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朱温简介(后梁朱温简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朱温是一位残暴嗜杀、荒淫无道、无所顾忌的昏君,他可以作为皇帝们的负面典型,还能成为教育后人的反面角色,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唐朝朱温简介(后梁朱温简介)

在唐末乱世,皇权基本沦陷,各方节度使则争相抢夺地盘,谋图大唐的江山,其中最强的便是朱温和李克用等人。为何朱温在后人的印象中这么差?一方面朱温的确是杀人无度、阴狠毒辣,唐末的两位皇帝都死在他的刀下,另一方面,朱温扒灰儿媳,强暴下属妻女,实属罪不可恕。

一、杀唐昭宗之后,再来个杀人灭口

公元904年,朱温已经控制了唐昭宗,随后要求唐昭宗迁都到洛阳。此时的唐昭宗已经成为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再也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听闻皇帝被迫迁都,李克用、李茂贞便想共同举事,消灭朱温。当然了,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必定是假的,无非是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征伐而已。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十分奏效,所以谁掌控了天子,谁就掌控了主动权,于是乎大家不会同意朱温随便摆弄唐昭宗。

朱温早就想将唐王朝取而代之,为了避免麻烦,他起了杀心,如果杀掉唐昭宗,一了百了,再也不会出什么幺蛾子。于是朱温命“左龙武统军硃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去暗杀唐昭宗李晔。

一天晚间,蒋玄晖带着军官史太等一百多人,以有紧急军情为借口,闯入了宫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送情报,这就是来杀人的。昭仪李渐荣堵在门前,挡住了蒋玄晖的去路,说道:“大人,宁可杀掉我们,也不要伤害皇帝!”

唐昭宗李晔因为心情抑郁,喝了不少酒,已经昏昏欲睡,但闻听门外一片大乱,也被惊醒,遂知道事情不妙。史太提剑就杀向唐昭宗,此时此刻,唐昭宗也顾不得什么仪表了,穿着单衣围着屋子就开始跑。

手无缚鸡之力的唐昭宗怎么能是军兵的对手,昭仪李渐荣挡在昭宗面前先被杀害,随后昭宗也倒在了血泊之中。理论上讲,硃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人为朱温立下大功,本应受到封赏,可朱温是想称帝的人,怎么能背负弑君的恶名,随即朱温将屎盔子丢给了硃友恭等人。

硃友恭、氏叔琮等人就这么糊里糊涂被朱温杀人灭口,用心狠手辣来形容朱温再合适不过,即便硃友恭等人将朱温的亲属问候一千遍,也改变不了悲剧的结局。

朱温可以毫无顾忌地杀掉敌人、下属,可谓冷血无情,但唯独对两个人毕恭毕敬,一位就是张氏夫人,另一位就是哥哥朱全昱。

二、屋外如猛虎,屋内像乖猫

张氏夫人和朱温,就好比迪士尼那部有名的动画片——《美女与野兽》。朱温性格暴躁、五大三粗,还喜好滥杀无辜,而张氏夫人相貌姣好,贤良淑德,这两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对比。

张氏夫人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子女,由于唐末军阀割据、战争频发,张氏家人也被迫逃难。朱温早就听说过张氏的美貌,便一心要娶其过门,唐中和二年,朱温在同州遇到了心仪已久的张氏,便正式娶她为妻。

从朱温的后期表现来看,他的一生从没有什么原则和底线,可唯独对张氏夫人言听计从。朱元璋也曾大肆杀戮,满朝文武无人敢劝,只有马皇后的话朱元璋才听,张氏夫人同样如此,朱温一旦发怒就可能随意杀人,而只有张氏夫人可以让朱温收回成命。

朱温的儿子朱友裕曾奉命进攻朱瑾的部队,朱瑾被击败后,朱友裕却没有追赶,朱温认定这个儿子有异心,便解除了他的兵权。朱友裕深知父亲的脾气,不敢回去。张氏夫人见事态紧急,就派人告知朱友裕回来,她会保护朱友裕的安全。

朱友裕回来后,朱温怒火中烧,一度要杀掉这个儿子,张氏夫人还没来及穿鞋,就跑出来给朱友裕求情。见夫人给求情,朱温这才消了气,饶了朱友裕一命。除此之外,朱温还时常向张氏夫人咨询军事要务,张氏总能切中要害,朱温也是受益匪浅。

在张氏夫人生前,朱温就像一直乖顺的小猫,而张氏夫人去世后,或许朱温无法接受,便从此变得荒淫无度、嗜杀成性。

三、被朱全昱大骂,但也无可奈何

除了对张氏夫人毕恭毕敬,朱温还畏惧一个人,那就是哥哥朱全昱。当初,朱温家里有三兄弟,由于家里穷,朱温就和二哥朱存落草为寇,投身黄巢的起义军,大哥朱全昱在家照顾母亲。

朱温自知对不起母亲和大哥,对大哥也是极其尊重。在其发迹后,朱温便把母亲和大哥接到宣武军享福。之后,朱温发展壮大,在禅位的那一刻,朱全昱站出来指责朱温。

朱全昱指着朱温的鼻子大骂:“朱三,你只不过是砀山的村民,天子让你做四镇节度使,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但你却要覆灭唐朝三百年社稷,我们整个家族都会因为你被杀!”

当时的朱温已经是黄袍加身,天下都在其掌控之中,而哥哥当着众人的面,指责他,他当然十分不悦,可是朱全昱是他大哥,纵使说得再不对,他也不能拿哥哥如之何。由于朱全昱的搅局,宴会也不欢而散。

假若换个旁人,以朱温的脾气,必定当场被杀,当然了,文武百官也没人敢触怒朱温。朱温对张氏夫人毕恭毕敬,对大哥尊重有加,也让朱温这位杀人魔王多了一丝人情味。

奈何朱温作恶太多,最后被儿子朱友珪所杀,也算是罪有应得。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参考资料:《旧唐书·卷二十三》、《新五代史·卷一十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