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到了看花的时节。花开四时,唯有春天是正宗,乍暖还寒时候,一树的繁花绽蕊枝头,远望去,似虹霓,若云霞,粲然一片,连料峭的春寒,也显得不足道哉。
春天又是极为短暂的,她很快就消逝,当我们察觉,就已经是暮春了。能够欣赏到早春的人,并不多,唐代诗人杨巨源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出门俱是看花人(出门俱是看花人全诗)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新春时节,杨柳吐绿未绿,百花将开半开,这时寒意仍弥漫,却是诗人捕捉诗意的最佳时刻。杨巨源感慨,若是等到上林苑繁花似锦,也就到处都是看花人了,斯时,诗意也应已荡然无存了吧。
这是懂春惜花的人。
宋代著名词人贺铸,又被人称作贺梅子,诗词素以款款深情著称。他曾在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与心上人携手看花,待到经年别后,他想起往事,于是写下了这首: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宋贺铸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当年携手看花之时,两人并肩牵手,情深依依,待到分别之后,寄书无由,夜长难捱,小窗风雨,令人柔肠寸断,身在孤舟,心已鸿飞他乡。
宋代词人赵彦端看花回来后,想到景色清新,这词也写得明快。
看花回
宋赵彦端
端有恨,留春无计,花飞何速。
槛外青青翠竹。
镇高节凌云,清阴常足。
春寒风袂,带雨穿窗如利镞。
催处处、燕巧莺慵,
几声钩辀叫云木。
看波面、垂杨蘸绿。
最好是、风梳烟沐。
阴重熏帘未卷,
正泛乳新芽,香飘清馥。
新诗惠我,开卷醒然欣再读。
叹词章、过人华丽,
掷地胜如金玉。
尽管我们无计留春住,却有文字可以记录春日,记录花朵,记录我们的心声,也能记录所有的相逢与离别。
古时,春日陪友人看花,也是雅事之一。
春陪相公看花宴会二首之一
唐徐凝
丞相邀欢事事同,玉箫金管咽东风。
百分春酒莫辞醉,明日的无今日红。
木兰花谢可怜条,远道音书转寂寥。
春去一年春又尽,几回空上望江桥。
木兰花看得艳丽,谢得也快,很快就舒展柔条,不见花影了。一年年春来春去,何其寂寥。想到过往种种,不妨春酒尽欢,趁着春花大好,待到明日,就不会如此红艳了……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
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日日花前金叵罗,百年能得几经过。
花开花谢人还老,狂客狂吟莫厌多。
黄家渡西多好春,黄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风流有几人。
有花,须有酒。这金叵罗【注音:jīnpǒluó】是金制的酒器。《北齐书.祖珽传》﹕"神武宴寮属﹐于坐失金叵罗﹐窦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饮酒花下,人生百年有多少如此时刻?花开花谢,人也老去了,不妨且听狂生吟哦。
人家看花
唐王建
年少狂疏逐君马,去来憔悴到京华。
恨无闲地栽仙药,长傍人家看好花。
郁郁不得志的唐代诗人王建,京华寂寞,斯人憔悴,他希望能有地方栽下仙药,在此依傍人家看花,也足得其趣。
夜后把火看花南园招
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诸公
唐吕温
夭桃红烛正相鲜,傲吏闲斋困独眠。
应是梦中飞作蝶,悠扬只在此花前。
诗人酒已醉,看百花妖娆,他精神恍惚,是自己梦中化蝶了,怎么悠然飞舞在了花前?
助明成祖朱棣君临天下,论功第一的姚道衍,是著名的黑衣宰相,以文人身份入明代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他去徐园看花,春色早已阑珊,见到的是花落景象。
徐园看花已落
明姚道衍
自笑寻花独后期,残红粘砌绿萦枝。
寻常日对犹多恨,况是斜风暮雨时。
花落令人怜惜,寻常日就已是惆怅莫名,何况是斜风暮雨时呢?在他的诗中,读到了些许人生多艰的况味,斜风暮雨,自然时时经历,可又有几人有闲庭信步的气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