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在一段时间的筹备和酝酿之后,于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度。从后来军衔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55年到1965年,是我军首次实行军衔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65年到1988年,是我军取消军衔制度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88年至今,是我军恢复军衔制度阶段。或许有人表示不解,为什么我军在1965年取消了军衔制度呢?其实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当时我军认为军衔制度的存在,使得军队之中有了等级化,因此为了“一视同仁”,就取消了军衔制度。
在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度之后,将领们的待遇就参照当时的行政级别来执行。当时,在十位大将之中,陈赓已经逝世,有一位大将的行政级别是行政三级,有七位大将的行政级别是行政四级,有一位大将的行政级别是行政五级。其中,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当时十位元帅的行政级别就是行政三级,而能够享受这一待遇的大将,就是资格非常高的张云逸大将。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这是与大将军衔挂钩的行政级别。
行政五级在当时是与上将军衔挂钩的,享受的待遇是国务院秘书长待遇。那么,在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之后,十位大将之中行政级别最低的,也就是行政五级的人是谁呢?为什么同样都是大将,他的行政级别这么低,与上将的行政级别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旅长是什么级别(旅长是什么级别相对行政级别)
这位行政级别最低的大将就是许光达。许光达是湖南长沙人,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曾被组织派到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参加学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光达参与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六军,并担任参谋长,后来历任红二军团第十七师师长、红三军第八师师长等职务。1932年1月,许光达在应城战斗中身负重伤,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许光达很快被送到前苏联接受治疗,并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学习。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许光达回到了国内,他最初在抗日军政大学任职,不久又被派到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担任独立第二旅旅长,并兼任晋绥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在这一时期,许光达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之后,面对新形势下的军事斗争,晋绥军区以独立第二旅为基础组建了第三纵队,许光达被任命为晋绥军区第三纵队的司令员。
后来,根据战场形势发展的需要,许光达率领晋绥军区第三纵队西渡黄河进入陕北,划归西北野战军建制。许光达又历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等重要职务,他指挥部队为大西北地区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光达调任装甲兵司令员,为我军装甲兵的筹建和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1952年,我军评定军队干部级别,许光达被定为了正兵团级。
在1955年授军衔的时候,组织经过考量,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当许光达得知之后,除了当面向原先的老领导贺老总提出降低军衔的要求之外,他还主动向组织写信,请求降为上将军衔。虽然后来,许光达的请求没有被批准,仍然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不过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高风亮节的崇高品质得到了组织的高度赞扬。毛主席就曾说过,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到了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度,改为行政级别。按照规定,许光达是可以评为行政四级的,当时绝大多数大将都是行政四级。不过,这一次,许光达又主动提出降低自己的行政级别。在许光达的一再请求之下,组织最后研究同意,将许光达的行政级别定在了行政五级,和很多上将的级别一样。就这样,在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之后,许光达成为十位大将之中,行政级别最低的一位。让我们向许光达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