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同样来自于读者的提问,狗子我发现自己也非常喜欢写回答而不是自己找话题。所以以后问答类的文章或许会是常态。这篇提问人是“明月松间照”朋友,它的原话也比较长,我贴在下边。
>捷克机枪(捷克机枪弹夹有多少子弹)
请教狗兄,以前看过一本书,说捷克1912年就开始研制轻机枪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有两个可能,一是这个书说的轻机枪和后来的轻机枪不是同个概念,如同勃朗宁自动步枪和二战末期问世的自动步枪不是同个概念。二是当时没有成功,直到一战后才搞出雏形。再一点疑问就是ZB轻机枪有没有参考麦德森,毕竟两者外形还有点像。
这儿可以分为三个问题
一、捷克是不是从1912年就开始捣鼓轻机枪了
二、当时的轻机枪和后来的轻机枪在理念上有没有啥不同
三、ZB是否参考了麦德森机枪
我一个个来
问题一:捷克1912年的轻机枪?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有错误,1912年还不存在捷克这个国家,它当时还只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得等到1918年一战结束,奥匈帝国战败解体后,捷克斯洛伐克才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而捷克布尔诺境内的兵工厂确实是当年奥匈帝国的主要武器生产基地,这也是为啥在奥匈解体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虽小,但兵工能力很强的原因,毕竟继承了庞大帝国的遗产。
至于捷克式轻机枪研发于1912年的说法来自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的第171页描述
中国生产最多的是捷克式轻机枪。这种枪1912年由奥地利人发明,因在捷克的兵工厂生产而得名。
不过这段话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捷克式轻机枪研发于1921年,而且研发国就是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已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咱们也不要总是盯着书,尤其是一些通识类书籍的细节错误非常多。
1912年的奥匈帝国并没有研发任何轻机枪,但采购过麦德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有照片档案显示,在1915年他们测试过一批自动武器,照片上将这把枪称为机枪而非冲锋枪(MaschinengewehrdesStandschützenHellriegel),尽管它发射的是手枪弹。
玩战地一的小伙伴应该认得出这把就是突击兵十级的冲锋枪HellriegelM1915。但这把枪也只有这几张照片留存,没有其他更多资料。
问题二:1910年代的轻机枪理念
说真的,第一个问题既然不成立,那么第二个问题按理来说是不存在的。不过咱们可以从一战时期的轻机枪去挖掘这个问题。
当时有啥轻机枪呢?麦德森算最早的、刘易斯、勃朗宁自动步枪、绍沙。
恩...MG08/15就当时环境而言也能当做轻机枪。
简单的来说,一战时期的轻机枪还没有成型,但衍生出了两种用法。
一个是当时主要是堑壕阵地战,进攻方伴随着火炮和己方阵地重机枪的支援朝着敌军防线推进。但阵地战是有多道防线的,前方防线被突破之后,己方的重机枪因为重量原因就没法对后方防线提供进攻火力支援了,这时候就需要人能够扛着走的单兵武器为前线步兵提供支援火力、设立简单阵地防止敌军反扑。
二个是进攻方冲入堑壕之后,敌我双方会展开近距离的复杂地形交战。这时候大栓步枪不好使,但自动武器可以在堑壕内配合其他兵种一路扫过去。
不过这两种用法在一战后都没被好好的继承下来,阵地推进火力被一些中型机枪取代(勃朗宁M1919、SG43郭刘诺夫等)。而通用机枪的出现给单兵全威力机枪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另外堑壕突击这种近距离作战则被冲锋枪一统天下。
所以到一战后乃至现代,轻机枪的核心作用是班组火力的强化。
(题外话,你们看星球大战的帝国冲锋队是不是有德军一战风暴突击队的味道?)
三、ZB是否参考了麦德森机枪
参考分两种,一种是效用上的,一种是结构上的这就如同STG44和AK47是不是存在参考(山寨)关系一样,两者结构完全不同,但在效用上,stg44的成功催生了AK。
ZB26是长活塞导气+枪机偏移闭锁,麦德森是枪管长行程后坐+复杂的枪机摆动闭锁,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麦德森作为早期成功的轻机枪,在一战时期有着非常广泛和良好的应用。至少让各国都意识到轻机枪这玩意是靠谱的,这也催生了一战后轻机枪的技术爆发。
好了这篇就答到这里,其他小伙伴的提问我会逐篇回答。还是那句老话,欢迎大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我会在文章中做一些解答。(其实是自己想不出素材)枪械向、近代史、射击/即时战略游戏、饮食/习惯/风俗类文化题目我也能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