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的简介(袁宏道庆余年)

心在舟曲2022-06-0717:10发表于甘肃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的简介(袁宏道庆余年)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心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而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梅花为寒所勒:为:被;勒:抑制。

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出所家。下文的"傅金吾"、"张功甫"都是人名。

傅金吾:傅,姓。金吾,汉朝主管京城治安的官员,这里指明朝锦衣卫的官员。

张功甫:即张鎡,字功甫,宋朝人,能诗画,曾在西湖建梅园。

歌吹为风: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

粉汗为雨: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

罗纨之盛:罗纨,丝织品,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很多。

午、未、申三时: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夕舂:夕阳的代称。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淮南子·天文训》:"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后人又以"舂"代指日落处的山名。《集韵》:"舂,山名,日所入。

译文

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山光。那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着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还多,真是艳丽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品析

作者撇开一般所共赏的湖光山色,着重描写西湖六桥(苏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桥,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的梅桃杏争妍到一天的朝烟、夕岚、月下的独特美景,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加以描写,写出西湖"别是一种趣味"的风致。

为此,作者采取了总分的结构。首先述本篇要旨,指出春时,月景、朝烟、夕岚为西湖最美之景(第一段)。分写时,在前详细勾勒了西子湖畔的春游图,由物及人,先从侧面写西湖桃花之盛,再写沿途观花的游人之盛。花事正盛才有游人之盛,运用了烘云托月的写法(第二段);在后生动地描写日出日落时朝烟夕岚的浓媚姿色,尤其是月下西湖的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妙不可言(第三段)。

作者始先详写春日之景,并没有着力去刻画、描绘那种盛景,而只是用一个词语"竟不忍去",由此就足见那种景色的迷人。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即认为西湖的美景最适宜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时欣赏,这与一般人游湖选择在"午、未、申"三时不一样,表现作者与一般俗士迥异其趣,流露出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愉悦心境。不仅如此,在别人都急欲赏傲雪梅花时,作者却为贬作轻薄之物的桃花所恋,也表现了他与传统士大夫情趣相悖,而且作者在行文时并没有正面去写月景,只是说"月景尤不可言","别是一种趣味",至于具体的月景,就只有留给人们去驰骋想像了。写西湖春天的美景时,先写石篑多次对我说"急往观之","余(我)时为桃花所恋","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是直接写景,写出了春天的西湖美不胜收;接下来说"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极言游人如织的盛况。游人为什么如此多?皆因西湖春景太美了。这是有力的侧面烘托。

文章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尚夸饰,只就眼前之景点染几笔,却活画出西湖的"灵性",表达了与常人不同的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作者介绍:袁宏道(1568年-1610年),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由于三人是荆州公安县人,故其文学流派被称为"公安派"或"公安体",三人合称"公安三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