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东北的读者私信御史,说他祖上是满洲正红旗人,清末时是清东陵的一个低级军官。为此想让御史介绍一下清东陵的官员设置,以及守陵兵丁的情况。
大多数读者对于清代的陵寝制度应该是有一个基本认识的,至于官员设置情况,以及守陵军队,估计了解得不是很多。御史手上刚好也有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皇后陵(惠恭皇后陵)
清代的陵寝总共有三处,即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这里就以清东陵为例,具体来讲。
清东陵首陵是顺治帝的孝陵,顺治帝入葬后,即康熙二年,开始在东陵设置管理陵寝的机构,由礼部、工部、内务府派出官员,分司其事。清代史料中,将东、西陵所设之礼部、工部官员称为“陵寝礼部”、“陵寝工部”,内务府则隶属掌仪司。
之所以让礼部、工部参与管理陵寝事务,主要还是由于这两个衙门的属性决定的,礼部官员主要是监视礼仪,岁供物品,以序祀事;工部官员主要是修缮工程,故工部所派之官员皆隶属屯田司。
康熙初年,东陵的官员设置尚不健全,长官为东陵总管大臣,级别较高都是特旨任命,具体办事的则是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
东陵埋了五位皇帝和后妃以及孝庄文皇后,每个皇帝的陵寝和妃园寝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各陵在总管大臣的领导之下,又设有各陵的主管官员。
比如顺治帝孝陵,设内务府掌关防郎中一人,员外郎、主事、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副内管领各一人,笔帖式二人。礼部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读祝官二人,赞礼郎四人,笔帖式二人;工部设员外郎一人。
再以孝庄文皇后为例,其昭西陵设内务府掌关防郎中一人,员外郎、主事、尚茶正、尚膳正、内管领各一人,笔帖式二人;礼部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赞礼郎四人,笔帖式二人;工部设郎中一人。
从孝陵与昭西陵的情况来看,东陵内皇帝陵和皇后陵的官员配置情况大致处在一个水平,基本上没有等级之分。而妃园寝官员的配置情况则要简单一点。
比如康熙帝景陵妃园寝,内务府只设尚茶副、尚膳副、副管领;礼部设读祝官二人,赞礼郎三人,笔帖式二人。至于单独建陵的皇贵妃一类的,其官员配置情况与妃园寝同。
需要说明一下,东陵内除了皇帝和后妃以后,也有个别的皇子被葬入陵内,比如乾隆帝和富察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曾被乾隆帝密定为太子,但上天不眷顾,乾隆三年便早早地去世了。
乾隆对这个皇子极为疼爱,他死后被追封为端慧皇太子,在东陵内单独修建陵寝,此即端慧皇太子园寝,其官员配置情况与妃园寝同。
以上介绍了东陵的文官配置情况,武职官员总体来说数量不多,但兵丁人数却不少。东陵的地理位置是比较重要的,辖区内的马兰关是长城沿线一处重要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顺治年间,马兰官是马兰峪都司所管辖的地方。
自从建顺治帝孝陵以后,朝廷就派遣了镶蓝旗汉军参领陈承明到马兰关任副将,具体管理东陵的守备任务。也就是说,康熙时期,东陵文官最高的是总管大臣,武官就是马兰关副将。
雍正元年,随着康熙帝梓宫奉移到景陵时,为了加强防陵区内的防护力量,雍正皇帝下旨将马兰关副将提升为总兵官(正二品)。到了乾隆时期,东陵总管大臣一职,不再委以专人,而是由马兰镇总兵官兼任,此制一直沿袭到清末。
马兰镇下辖八个营,共有大小将官186员,兵丁2971人。这支部队不负责陵区内的守卫,主要是驻扎在外围,每天不分昼夜穿插巡逻,平时严禁百姓入陵区种地、放牧、砍柴、烧炭、开矿,如有违犯,则从严治罪。
东陵马兰镇总兵,以及西陵的泰宁镇总兵,不仅仅是负责守卫皇家陵寝的。从编制上来说,马兰镇是属于直隶省的绿营部队,还担负有巡逻地面和守卫地方之责。正是由于马兰镇总兵的这种双重属性,所以他既要直接向皇帝负责,也要受直隶总督的节制。
上面讲到马兰镇官兵是负责外围守卫的,至于陵区内的守卫则有另外的部队。具体情况是每一个陵都驻守有数量不等的八旗兵丁。
以孝陵为例,其防卫官兵设总管一人,翼长二人,骁骑校二人,辖领催、马甲八十名;景陵守卫官兵设总管一人,翼长二人,辖防御十六人、骁骑校二人,领催、马甲共八十人。
从各陵守卫兵丁来看,皇帝陵和皇后陵的配置也是一样的,都为马甲八十人。而单独建造的皇贵妃陵,以及妃园寝的配置减半,设防御十人、骁骑校一人,领催、马甲四十人。东陵中唯一不设防卫官兵的仅有同治帝惠陵妃园寝,这是由于同治帝后妃数量少的缘故。
如果仅以东陵陵区内的守卫来看,人数大致有七八百人左右,加上外围又有马兰镇的三千绿营,不说苍蝇飞不进去,至少也算是铜墙铁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