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铁券”是皇帝赐给有功大臣的,据说拥有此券可以免死。朱元璋就曾给一个大臣这种“免死铁券”。那么,这张铁券有没有效力呢?
这个大臣名叫朱升。
>免死铁券(免死铁券有用吗)
朱升在辅佐朱元璋时,行为很低调,这也是为何一说到明朝开国功臣,很多人都知道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却很少有人知道朱升。但是他在革命的路上,功劳绝对不下于刘伯温等人。
(朱升剧照)
朱升生于元末,安徽休宁人,在经学和理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是元末时期的大儒,亦被称为休宁理学“九贤”之一。他编撰的《诸经旁注》,更是被后人推崇,称之为“辞约经义”。另外,他还编撰了占卜观星的《星卦提纲》及《德经》等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升由于学识渊博,被地方举荐为进士。不久,便被委任池州学政,主要负责管理地方学校的教育等事务。他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学校进行了大力整顿。由于他的原因,池州的校风顿时好了许多,一些江南大儒也因此被吸引而来,愿意在此授学。
不过,朱升无心于为元朝服务。仅在职三年,便辞去了职务,回到了老家歙县石门,一边潜心做学问,一边开馆授学。
公元1357年,朱元璋攻占了徽州。
但是,朱元璋却并不感到轻松,为什么呢?
原来徽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朱元璋虽说暂时夺得这里,可是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南有方国珍,另外元军也不容小觑。
因此,双拳不敌四掌的朱元璋压力山大,不知如何破解这个局面。
就在此时,大将邓愈为他推荐了朱升。说朱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光能测天象,还能占星卜卦,简直就是诸葛亮在世。
朱元璋大喜,于是亲自拜访朱升,并向他询问应对之策。
(朱元璋起义)
朱升给了他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知道朱升的意思是要他稳扎稳打,别把已经打下来的地方又让人给夺走了;另外要注重农事,毕竟打仗打的是钱粮,没有钱粮,一切白搭;最后一定要低调,别才打下一亩三分地,就急着称帝,四处拉仇恨。
听明白了的朱元璋,深知朱升是个颇有韬略的人,于是在他诚恳的请求下,朱升出山,成了他身边的谋士。果然,在革命的道路上,朱升为朱元璋出了不少高明之策,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公元1368年,已平定天下的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南京建都称帝。
朱元璋称帝后,对于一起出生入死打江山的革命兄弟们,论功封官进爵。
朱元璋认为朱升为人忠厚,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再加上明朝初建,一些制度也需要完善,因此,朱元璋封他为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知制诰衔、嘉议大夫等职务。并且朝中事务,朱元璋都要和他商议再定。其位高权重,仅在宰相李善长之下。
然而,朱升却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候突然向朱元璋提出辞职,表示自己年老多病,不得不回乡养病。
朱元璋正是用人之计,当然不愿意放他退休,于是又给他提待遇加工资。
(朱元璋)
对于优厚的待遇,朱升却说:“我之所以不敢受陛下更高的恩惠,皆是因为我的儿子福薄。”
朱元璋颇不高兴地说:“你的儿子品学优良,又是朕的良臣,为何你这样说呢?”
朱升立刻跪倒在地说:“并非臣的多虑,臣只有这一个儿子,只希望他日若是有祸事,陛下垂怜老臣,能赦免我儿子的死罪,赐他个全尸,臣就感激不尽了。”说完,朱升伏地泪流不止。
朱元璋见了,想到朱升为自己建功立业,没少出力,因此也感慨不已,当即便赐了他“免死铁券”。并对他说:“兹与尔誓,除逆谋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
朱升得了免死铁券,心里的石头才落下了地,他为何要讨这个呢?
原来,朱升久在朱元璋身边,对朱元璋为人非常了解。他深知朱元璋能共苦,不能同甘。所以明哲保身,学张良全身而退,革命成功后,便告老还乡。
但儿子还在朱元璋手中。朱升预见到,朱元璋一定会对有功之臣有所动作,到时候,儿子也许会受到牵连。所以他才想尽方法,向朱元璋讨了免死铁券,希望能保住儿子性命。
不过,朱升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去世不久,他的儿子受“胡惟庸党案”的株连,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自尽。
说好的免死一次呢?不知道朱升地下有知,会不会夜里去找朱元璋理论?
(参考史料:《明史·朱升传》《朱枫林集·学士朱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