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华民族泱泱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还是吸取其精华,结合世界先进文化,将她发扬光大?我们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国学大师吴宓,给出了这一问题的较好答案。
吴宓
>吴宓日记(吴宓日记为什么那么贵)
吴宓,一生效忠民族传统文化,追求人格及学术上的独立与自由,下面就来说说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精通古今中外历史,成为我国比较文学先驱
吴宓于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8月20日出生,是陕西泾阳人。他是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堂侄,家庭条件较好。他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餐都是由家人送到他的书房。
吴宓1907就读于三原宏道书院,他与于右任、张季鸾同为“关学”(是儒学重要学派,因其实际创始人张载先生是关中人,故称此名)余脉。1911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班。
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先在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领袖白璧德教授,研究学习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哲学,获学士(1920年)、硕士(1921年)学位。
哈佛三杰
吴宓因学习成绩突出,曾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为“哈佛三杰”。在留美十年期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大的功夫,并且有过不少论著。逐渐成长为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与历史等学科都非常熟悉的学者。
1921年吴宓学成回国,即受聘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文学院任教授,讲授的课程有世界文学史等课程,他常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并且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以此开创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
吴宓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成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的首创者。不仅如此,他还用这种方法向学生讲授西欧文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比较文学的研究人才。他所开设的课程,涉及古今、中外众多门类。
吴宓漫画
由此得出结论:在人文社科领域,你很难界定吴宓是哪一门学科的专家,而你又不得不承认他在哪一门学科都可称得上专家。
二、主张在学术上要“求衡”,反对否定一切的做法
在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一致声讨的时代,吴宓观念独特,他创办了《学衡》杂志,极力主张将中西文化融合,既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又要保留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这正是他主张在学术上“求衡”理念的体现。
吴宓不想人云亦云,他并不是要为自己立一家之言,而是试图将我国的民族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视域内,去寻求一种普遍的、做真学问的道路。不要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而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吴宓日记
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往往会让当时的人们形成这样的观念,似乎肯定了吴宓就意味着否定新文化派。所以,吴宓的这种观念,当年就被冠以“文化保守主义”的主张,并因此为他的人生打上了悲剧的底色。
三、为效忠民族传统文化献身终生
在之后的文革中,按照“反鲁迅就是反党”的政治逻辑,吴宓因为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伟大的文化旗手鲁迅,自然就成了“货真价实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而受到残酷批斗和监禁劳改。但吴宓依然不思“悔改”,据说在“文革”后期批林批孔运动中敢于公开站出来反对批孔的,全国一共只有三个教授:梁漱溟、吴宓、容庚。
吴宓蹲身牛棚时仍然写“我罪实质,是认为中国文化极有价值,应当保存并发扬光大”的一类文字。于是,又被扣上一顶“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在批斗中,导致左腿骨折,之后又遭断水断饭之折磨,腿伤稍好,又令其打扫厕所。
吴宓晚年
1971年吴宓病重,右目失明,左目白内障严重,就只好让他回重庆养病。1977年吴宓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好让其胞妹吴须曼领回陕西老家,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妹妹的照顾并且感受到了一些温馨,延至1978年1月17日病逝老家,终年84岁。
就这样,吴宓为效忠民族传统文化献出了终生。
四、笔者评说:
国学大师吴宓,一生效忠民族传统文化,追求人格及学术上的独立与自由。他主张中西融合,既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又要保留传统优秀文化,即在学术上“求衡”的观念,充分表现出了他的前瞻性眼光,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现实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吴宓在新文化运动的风口浪尖之上,不愿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独特观点的精神,值得人们敬佩与学习。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充分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结合世界先进文化精神,开创我国现代文化的新纪元,为中国早日跨入全球先进行列而努力奋斗。
老年吴宓与学生钱钟书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