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姐(周桂伊)
>于良史(于良史《春山夜月》)
2017年《朗读者》节目,我们看到一位诗词老人,93岁的她气质卓越,举手投足皆文人的儒雅,董卿亲切尊称她一句“先生”。
董卿称这位白发的老人,是诗词的女儿,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她自己说——“我一生的苦难都写在我的诗词里。”
她,就是叶嘉莹。
短短几分钟的节目,大家对叶嘉莹所知依然有限,最近,她的纪录片在院线上映了——《掬水月在手》。
电影如水墨展开,我们慢慢了解了那句“我一生的苦难都写在我的诗词里”。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3岁父母亲课识字,辨别四声,6从姨母读《论语》,1941年,17岁的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幼年时的叶嘉莹,图源自央视国际《国家记忆》)
父亲太早就随国民政府西迁,音书难达。北平沦陷已久,母亲是叶嘉莹最温暖的依靠,她生性敏感内向,对生命的悲凉早早有体会。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难以想象这是叶嘉莹15岁写下的诗,过于早慧而孤独。
叶嘉莹44岁的母亲,因病逝世于返京的火车上。亲耳听到母亲入殓钉子钉在棺材上的声音,叶嘉莹悲痛地写下八首悼念母亲的诗。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哭母诗八首》)
很快她赴台湾教书,背井离乡,开始漂泊。
在台湾,她遭遇白色恐怖,抱着尚在哺乳的女儿被抓,丈夫入狱三年,那些年,她的诗词,都是潜意识中对离合聚散不由人、海棠憔悴好景难常的感伤。
“室迩人遐,杨柳多情偏怨别;
雨余春暮,海棠憔悴不成娇。”
(叶嘉莹与丈夫赵钟荪,图源自央视国际《国家记忆》)
丈夫终于出狱,本想着一家团圆,从此是岁月静好,没想到牢狱生活让丈夫性格悲观、暴躁、乖戾,对她轻则谩骂,重则家暴,叶嘉莹生下第二个女儿后,丈夫甚至看都不看一眼,离家出走。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叶先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出自王国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一直到42岁,她被交换出国教书,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学府做访问学者,虽然清贫,但那是她人生最舒展的时光。
可是苦难再度降临到她身上,52岁,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外出时遭遇车祸,双双当场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叶嘉莹想过自尽,把自己关在小黑屋,泪已流干,唯化作一行行诗句。
“结褵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
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她的一生,经历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被称为最苦难的女先生。
她不仅讲诗词,而是把人生的感触用诗词串联,《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观感,就像一滴水凝视海洋。叶嘉莹需要诗歌,是诗歌在苦难里度她。
伟大的女作家,好像都苦难,“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比如张爱玲、萧红,但叶先生依然是不同的。
她本人,就是她说的弱德之美,在强压下隐忍求全,淡而化之。不管是站在南开大学讲台上的叶先生,站在央视舞台上的叶先生,还是在国外朴素生活的叶先生,她脸上的神情,永远是淡的。
她的好友刘秉松在电影里讲述,即便叶嘉莹的先生那么伤害她,“她最严厉的批评,就是赵钟荪这个人啊”,再无多言;
她女儿的离去,刘秉松都无法面对,但叶嘉莹几日后见到友人表现的是“眼圈一红”,低头走了过去;
叶嘉莹阔别北京半生,因加拿大中国建交得以回国探亲,“从飞机上看那灯火通明,我就在想那是不是长安街,长安街是我老家所在的地方”。
刘秉松说:“她把快乐和痛苦拉得那么平,万事轻而化之,用同等心态面对人生大小事。自己退到一定位置,这太难得了。”
这是佛陀说的“平常心”,可凡人怎么有?太多被苦难伤害而自暴自弃的人,不被善待的女人大多变成松子,叶先生成了集大成的悲悯者,这是她的力量,也是她的诗歌的力量。
她是在红尘里修行的人,生活无比简单,精神却包容着宇宙。
她把毕生积蓄三千多万捐给南开大学,因为“莲花会败,而我要留下莲子”。
(2018年叶嘉莹为南开大学捐款1857万元,2019年捐款1711万元)
这是真正的贵族,也是最后的女先生。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活历史,我们看到了席慕蓉、白先勇,她们都是叶先生的追随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星光。
但细究起来,他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另一部苦难史?
电影追随叶先生的足迹,访问了很多海外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早年就移民海外,取得学术上的成就,一生体面,但开口依然是思乡之苦。
人生太孤独了,叶先生是星辰,我们只是尘埃,但是,正是这样的人存在,给普通女性一点力量——要用觉知面对人生的苦难,因为绝对圆满,谁也不曾拥有。
王安石说:“众生造众恶,各有一机抽。”人间遇见,因缘,得失都有因果,人不用去庙宇里修行,在红尘里修行,才是最难的。
电影不仅有哲思,也有俏皮,白先勇逃课去听古诗词,席慕蓉带叶老寻根,学生为了听叶先生的课,制作山寨版听课证,看电影感到一部活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
电影为什么叫做《掬水月在手》?这句诗词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佛语里有一句话,见指望月,跟它其实表达的意思很像。我的指头,指向明月,但明月不是我的手指;月亮的倒影就在我手里,但它不是真的。
(电影《掬水月在手》,本身的意境就是一首难得的诗)
一切就像这部电影,故事只是承载,各人需要去找各人的体会。
(张艾嘉、白先勇、席慕蓉、戴锦华、张伯礼等都纷纷安利推荐)
这样的电影注定小众,但还是要推荐给大家。
大树傲然于风雪,是英雄做的事,普通人,要学习的是,芦苇在雷点过后依然摇曳,而这,就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那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