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六年(公元409年,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十月,北魏国内发生政变。拓跋珪囚禁并欲杀害贺夫人,由于天色已黑,还没有来得及处决。贺夫人于是秘密派人去通知自己的儿子拓跋绍来救自己。时年十六岁的拓跋绍,为人凶恶残忍、阴险叛逆,不遵守教导。听闻母亲有难,当晚就与帐下武士以及宦官等数人联络谋划,跳墙进入宫中,将拓跋珪杀害。
到了第二天,十月己巳日,宫门到中午也没有打开。拓跋绍谎称奉诏书,把文武百官集合到端门之前,面向北方而立。拓跋绍则从门缝中问百官:“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在场的王公大臣都大惊失色,一时间全都吓愣住了,没有一个回答的。过了一段时间,南平公长孙嵩表示愿意拥护拓跋绍。直到这时,群臣才知道拓跋珪已死,但还不知道他的具体死因,所以没人胆敢出声,只有阴平郡公拓跋烈放声大哭,转身离去。
因为拓跋珪正值壮年却突然暴毙,人们自然充满疑问。于是从朝廷到民间都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打算。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点起警报的烽火,贺兰部的人马也都纷纷赶来,其他那些部落也都各自把部队集合在一起。一时间北魏国内气氛高度紧张,大有爆发内战的可能。拓跋绍也了解了这些情况,于是他拿出大量的绸缎布匹,分别赏赐给王公以下的官员,希望以此收买人心,大部分人迫于压力都收下了,只有崔宏拒不接受。
>拓跋绍(拓跋绍为什么要杀拓跋珪)
此时远在外地的拓跋嗣听到了消息,就急忙准备赶回平城。拓跋嗣,字木末。是拓跋珪的长子,母亲为刘贵人。登国七年(公元392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出生于云中宫。拓跋珪知道后大为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拓跋嗣自幼就聪明睿智,且为人宽厚弘毅,非礼不动,拓跋珪对此都很是惊奇与满意。天兴六年(公元403年)拓跋珪封拓跋嗣为齐王,拜相国,授车骑大将军。此时的拓跋嗣尚未成年,可见拓跋珪对他的喜爱、器重。
天赐六年,拓跋珪准备立拓跋嗣为太子,但拓跋珪又确立了子立母死的制度,于是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先被赐死,随后拓跋珪便对拓跋嗣说:“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拓跋嗣从小就非常孝顺,现在听说母亲因为自己而死,立刻悲哀过度,自持不住,看到这一幕,拓跋珪感到很愤怒。拓跋嗣离开后,还是悲哀不止,日夜嚎哭。拓跋珪听说又召他前来,拓跋嗣也准备前往。但此时的拓跋珪因为服用寒食散的缘故,喜怒无常随意杀人,于是拓跋嗣的左右劝他:“孝子事父,小杖则受,大杖避之。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测,陷帝于不义。不如且出,待怒解而进,不晚也。”拓跋嗣也很害怕,便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偷偷地溜了出去。只有两个心腹车路头和王洛儿跟随。
虽然拓跋嗣是拓跋珪指定的继承人,但此时的平城已被拓跋绍所掌控,拓跋绍也不喜欢这位兄长。不同于拓跋嗣的为人,拓跋绍为人异常歹毒,从小喜欢在大街小巷里游逛,抢劫行人,砍杀射击猪狗来取乐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又一次拓跋绍看到有位孕妇,便剖开她的肚子来观看胎儿,拓跋珪知道后非常气愤,把他倒悬在井中来惩罚他,眼看快死时才将他拉上来。拓跋嗣多次以仁义的道理来教训他,因此二人关系不融洽,而拓跋嗣也总担心他会制造叛乱。
现在拓跋绍又弑父篡位,更不可能放过拓跋嗣了。拓跋嗣只得悄悄从外地赶回,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宿在王洛儿家,王洛儿的邻居李道也暗中给拓跋嗣供应食物。很快平城的百姓中有很多人都知道拓跋嗣回来了,都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听说自然十分惊恐生气,于是他下令逮捕李道并杀了他。为了铲除拓跋嗣,拓跋绍收买人到处打听拓跋嗣的下落,打算杀了他。这时猎郎叔孙俊与皇家旁支拓跋磨浑,告诉拓跋绍拓跋嗣藏身的地方。拓跋绍便派手下的两个亲信和他们一起前往。可叔孙俊与拓跋磨浑出城以后,就抓住了拓跋绍的亲信,前去拜见拓跋嗣,并把二人杀了。
拓跋嗣这边也在积极酝酿如何反击。王洛儿为此多次往来平城,准备与各位重要的大臣取得联系,夜里又禀告安远将军安同等人,文武官员听说拓跋嗣的消息后,纷纷起来响应,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此时的人心已完全倒向拓跋嗣这边,拓跋嗣于是来到了城西,皇宫卫士则立刻抓住了拓跋绍,把他押送给拓跋嗣。拓跋嗣下令杀死拓跋绍母子,并诛杀拓跋绍手下武士以及作内应的宦官、宫女等十几人。其中,最先刺杀拓跋珪的人,被大臣们剁成肉酱吃了。
十月壬申日,平息完拓跋绍的叛乱,拓跋嗣正式登基,大赦天下,改元永兴。追尊母亲刘贵人为宣穆皇后。公卿们中原先被罢官回家、不参预朝廷政务的,全部都被拓跋嗣召集回来任用。并让长孙嵩、安同、山阳侯奚斤、崔宏、元城侯拓跋屈等八人坐在止车门的右首,一起仲裁国政,时人称为八公。随后,拓跋嗣又让三朝老臣燕凤与都坐大官封懿等人一起,入宫给自己讲解经书,出宫参与议论政事。
成为皇帝后的拓跋嗣,拔贤任能,内迁民众,整顿流民,抚恤百姓。北魏也在他的治理下摆脱了拓跋珪晚年的混乱,开始重新步入正轨。#历史##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