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在他一生做过的惊天伟业里,有一段周游列国是不得不提到的。
当时孔子已经55岁了,在古代是一个标准的老年人,但为了找到那个能够一展抱负的诸侯国,他毅然率领弟子们走天下。
卫灵公刚开始很欣赏孔子,好吃好喝好住,但过了3年,他对孔子厌倦了,就想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赶走,但又不明说,而是给孔子摆了谱,孔子一看架势不对,第二天就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图)
这是一次非常屈辱的经历,但孔子来不及去舔舐伤口,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次。
宋国是孔子祖先的封地,他对这里很有期待,却发现在司马桓魋等贵族官员的胡作非为下,老百姓过得很苦。
孔子很生气,诅咒了司马桓魋,司马桓魋听说后也怒了,派人追杀孔子,还好追之不及,孔子躲过一劫。
这还不算最危险的,孔子在路过匡地的时候,被人们误以为是鲁国权臣季恒子的大管家阳虎,阳虎当年曾杀过匡人,于是人们就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起来,互相攻击了五天才脱困。
在郑国的时候也很搞笑,当时孔子跟弟子们走散了,他就在都城的东门等着,由于长得高大,引发众人围观,弟子们听说东门有个人很高,状如丧家之犬,于是赶过去跟孔子相会。
孔子对丧家犬这个称号也不以为意,乐观之余也可以看出很忧伤了。
在陈国的三年,孔子本想有所作为,结果吴国跟陈国打起来了,他没办法,只好又带着众弟子离开。
路过蒲地的时候,孔子再次遇到了危险,蒲人甚至将他绑了起来,还好弟子们搬来救兵,把他救了出来,也算死里逃生。
孔子从楚国前往蔡国,结果被楚国的隐士、老农嘲笑,而这也就成了不少人对只会读书的人的刻板印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在陈国和蔡国边境时,孔子再次遇险,因为楚国人想要聘用他,而陈国和蔡国不愿意,于是孔子被迫滞留在蔡国。
……
终于,快70岁的孔子回到了鲁国,他继续著述,对自己的一生更加达观,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笔者在《品中国先贤》一书中,读懂了孔子当年的不易和伟大,作者刘小川从几万个汉字中精心挑选“炼、食、色、智、勇、义、学、游、狂、饮、美、爱、德、孝、钱、逝”十六个承载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经典汉字,瞄准隐藏在每个字后面的人物和故事,以片断书写、整体把握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一百多个民族先贤的生命核心,让先贤们的生存细节从海量的历史文献中凸现出来,立体呈现,血肉丰满。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曾说:“刘小川把自己放在第一线,带着这个时代的所有焦虑、不安和诸多的喜悦,来和古人今人对话。这种古今碰撞是了不起的,所谓的时代高度,也就是如此”,这本书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深入解读经典先贤故事,提炼先贤精华和智慧,以其优良传统和精神导向,指点当下迷茫的人们,非常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