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芳(魏仁芳是华人吗)

董炯这个名字,我不知道对于如今的球迷来说是否有些陌生,但曾经的他也是国羽被寄予厚望的支柱。

>魏仁芳(魏仁芳是华人吗)

董炯

董炯,1973年8月20日出生于北京,从小活泼好动的他喜欢体育运动,也因此早早的跟羽毛球结缘。1983年,年仅10岁的董炯加入了北京呼家楼三小羽毛球队,开始正式学习打羽毛球。1987年3他进入了北京羽毛球队,在参加了一些比赛后,在北京羽毛球圈也算是小有名气。1991年的全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上,他在男单比赛中一路杀入决赛夺得亚军,优异的表现也为他带来了国家队的邀请函,当年董炯入选国家少年羽毛球队,几个月后就入选中国国家队,师从栾劲。

栾劲

但那个时代的国际羽坛,随着赵剑华在奥运会后淡出,杨赵熊三剑客的时代走向终结,国羽男队第一个辉煌十年也随之结束,逐渐迈向低谷。青黄不接的国羽,在1993年和1994年创造了一个尴尬的记录。两年内包括世锦赛、全英在内大大小小二十余项高级别国际赛事中,国羽没有任何一人在男单项目上问鼎。

在世锦赛上,韩健、杨阳、赵剑华包揽8年4届冠军何等辉煌,但是佐戈、阿尔比、拉斯姆森依次问鼎,国羽同这项曾经稳稳收入囊中的冠军渐行渐远。全英赛场上,连续四年都被外国选手夺走,世界杯在吴文凯之后也是连丢五届。可以说,国羽男单项目的统治力一去不复返,甚至变得毫无竞争力。董炯,就在这样的时候被推着走到了国羽领军人的位子上,和孙俊、刘军等人一起,扛起了捍卫国羽男单荣耀的重担。

1994年的汤姆斯杯,21岁的董炯在亚洲区预选赛中出任中国羽毛球队男子第一单打,在中国队与韩国队争夺预选赛冠军的比赛中发挥出色,战胜韩国队第一主力金学钧,帮助国羽夺得预选赛冠军。但随后在汤杯半决赛与马来西亚的比赛中,刘军不敌拉西德克,陈康/陈红勇不敌谢顺吉/苏明强,第一次站上世界大赛舞台的董炯一上来就面对0-2的不利局面,最终败给王友福,国羽0-3惨遭淘汰。年轻的董炯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第一次汤杯之旅,彼时的他,虽然也因为失礼而难过,但应该也不会想到,汤杯这片赛场还会带给他更痛苦的回忆。

1996年的汤姆斯杯,可能是董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又是半决赛,这次的对手换成了丹麦,董炯出任单打一迎战拉尔森,当年30岁的拉尔森在1995年开始焕发第二春,连续两年夺得全英公开赛冠军,叶诚万、阿迪等高手悉数败在他手下,实力不容小觑。

拉尔森

在至关重要的单打一比赛中,董炯先声夺人,以猛烈的进攻撕扯着拉尔森的防线,以15-6拿下第一局,第二局也是乘胜追击,一度取得了13-1的巨大领先。但顽强的丹麦人没有放弃,面对董炯凶猛的攻势,拉尔森转变思路,不再轻易起球,用反手和平抽挡牢牢控制着局面,1分、1分又1分,这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过程,董炯眼睁睁看着自己巨大的优势被慢慢消耗殆尽,18-16,拉尔森缔造了可以载入羽毛球史册的逆转。

关键的第三局,心理和身体都疲惫不堪的董炯再也无法阻挡高大的丹麦人的重杀,最终遭遇逆转落败。

随后双打一蒋欣/黄展中2-0战胜劳根森/克里斯坦森,单打二孙俊2-0击败劳里德森为国羽取得领先,但随后陶晓强/葛成和单打三林立文依次告负,国羽最终惨遭淘汰,2-3的惜败,自己身为单打一却惨遭大逆转,赛后董炯失魂落魄的坐在一旁,这种惨痛的失利对运动员的信心是巨大的打击。

这一场败仗也为几个月后的奥运会埋下了伏笔。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惨败让国羽痛定思痛,也誓要在亚特兰大一雪前耻,董炯作为彼时国羽男单的一号选手,也承担了很多人的期待。随着孙俊不敌魏仁芳,董炯更是成了国羽的独苗,最终他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半决赛和拉西德克的激战也是羽毛球史上的经典。最终他决赛的对手正是拉尔森。

这场比赛从一开始,董炯就显得有些自信心不够,手很紧,失误太多了,这和几个月前的惨痛失利必然有很大关系。而且整场比赛的战术安排也有很大问题,我猜测教练组是希望让董炯通过拼速度、抓突击来消耗年龄更大的拉尔森。但是频繁的起高平球正中拉尔森下怀,高大的丹麦人用网前下压不断惩罚着董炯,尤其是董炯反手的前后两个点,被拉尔森一抓一个准。最终迷茫整场的董炯吞下了惨痛的势力,在拉尔森撕衣庆祝和董炯泪流满面的画面也成为了那届奥运会的经典回忆。

“第二名是最大的输家。”对竞技体育而言,很多时候亚军往往比早早出局更刺痛人心。如果你没有接近过,就不会真正体会到渴望的滋味和失之交臂的痛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除了董炯自己,没人知道连续两次重大比赛失利要承担多大的痛苦,我们只知道,他最终还是没有被打败,1996年世界杯比赛上,董炯终于圆满世界冠军,这也是国羽男单在1991年世锦赛后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的头衔。

1997年上半年的董炯似乎重获新生,他在年初的瑞士公开赛上不输一局夺冠,半个月后又在全英公开赛上杀入决赛,和队友孙俊成功会师,最终拿下全英冠军,时隔五年帮助国羽重夺全英冠军。

我曾说过孙俊是国羽守夜人,坚守了国羽最黑暗的日子,那么董炯就是慢慢长夜中第一个点燃蜡烛的人,第一个吹响了追逐黎明的冲锋号。

之后的苏迪曼杯上,董炯打满所有重要比赛,并在决赛中拿下至关重要的一分,为国羽夺得苏杯冠军立下汗马功劳。但连续高强度比赛必然会影响球员的状态,最终在1997年的世锦赛上,董炯早早出局,未能延续自己的火热状态。

1998年的曼谷,是董炯职业生涯的另一个高峰。曼谷亚运会,中国队以最强阵容出战,志在一雪四年前广岛亚运会仅获7铜之耻。而在男单的赛场上,董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迎战印尼天王叶诚万,叶诚万自从1998年汤杯开始几乎进入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一场比赛未曾输过。但董炯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心境已经截然不同,董炯相信自己的进攻能力与防守能力更胜一筹,对决赛充满了信心。

最终决赛上,他坚持打出自己的风格特点,保持速度快、进攻力强的优势。同时稳住节奏,一次扣杀不死对方时,就尽量拉开寻找下一次机会并消耗叶诚万的体力,让他出现失误。关键的第一局董炯打得极有耐心,在12-14落后时,董炯也不着急,毫不手软的抓机会进攻,最终以17-14逆转。

第二局更是进入了董炯的节奏,他稳扎稳打地拿下了这宝贵的冠军。赛后媒体纷纷打出了“董炯重新崛起”的标题。作为旁观者也不由惋惜,两年前的亚特兰大,如果董炯有此时的心境,拉尔森未必就能登顶。

人生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总是主旋律。

就当董炯踌躇满志,准备兑现李永波在亚特兰大说的“四年之后冠军一定是你”的承诺时,伤病侵袭了董炯。缺少系统训练并且缺席太多比赛,董炯的世界排名一度下滑到27位,最终遗憾的错失了征战悉尼的机会。

2000年年底,饱受伤病困扰的董炯正式退出国家队,结束了羽毛球生涯。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给球员取个外号,孙俊是守夜人,栾劲是开山天王。那么董炯呢?我思来想去很久,是失败者吗?是坚守者吗?最终我写了“攀登者”三个字为他定性。

纵览董炯的职业生涯,他就面临了一座座大山,强大的拉尔森,无敌的印尼队。他也不是像18岁问鼎全英的赵剑华、19岁世界第一的林丹那样的天之骄子,他总是在默默的攀登,去挑战面前的高山,有时候失败,有时候成功,但哪怕跌落山谷,他也会整整衣衫,再度出发。

他可能不是最强的球员,但他绝对有着一颗勇敢的心,有着不畏强敌,无惧失败的坚强灵魂。

写在最后:这个系列感觉拖更了好久,主要真是特别了解的球员都写过了,大家在评论区给我点灵感吧,看看还有谁好写[呲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