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截至目前,五批次共计入选20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河南农耕文明的精华和重要遗产。它们的入选,印证了河南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其中多个传统村落保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高水准、重量级历史遗迹。传统村落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空间资源,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维度下的传统村落格局
>纣王殿(纣王殿村)
不同历史时期的河南传统村落,在空间特征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河南的20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形成于元代以前的有75个,形成于明代的有79个,形成于清代的有51个。元代及以前,河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心一带的格局,“一个核心”为中原腹地的嵩山文化区,“一带”是豫晋边界的太行山、王屋山地区;明代时期,河南传统村落的基本格局形成,传统村落分布向豫北太行山和豫中嵩山地区集中,豫北和豫中两个核心集聚已经形成,豫南大别山地区组团已见雏形;至清代,传统村落的三个核心集聚组团基本形成,豫南大别山组团的传统村落集聚加强。清代时期,传统村落很少向豫中嵩山区增加,重点偏向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和湖北交界地大别山地区。这可能是清代后期至近代长期战乱,传统村落向能隐蔽的山区、且具有交通方便的文化特色山区集聚。而豫中地域分区中,不断遭受兵燹之灾,位于山区、平原交错地带,历来是战乱、兵家必争之地。《郑县志》中记载“郑县地当孔道邑处冲繁,值满清入关之后,遭明季兵燹”,村落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传统村落空间集聚特征形成原因
河南省传统村落三大集聚片区中,豫北集聚核心区的分布特征有三个:第一,南太行的林州传统村落多是依山而建,接近谷底,造就了浓厚地域特色的石头村落,如漏子头、草庙村、朝阳村等;第二,淇县、辉县和卫辉三县交界区域,整个村落形态粗犷,地域材料使用丰富,如狮豹头村、纣王殿村、水磨村等;第三,新乡、濮阳交会之处,距离京畿之地相对较近,交通便利,开明乡绅在村落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且豫北南太行占“太行八陉”中的三个,如“白陉官道”等,因此豫北片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交通要道分不开。
豫中集聚核心区分布特征比较集中,主要在郏县、宝丰、汝州和禹州等区域。该区域位于环嵩山地域带,自古以来是村落形成的密集区域、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大融合的核心区域之一。嵩山以其山体大小适中,山中夹有较广的低丘与盆地,地貌以平原、浅山为主、水网发达,黄土台地广布等而利于人类生存。
豫南集聚区主要位于信阳的光山、新县、商城县,处于南北地理的分界地带。历史上豫南部分地区隶属湖北省,如信阳的新县南部分别归属湖北省黄安县与麻城市,信阳是河南及北方通往武汉及南方的重要通道,地缘关系密切。在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口大迁徙运动在我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之后清政府强迫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内迁,以达到隔离沿海人民与郑成功及其他反清力量联系的目的,这也造成了两湖等地客家人的大量分布,信阳也是这次迁徙运动的影响区域。此外,清末武汉开埠也是豫南传统村落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豫南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与景观因子与豫中和豫北迥然不同,是“一个南北文化的过渡地带,兼容南北文化”,受到天中文化和楚文化的综合影响。
保护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基于类型和地域特性进行有序开发。豫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大都分布在大别山深处等现代交通条件极不便利的地区,有的甚至位于山顶,并且呈现大面积荒废的趋势,但风景优美秀丽,红色资源丰富;豫西的窑洞传统村落也面临类似境况;豫中离中心城市较近,有地理优势,但破坏严重;豫北地区善于利用石材建造房屋,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石头建筑群。传统村落建筑整体布局多是因山就势,层次错落,完美结合所处自然环境,处处彰显着非凡的劳动智慧。河南的传统村落地域特征明显侧重点各不相同,还有的传统村落物质遗产衰落但非物质遗产灿烂,例如,温县的太极之乡陈家沟。因此对传统村落的旅游需要进行深入特色分析,并不是所有传统村落都适合搞乡村旅游等活化活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制定不同的保护策略与措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培育典型样板发挥引导示范效应。从传统村落中遴选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村落,倾力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针对不同地域特色,注重文化内涵,形成和扩大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品牌的带动辐射效能。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对乡村商业活动、民居修复、乡愁文化传承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焦作的“老家莫沟”。特别是在当前国家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大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传统村落延续生命活力的良好助推剂。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应控制好“度”,防止古民居、庙、塔、寺、观等历史文化元素遭到破坏,量力而行,慎重而为。
以模式化取得保护实效。一些不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或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传统村落,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针对河南传统村落具体实际,可采取三类保护模式:社区营建式,抢救性修复与文博遗址展示式,复合式。第一,社区营建式。主要是指恢复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唤起原住村民的主动保护意识并留下来继续居住,可采取旧村更新或保留旧村、新建新社区的方法,最终目的是使社区活化,从而实现传统村落保护起到综合保护的效应。第二,抢救性修复与文博遗址展示式。对保留有典型传统民居或有一定规模文化遗址的传统村落,可采取此类模式,进行抢救性修复与文博展示,主要目的在于文化宣传、文博教育与科普、科学研究等,而非营利性的乡村旅游。第三,复合式。对本来基础较好的传统村落,可以采取复合式的保护模式,将乡村旅游、社区营建、文博展示结合起来。
以底线思维和可持续思维延续文化命脉。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应坚持两点,一是底线思维。应防止“拆真文化、建假文化”现象出现,也就是坚持物质遗产的原真性。二是可持续思维。传统村落最大的价值,就是其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无论何种保护模式,脱离掉文化,都很难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对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地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挖掘与修复,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根本和命脉。而古民居等物质要素仅仅是地域文化空间的载体,应合理看待。不等于有了古民居,传统村落就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与利用。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