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古城(下)
>汀州府(汀州府管辖哪八个地方)
上一集介绍了古城济川门东面的龙潭、云骧阁、古戏台、天后宫、八喜馆、大夫第、太平桥、福音医院、刘氏家庙、石龙旗、上官氏宗祠等景点,这集接着介绍古城济川门西侧的各景点。
汀州古城济川门往西的大路叫兆征路,是古城交通主干道。
兆征路南至汀江间,分布几座重要的古城门,古城墙北侧是古时候居民主要聚集区。
兆征路北侧有不少保留至今的古代文化建筑汀州试院、汀州文庙、城隍庙等。
(接上期)
十七,店头街
店头街店头街历史悠久,唐朝开始成为汀州最稠密居民区。
北宋时在此设店头市,明清时,店头街成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重要商贸集散中心。
福建人耳熟能详闽西八大干:长汀豆腐干、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清流笋干。
其实,《汀州府志》记载上面的8个县从唐代明清至民国时期均属于汀州管辖,所以标准称呼应该是“汀州八大干”。
看见这间老旧剃头店,赶紧抓拍一张,毕竟非常罕见了。
老师傅热情、纯朴,特意把理发椅放平展示。
这个我还是知道的,以前男人理发后,剃头师傅放平椅子,帮顾客刮须修脸。
我仔细地端详,打量这古董出处。
依稀辨认斑驳字迹为“长汀农械厂造,长汀理发社监”。
说句实在话,这张铸铁理发椅真该搬进博物馆保存了。
十八,宝珠门
店头街西三五百米,是南大街(对应上期讲的朝天门东大街)。
南大街与店头街一样是南北走向,南端是古城南门——宝珠门。
后来人们习惯把宝珠门、宝珠楼合在一起,统称“宝珠楼”。
现在,作为汀州古城南门的宝珠门,仍是百姓日常交通出入的要道。
店头街、南大街之间,存有不少旧屋子。
十九,广储门三元阁
从宝珠门,顺着南大街向北是广储门,这里是汀州古城中心。
唐朝大历年间汀州刺史陈剑迁徙州治建筑土城时的城门,历代均有修缮。
清代为三层城楼,阁基是原古城门,用方块石条堆砌,上边用城墙砖砌成,翘角飞檐,雄伟壮观。
广储门上的三元阁城门楼是汀州古城现存最古老城门楼,也是整个古城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城门楼。
三元阁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因为正对着历代进行汀州府科举考试的汀州试院,所以城门楼阁就取名为三元阁,三元即科举前三名:状元、会元、解元。
总结下长汀古城墙的城门。
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筑州治土城。
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刘均扩城,辟城门六处:东曰“济川”,西曰“秋成”,南曰“颁条”、“鄞江”,东南曰“通远”,东北曰“兴贤”。
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砖石重修城墙,封闭“颁条门”,“济川门”改为“丽春门”,“秋成门”改为“通津门”,“通远门”改为“镇南门”,“鄞江门”改为“广储门”,“兴贤门”改为“朝天门”。
明弘治十一年(1499年),修建“广储门”和“丽春门”两座门楼。
崇祯九年(1635年)重修城墙,增高加厚,并筑“宝珠门”和“惠吉门”。
清顺治以后,虽多次重修,但至1924年,城墙大部分被拆毁,余者十之二三。
依山傍水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完整体现了我国古代筑城技艺。
目前汀州古城保存完好的城墙近3000米,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1月,长汀县政府重建了济川门。
二十,汀州文庙、乡贤祠、长汀县文庙
店头街北端,兆苏路对面是汀州文庙,1996年公布为福建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保留了棂星门、泮池、拱桥、戳门、东庑西庑和大成殿等主要建筑,占地25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古朴壮观。
汀州文庙主轴布局是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
孔子,最老的老师,活成了万世师表。
汀州文庙历史上是一个极庞大的建筑群,除主殿之外还有讲学堂、乡贤祠、名宦祠、启圣祠、宗圣祠等等。
但汀州文庙许多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已移作他用,如现在的县人大办公楼、县政府大院大部等以前都在孔庙范围内。
1980年长汀曾拆除文庙棂星门,新建起四层文化大楼。1995年,又根据群众的强烈要求,拆除了文化大楼,集资重建了棂星门。
其实,这类“文化事件”在各地都不罕见。
汀州文庙在县政府大院西墙,县政府大院东墙是汀州乡贤祠。
长汀同时保留着两座文庙。
汀州文庙是汀州府所属八县的文庙,位于乡贤祠西面;乡贤祠东面巷子里还有一座长汀县文庙。
长汀县文庙是明清时期长汀县的文庙,1997年被列为长汀县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期间,厦门大学于1938年1月迁至长汀县文庙继续办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回迁厦门。
2013年,汀州县文庙作为“汀州厦门大学旧址”被列为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汀竟然保存了府、县两级文庙,在全国都是很罕见的。
二十一,汀州府城隍庙
汀州府城隍庙,在汀州文庙西面约八百米。
2005年5月,被福建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不是感觉长汀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很多呀?
下面介绍再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二,汀州试院、长汀博物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客家博物馆。
(一)汀州试院(长汀博物馆)
这么多景点,都在一个地方,一个大门进出,那就是古代的汀州试院,现在的长汀博物馆。
汀州试院,现在是长汀博物馆,在兆苏路汀州文庙与汀州城隍庙之间,正对汀州(广储门)三元阁。
汀州试院位处汀州古城中轴线上,汀州古城历史建筑向东西两边展开。
试院里有两棵树干粗大,三人合抱,郁郁葱葱的古柏树,是长汀县极其珍贵的古柏。
据测定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系唐代种植的,正好与汀州古城同龄。
明、清两代辟为了汀州府试院,是汀州府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
传说清代纪晓岚曾到此当过主考官,在双柏处留下:“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的诗句。
因此,古柏树旁立了个纪晓岚石像。
汀州试院的两侧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
长汀县博物馆
1995年,长汀县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汀州试院旧址"和唐代古柏等参观游览内容。
(二)汀州客家博物馆
中原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开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客家先民一路南迁,躲避战乱,到江西后沿赣江遡流而上,到赣南。
唐末宋初,大批客家先民从赣南翻越福建武夷山余脉进入闽西汀州。
客家先民在汀江流域与闽西土著居民长期相互融合,拓垦蛮荒,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汉族人的“客家人”。
后来,客家人顺汀江而下进入粤东,最后又漂洋过海到了世界各地。
汀州、梅州、赣州、惠州号称客家四州,是客家人聚居地区。
由于汀州处于客家中心区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而汀江又是客家人的母亲河,所以长汀有“客家首府”之称,被誉为“客家大本营”。
汀州客家博物馆内的客家“蛇王像”,充分反映了客家先民与闽西当地土著的文化融合。
(三)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展
长汀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
2月10日,一直被5个团敌人紧追不舍的红四军终于在赣南大柏地设伏歼敌千余人,一举摆脱下山后的困境,但井冈山已于1月30日失守。
毛泽东等调整战略,抓住福建敌军兵力空虚的机会,转战闽西。
3月14日,在长汀长岭寨围歼闽西军阀郭凤鸣部二千多人,攻占长汀。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是中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
1932年3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福建苏区的革命斗争和建设进入全盛时期,长汀县成为福建红色区域首府和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长汀革命旧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打下长汀,4月5日毛泽东就代表红四军前委写信给中央,提出“……发动群众,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以为前进之根基”。
标志着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向“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迈出重要一步。
井冈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但山高田少地贫“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井冈山军民的生活极端艰苦,而且红军队伍扩大后,有时连粮食都难以为继。
汀州经济繁荣富庶,打下长汀,为中国红军发展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萧克将军是共和国上将之首,经过艰苦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后,到汀州后的两件事印象最深:有钱花、有衣穿。
在汀州制作的红军军装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统一制作军服。
长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在长汀钟屋村告别乡亲踏上长征之路。
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奉命留守苏区,掩护红军主力主力转移,至11月1日长汀被敌占领。
杨成武上将,长汀人。
汀州试院(长汀博物馆)西面八百米,建有杨成武将军广场,正中央矗立杨成武将军铜像。
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的铜像,底座采用莆田大洋红石,象征着是从红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代名将,底座正面镌刻“杨成武将军”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底座背面刻有杨成武将军的生平简介。
瞿秋白烈士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接替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瞿秋白于次年2月在长汀县小径村被捕。
汀州试院西侧最里端是“瞿秋白关押处”,当时这里是国民党36师师部。
当年刑场附近建有“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位置在杨成武纪念广场西侧30米。
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二十三,长汀红军无名英雄
1930年6月,根据汀州会议精神,在长汀红四军与闽西、赣西南的主力红军,进行混合整编,成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至此,红四军从下井冈山时3600余人,发展成16000余人,成为全国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红军部队。
此后又发展为红一方面军,成为全国红军的主力部队。
长汀是毛主席率领红四军创建福建苏区的首府,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在中央红军不断壮大过程中,数万长汀子女义无反顾地参加红军,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换来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红34师是典型的“闽西部队”,改编自闽西地方红军部队,全师6千余人中,绝大多数是闽西客家子弟兵。
血色湘江战役,闽西籍红军牺牲一万三千多人。
目前已查实姓名的606名烈士中,长汀籍红军烈士就有443名。
韩伟,开国中将,曾任解放军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湘江战役中,韩伟任红4师100团团长,弹尽粮绝后跳崖未死,被采药人救活。
韩伟也成为红34师近十名团以上干部中唯一存活下来的。
韩伟是湖北黄陂人,去世后不进八宝山,也没回湖北家乡安葬,却选择回归闽西苏区。
韩伟生前有两个愿望:
其一,为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闽西子弟兵争取评定“烈士”,并寻找幸存者;
其二,自己死后不葬八宝山,归葬闽西。
建国后,关于烈士的评定条例有规定:评定牺牲的红军烈士须有两个团级以上干部作为证明人。但湘江战役后,团级干部仅余韩伟一人。
直至老将军临终前,还有许多红34师牺牲战士仍然不能被认定为革命烈士。
这是韩伟将军终身心病,成为他无法打开的一个心结。
老将军说:“我这个将军是他们(闽西客家子弟兵)用鲜血换来的,活着帮不了他们,死了陪陪他们,这样我才能心安。”
1992年4月初,韩伟将军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他愧疚地对儿子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可是,他们连个‘烈士’都评不上,我对不住他们,对不起他们的家人……”
1992年8月,韩京京遵从父亲遗嘱,将他的骨灰安放在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2009年是湘江战役75周年。
韩伟将军儿子韩京京,遵照父亲的遗愿,在湘江畔为红34师6000名牺牲将士立了一块无字碑。
基座上刻下了这样一行字:“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为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三十四师六千闽西红军将士永垂不朽。”
此后,韩京京会同闽西当地政府,用了数年时间查访闽西每个村落,收集,核实了1000多名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闽西红军战士名字,刻在花岗岩石板上,安放在无字碑旁接受人们祭奠和景仰。
这些“赖老石头、马二二、陈三哩子、吕太阳妹、李矮六、戴七子、李四古佬……”名字,显示出苦难深重旧中国的贫苦人民最真实的生活状况。
血性男儿唯有举枪闹革命,跟着共产党流血牺牲推翻腐朽无能的民国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生活,才能让中华民族重新崛起,挺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期链接:长汀古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