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87版《红楼梦》开播33周年。
当年横空出世的一部《红楼梦》电视剧,把每个人内心的红楼梦搬到了现实之中,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观,被称为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一晃三十多年,大观园一别,如今《红楼梦》中的他们再度聚首。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全集百家讲坛)
《红楼梦》洒落人间,有人一生为“红学”研究事业奔走,有人一生醉在红楼梦里不愿醒来,怀念经典,更重要的是传承当年剧组留下的红楼精神——匠心坚守。
《红楼梦》这部经典巨著,真实的人物又是什么样子呢?
刘心武谈《红楼梦》。
你如果要是泛读,找一个120回的版本读就可以了,你如果要是对它特别感兴趣,甚至要做一些研究,你就不可不读古本《红楼梦》。
刘心武:第三回大家很熟悉,第三回写的是什么呀?写这个林黛玉,她母亲去世了,她父亲就把她托付给贾雨村带到京城去,送到她外祖母贾母那去。这个林黛玉进府以后呢,情况很古怪,她先到了贾母住的那个院落。然后要去拜见这个大舅,就走出荣国府了,他不和贾母在一起住?为什么呢?这就和曹雪芹的家世相关了。
想把《红楼梦》读懂的话呢,你必须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历史,要知道一下作者曹雪芹的家世,他们家和康熙皇帝有怎么样一种关系。《红楼梦》是在全球这个文明史上特立独行的一部长篇小说,它有一个很特殊的写作前提,就是世界上其他所有作家都不曾有过的,叫做什么呀?甄士隐贾雨村。那《红楼梦》第一回就出现了两个人物,是谐音的对吧?甄士隐(真事隐)与贾雨村(假语存),就是把真实的事情隐藏在了这个文本里。
我探索《红楼梦》呢,最早是从这个边边角角的一些地方开始的,后来就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就是《红楼梦》里面秦可卿这个角色,因为这个角色很古怪,她出生的很低微,关于秦可卿出生的这个交代呢很不合理,比如说书里面贾母她就说了,她认为这个秦可卿,是重孙媳妇当中第一得意之人,那这就很奇怪,凭什么呀?而且你看王熙凤是吧,那么这个人她在这个荣国府管家,呼风唤雨的,威风得很,外人看不起,可是她对秦可卿呢视若闺蜜,更古怪的是一个宁国府的重孙媳妇死掉了,整个皇城都已经动员起来了。
刘心武称自己续写《红楼梦》是“蓄谋已久”。
他将自己研究《红楼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1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话说赵姨娘》,随机发表阅读《红楼梦》的感想。周汝昌先生读完后主动写信联系刘心武,送他4个字:“善察能悟。”这给刘心武很大的激励。第二阶段从秦可卿入手揭秘《红楼梦》。第三阶段是探索。探佚出来80回后是什么回目了,干脆就试写出来。从7年前就开始续写,高潮是完成这本书。“20年辛苦不寻常,了此心愿,乃我一生中的大快乐。”刘心武说,“我真正的初衷是为了向曹雪芹表示尊重、致敬。呼吁大家通过这样的推动力再去读原本。”
刘心武:《红楼梦》抚慰了我的灵魂。
1986年末,刘心武调到《人民文学》杂志,接替王蒙,成为这本重要的文学杂志的主编。工作四年后,1990年3月,47岁的刘心武被免去主编工作,此后他一直挂职,不再上班,直到退休。在家写作的刘心武慢慢形成了稳定的生活状态:上午睡觉,下午看书、听音乐、会客或出外活动,晚上开始敲电脑写作。家里总是安安静静的,只有刘心武和妻子吕晓歌。他也做了很多扶持青年作家的工作,邱华栋、朱文、张小波等人的第一本小说集,都是刘心武主编策划推出的。
在不顺的日子里,《红楼梦》安慰了刘心武的灵魂。12岁,刘心武在爸爸枕头下翻出了这本书,而后,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他反反复复,再没有放下这本书。
“在我的青年时期,《红楼梦》重印了。那时再读,比如小红说‘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个不散的筵席’,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才读出味儿了。”
刘心武1990年在《读书》上发表了第一篇读《红楼梦》的随笔《话说赵姨娘》。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让他找到了写作之外的另一种乐趣。2005年,应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约,刘心武开设《揭秘红楼梦》,连讲61集,对《红楼梦》进行了颠覆性分解,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红楼热”,创下了《百家讲坛》最高的收视率。
人生无常,2009年4月,妻子吕晓歌因癌症晚期,与世长辞。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老伴的离开,让刘心武痛不欲生,十几天不能入眠。最难受的日子,还是《红楼梦》安慰了他的灵魂。“妻子走后,和儿子分开居住的我就是一个空巢老人。为了化解孤独和寂寞,我又开始读《红楼梦》,进入曹雪芹的艺术世界,只求忘我,度过人生的低潮。”同时,刘心武又再次接受了《百家讲坛》的邀请,继续讲《红楼梦》,将寂寞寄托于强度很大的工作。
2011年3月,《刘心武续红楼梦》出版,引起轩然大波。有赞同支持,更多的是反对。但作为当事人的刘心武却一点也不在乎外界的异议和争论。“俞平伯先生曾经说过,任何对于《红楼梦》的续写都是不自量力。我续写《红楼梦》除了从小到大的热爱和探究的兴趣以外,也有我对弘扬我们民族这样一个经典文本的热情在里面。有一些年轻人因为我的讲解,开始阅读《红楼梦》,我很意外,也非常欣慰。”
网友是怎么看待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的?
网友1:挺火的,不过很多人说他的东西都是胡扯八道,红学界没有认可他的。
网友2:一家之言,也套用了别人的成果。另辟蹊径,秦学研究有一定造诣。文本细读,隔断了原文中的联系。登坛讲演,为传播红学作出贡献。多读原文,有利于发现他的问题。各有所爱,看看他的倒也是无妨。
网友3:终于瞥见了什么是真正的红学,之前读过的一遍红楼梦简直是囫囵吞枣。刘心武“礼貌地”将高鹗及其续的四十回辩驳得体无完肤,并根据自己的探佚,以秦可卿原型研究为出发点还原一个脑洞大开的红楼梦。由于是红学探佚学分支,本身存在诸多假设和主观判断,更别说是科学了,因此可以说是没有答案的自由辩论,百家争鸣。所以我也就不纠结于其准确度和真实度了。所以我也就不纠结于其准确度和真实度了,贾家的沉浮是否和康熙朝废太子胤礽有关,还是和其他政治派系斗争有关,我猜测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还原出曹雪芹的本意,所以有时候未知也是一种美,如果真的附上曹雪芹本人的注解,表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及原型列表,应该就不会再有那么多学者研究了吧。
网友4:当然我也觉得刘心武先生对八十回后遗失原稿的探究和推测,实在是新奇、大胆、思绪幅员万里,此乃一家之言,不可深信。
网友5:刘心武先生对江宁织造的曹家(贾家原型)和苏州织造的李家(贾母娘家史家原型)的细微研究,结合对康雍乾历史背景的掌握,并以深厚文学功底为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够有资格讨论揭秘红楼梦,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然后就是比对多种红楼梦古本和批注寻求蛛丝马迹,现在看来通行本120回目真的不是最佳选择。
怎样看待刘心武的“秦学”?
研究秦可卿无可厚非,谁都可以研究,谁都可以有一家之言。但如果因此而冠以“秦学”之名,未免太过。
什么学问可以称得上“学”?像英国学者研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因而有了“莎学”,日本学者研究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的《源氏物语》,因而就有了“紫学”,同样中国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因而就有了“红学”。它们都是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合理的研究体系,庞大的研究队伍,无尽的研究资源……才名之曰“某某学”的,也因此,莎学,紫学,红学,才成了世界的“显学”,当然这是题外话。
刘心武先生所自封的“秦学”,可能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秦可卿研究的队伍中来,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但就当下而言,刘先生还需做很多的工作,很大的努力。刘心武能选秦可卿作为研究红楼梦的切入点,是非常新颖,非常难得的,因为之前很少有人能从秦可卿处入手,进而去阐释红楼梦的主题,旨趣,思想,艺术……总之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心武仍需努力!
解读红楼梦大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阴谋论,比如就是谁害谁,这些狗苟蝇营的家长里短,还有第二层。就是阶级论,就是上世纪老毛的读法,就是从那些封建与反封建的角度去看,第三层是审美层,就是把红楼梦当成文学艺术去读。
刘心武一头扎进阴谋论里面去了。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本意为的是不想让闺阁中的女子被埋没,供看客茶余饭后消乐。功利性不强。无心插柳,柳却成荫。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而刘心武的本意应解读这一著作,而且掰烂嚼碎灌输给大家。好奇心大的或者喜欢,但一般阅读只求的共鸣,或许他的讲解就有些过了。
中文系的老师,不推荐学生读刘心武解读版的《红楼梦》。
第一,《红楼梦》就是《红楼梦》,看原文,看原文,看原文!中文系老师不推荐刘心武老师是因为怕带偏呗,如今红学界就如饭圈,极端粉丝反噬正主,极端红迷跑偏忽略正主《红楼梦》也有可能啊!
第二,刘心武老师并不是索隐派,是考证派和探佚学。简单来说,索隐派认为《红楼梦》写反清复明是政治小说,考证派认为《红楼梦》写曹家家事是自传小说,探佚学则是研究《红楼梦》真正结局。
有一说一,刘心武老师揭秘红楼梦都是研究红楼人物历史原型,把康雍乾三朝和江宁织造曹家翻了个遍,这是典型的考证派,不是索隐派,只是他有引用一些索隐派的成果。
有一说一,刘心武老师揭秘红楼梦都是研究红楼人物历史原型,把康雍乾三朝和江宁织造曹家翻了个遍,这是典型的考证派,不是索隐派,只是他有引用一些索隐派的成果。
我个人认为,像《红楼梦》这种从各个角度都有不同解读的巨作,就应该自己读,自己品,可以和人讨论,但不能被任何人带着走,而失去自己的理解。
刘心武讲解的《红楼梦》自成一派,可自圆其说。
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部《红楼梦》,当然会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