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过了“厕床””溷床”,应博友要求再多说几句。
“厕”:本意宅旁方便之所。“厕,清也。”(《说文解字》)即清洁卫生的地方。西安半坡遗址有距今五千多年的厕所。“宫人掌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周礼.天官.宫人》)郑玄注:“井,漏井,所以受水潦。蠲,犹洁也。匽,路厕也”。说明,至迟周朝已用水冲厕。
最初厕所名“偃”。“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庄子.庚桑楚》)晋人郭象解读“偃谓屏厕。”最形象的联想,就像现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竖几块石棉瓦隔板圈起临时方便的厕所。
>晋静公的诅咒(晋静公的儿子叫什么)
2007年浙江安吉天子湖工业园战国晚期墓葬出土漆木坐便,这无疑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坐便器。但那时的坐便器肯定也像前年炒作的日本式马桶盖似的,是新工艺,用者不多,否则此前就不会出现皇帝淹死在便池事件。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见《左传?成公十年》)
这个“公”就是晋景公。晋景公有人可能陌生,典故“病入膏肓”就出自他。他是晋文公孙子,晋国第二十六代国君。发生这个事儿时,已经在位十八年了。
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了重病,总做噩梦。巫师说他活不过麦秋,“吃不到今年新麦”。他就向秦国求援名医圣手。秦桓公派来的医缓确诊他“病入膏肓”,他也自知回天乏力,但还是还是顽强地熬到了麦收。那天他正要庆祝战胜命运,杀了预测他“吃不到今年新麦”的巫师,赌气要吃新麦食品时,突然胀肚,就先赶快上厕所方便,谁知鬼使神差地竟然掉便坑里,淹死了!
晋景公真是病入膏肓,毫无生气,掉进粪坑里居然挣扎不上来。也可想象,那个年代便池之大至深,景公生活简朴,皇上如厕居然无人服侍,皇宫设施简陋至极。。。
---转发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