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同治三年到现在多少年了)

作者:戏剧化评论员

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很多朋友知道光绪31年,存在了3个月的江淮省。此前还有一次,是关于江苏、安徽重新组合的决策,今天介绍一下。

>同治三年(同治三年到现在多少年了)

文中采用上谕和复奏,引自清穆宗实录和曾文正公全集。

光绪22年安徽的官方地图“江南安徽全图”

康熙三年,湖广分省,康熙四年,江南分省。改来改去弄到清末,其实也没分到位。到了同治三年,湘军攻下南京,战乱之后的满目疮痍,需要一系列善后措施。

直到光绪时代,安徽官方文件的自称仍喜欢用江南安徽

御史陈廷经陈奏善后事宜,其中一条提出“疆舆略为变通”,于是朝廷征询地方意见:

谕:昨据御史陈廷经条陈善后事宜一摺内,有疆舆略为变通一条。请以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四府,割属江苏与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为一省;以扬州淮安徐州海州通州割属安徽,与安庆庐凤颍泗为一省。江南江北分设科场各等情,与中央吏治有无裨益,著曾国藩、李鸿章、乔松年酌度形势,妥筹具奏。

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

当时曾国藩是两江总督,李陈二人分别巡抚苏皖。总督虽然官大,但在平时与巡抚并无上下级的关系,但在战时,总督一把抓了。曾国藩个性很强,非常权威,也就是在这个时代,确立了清朝后期总督与巡抚的上下级关系。朝廷征询三人的意见,等于曾国藩一个人的意见。

这个方案等于恢复明朝南直隶的管理划分,南直隶是中央直辖区,由各部分管一块。没有省级机构总是不太顺手,后来逐步分设应天巡抚与凤阳巡抚,分管江南江北。应天巡抚常驻苏州,辖现在的苏南皖南和安庆。凤阳巡抚辖苏北、皖北除了安庆,常驻扬州,短期在泰州和淮安,泰州是因为抗倭,淮安则由于凤阳巡抚经常兼漕运总督。

如果真调整了,现在的两省版图大概如此,类似明朝应天巡抚与凤阳巡抚的辖区。

陈廷经的陈奏,基本上就是恢复明朝南直隶两巡抚的划分。曾国藩不同意,并发表了高论:

恭奉谕旨,据御史陈廷经条陈善后事宜内,疆舆略为变通一条,饬臣等酌度形势,妥筹具奏,并抄示陈廷经原折一条。臣查苏皖未分之时,跨江淮而为省。古人经画疆里,具有深意。我朝圣君贤相未尝轻议更张。若必画江而分南北两省,则亦宜画淮而分南北两界,淮北如苏之徐州,皖之颍州、将割隶何省乎?唐之十道,宋之十五路,其于江南、江北皆截然分而为二,与该御史所奏大指略同。然唐自中兴以后,声教不行于河北,宋自中兴以后,号令并不行于江北。画疆太明,一定果能久安。论形势控扼之道,守江南者必需先固淮甸,弃淮则江南不可保。昔人如吴师道、胡安国、杨万里,及赵范、叶适辈,言之详矣。臣愚以为疆吏苟贤,则虽跨江跨淮,而无损于军事吏事之兴。疆吏苟不贤,则虽画江分治,而无补于军事吏事之废。此等大政,似不用轻改成宪。区区愚见,未审有当万一否?

江苏十三市相聚一场,是缘分啊!

朝廷表示赞同:应无须议。

谕:兹据奏称,……陈廷经前奏变通疆舆一节,朝廷即恐轻议更张,一定实有裨益。该大臣以为吏事军事之废兴,全在疆臣之贤否,似不用轻改成宪,可谓要言不烦。陈廷经所奏,应无须议。

如果那次按陈御史的奏折调整,合肥还能当上省会吗?

作者:戏剧化评论员

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