宋魁玲一起挪用公款,大肆挥霍,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没有人敢忤逆他,许多战士看到他在艰苦的抗日岁月里还过着如此奢靡腐败的生活,都是敢怒不敢言。

自冀鲁边军区成立一个月后黄骅其实就被调任到了这里当副司令员,对于邢仁甫的种种作风他都看在眼里,并且经常找机会委婉地规劝他。但是邢仁甫完全把黄骅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黄骅心系百姓,也将战士们当成是一家人,他一来到冀鲁边军区,平易近人,为人和煦作风正派的他很快就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大家都对他很是信任和佩服。

然而这些落在邢仁甫眼里,全都成为了黄骅的罪证,他与战士们的关系引起了邢仁甫的不满,他经常骂黄骅是“南蛮子”,说他“排挤地方干部,抢占地盘。”极尽挑拨黄骅与军中干部之间的关系。

很快这些风言风语都传到了黄骅的耳朵里,为了组织的团结,他本想忍一忍,但是邢仁甫这一而再再而三对他的抹黑行为已经开始严重影响他展开工作,甚至,邢仁甫的一些行为已经表明他不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再继续堕落下去,恐怕再难以回天。

于是他决定亲自找邢仁甫谈谈。一天夜里,黄骅来到邢仁甫的住处,他先是礼貌地问候了他,谁知得到的确实邢仁甫的冷眼,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希望他不要再在军队中散布一些不好的谣言。

黄骅对邢仁甫表示了绝对的尊重,面对他的规劝,邢仁甫表面上答应,其实心中仍然盘算着要将他排挤出冀鲁边军区,好独揽大权,再也不受他的桎梏。

黄骅曾经对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政委周贯五说过:“他(邢仁甫)再对我搞什么,我都不在乎。我担心的是,他总有一天要走上邪路,给我们部队造成损失。”

一语成谶,黄骅的担心很快就应验了。1943年春天,上级决定让邢仁甫到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这在当时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是邢仁甫却认为这次的调令背后有阴谋。

有黄骅在背后捣鬼的阴谋。他觉得,让他去中央党校学习,是黄骅为了支走他,独揽冀鲁边军区的大权。邢仁甫可谓是自己心里有鬼所以看谁都不像是个好人。

很快,他召集了几个自己的亲信,对他们说:“上面调我去受训,实际上是撤我的职。我一走你们好比没娘的孩子,多可怜。这一切全是‘南蛮子’黄骅搞的,如果没有他,我们也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如干脆把他干掉.....”

在邢仁甫的反复洗脑之下,这些平日就与他交好的干部都相信了他的言论,并且开始秘密谋划杀害黄骅。

1943年六月,军委决定在离军区机关望子岛不远的一个叫大赵村的普通小村庄召开会议,这次的会议由军区政委王卓如主持,会议内容主要是筹划我军即将发起的夏季攻势。

开会的当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大家已经在里面待了一天,多少都有些疲惫,邢仁甫在这日没有什么异常,比往日都低调了许多,黄骅还以为是他即将要去中央党校学习,所以收敛了些脾气。

他没有想到的是,邢仁甫的平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在向附近的农户家借了几盏煤油灯之后,会议继续开了下去。

突然,门外闯进了几个披着蓑衣的人,还未等黄骅出声,他们便从怀中掏出了短枪对着屋内一顿扫射。这个意外从发生到结束不过十几秒的时间,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当时黄骅已经身中数枪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挣扎着扭头往邢仁甫方向去看,可这间屋子里哪里还有他的踪影,邢仁甫早已逃之夭夭!到生命的最后关头,黄骅终于明白了为了邢仁甫今天如此反常,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阴谋。

黄骅的退让没有换得他的悔改,却让这个豺狼露出了更大的野心,可现在他也只能在无尽的悔恨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当警卫员赶到时,坐在正中的副司令员黄骅已经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军区司令部参谋主任陆成道、政治部锄奸科长陈云彪、一军分区作战参谋董兴根、司令部侦察股副股长崔光华等七人,还有数人身负重伤。

震惊全军的大赵村惨案在这个雨夜发生了。邢仁甫以为只要黄骅死了他就能够独揽大权,甚至妄图将军队据为己有,可是他的行为遭到了边军区全军上下的抵抗,大家都知道他一定和大赵村惨案脱不了关系。

众叛亲离的邢仁甫眼见自己大势已去,7月份,他便带着自己的小老婆宋魁玲和几个心腹逃往了天津,一头扎进了驻扎在天津的日本军队的怀抱,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革命叛徒。

黄骅生前,对待党的革命事业忠诚,对待战士们和善友爱,事事为人考虑,唯独没有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就算是病痛缠身,他也从未因此要求特殊待遇,也从未滥用职权大肆敛财。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党的好同志,人民的忠仆,却死在了一个叛徒编织的阴谋之中。他的腐化堕落,让我党和我军失去了数名优秀的人才。在战场上,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在你身后捅刀子的队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永葆青春活力,就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党内的自净与自省,先辈用鲜血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保证自己的信仰,保持清正廉洁,一旦腐化,就是万劫不复。

黄骅的英雄事迹永远都留存在我们的心中,中国共产党永远都不会忘记邢仁甫的罪恶,也会以此来鞭策自己,新时期绝对不会再有下一个“邢仁甫”出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