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威(马志伟航天科技)

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白水江片区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活动画面。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开幕,各缔约方及国际机构和组织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而在此前的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彰显了我国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建美好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不仅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势在必行。

>马志威(马志伟航天科技)

如今,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紧密的今日,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更加紧迫。怎样打好这场“保卫战”?从哪些方面进行保护?如何落实保护措施?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言献策。

切实保护三江源地区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其中,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对三江源地区,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也格外关注。

“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的三江源生态保护法,通过特别立法,将三江源生态保护的责任上升到国家意志,成为全民族的义务,形成生态保护的刚性机制,为青海及三江源地区的均衡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从2002年起,全国政协常委、民革青海省委会原主委马志伟就通过提案、调研等多种渠道呼吁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

民革组织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也十分重视。今年7月2日至5日,为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率调研组赴青海开展专题调研。在实地走访调研过程中,郑建邦要求,民革中央要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把相关问题研究透,积极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言献策。

三江源地区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保护三江源地区,也要着力保护各发源河流。针对黄河的保护,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开展河流健康管理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提案》。在提案中,九三学社中央建议在黄河流域首先开展河流健康管理。同样地,民进中央也在《关于以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黄河流域系统治理的提案》中建言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黄河流域系统治理。

在长江生态保护方面,自今年6月开始,民革中央、民盟中央等各民主党派中央陆续启动对湖北、云南等沿长江城市的长江生态环境民主监督工作,并积极进行走访调研。此前,民建中央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还建议,应该健全以长江保护法为引领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长江全流域规划统筹,同时将污染治理重点放在一级支流、主要支流以及重点湖库,并建立高效的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保护野生动物和畜禽遗传资源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哺乳动物686种,特有率居世界首位。然而近年来,受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资源过度利用等因素影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专家学者们更加呼吁加强对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保护。

“地质时期平均八千年灭绝一种兽、平均三百年灭绝一种鸟,而今,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物种在灭绝,我就亲历了一个物种‘白暨豚’的灭绝。”作为常年研究麋鹿等动物的专家,民革中央人资环专委会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会常委郭耕十分惋惜。“必须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科学配置自然保育和人工保护的修复措施,实施从点(国家公园为首的自然保护地)到面(生态保护红线)的全面保护举措!”郭耕建议道。

民革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二支部党员赵司辰多年来也一直关注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情况。9月3日,在他的发起下,民革北京市东城区委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到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与繁育中心调研座谈。如何保护好野生动物?赵司辰告诉记者:“要抓好源头管理,对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实行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制度;在救护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救护方式,做到尽快地帮助野生动物恢复身体健康,在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结束后尽快地使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另外宣传科普也不可或缺。”

除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民建中央和九三学社中央强调了要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保护。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畜禽产品的数量,盲目利用,忽视保护,致使畜禽品种数量骤减,而且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就此,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民建中央和九三学社中央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提案》《关于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在完善种质资源信息公开、交换机制的同时,严格保护我国珍贵种质资源安全。

着力治理盐碱地、沙地等土地问题

“我国盐碱地面广量大,面积达5.2亿亩。盐碱地治理和生态修复,不仅是补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民盟中央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治理盐碱地不容忽视。“建议在土地政策方面,适当提高盐碱地修复后土地的流动性和价值。同时,以示范性科研大项目为牵引,广泛吸纳多学科专家,打造盐碱地治理的人才高地。”

在土壤治理方面,民建中央也有类似的思考。“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复杂性、难可逆性等特点,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建议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检查,增强依法治污能力;推进土壤污染源头治理,探索资金投入新机制。”针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民建中央建议道。

民进中央则更加关注治沙工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统筹谋划推进新时代治沙工作的提案》,表示首先应当尽快编制新的防沙治沙总体规划,其次要把握黄河流域治沙的关键,尤其是共和黄沙头、腾格里沙坡头、乌兰布和刘拐子沙头三个关键区域,最后应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修订程序,完善市场机制。

“地球生态越完整越复杂多样化,它的抗挫折能力就越强,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国家、每个组织、每个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民盟福建省委会科技专委会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欧阳松应对记者说道。(邱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