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杀于吉(孙策杀于吉对还是错)

孙策,是吴郡富春人,为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孙权的长兄。其年少成名,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在汉代,都讲究一个声望名望,袁绍和曹操之所以在当时这么有名,一方面除了自身的背景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名士许劭在月旦评为他的点评。

而像诸葛亮和庞统的卧龙凤雏之名,也是有水镜先生司马徽,以及庞德公等人在背后的支持,才传出了“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等颇大的名声。而孙策也一样,他在寿春和名士结交,也是为了能够壮大自己的名声,去为自己博取更大的声望。

>孙策杀于吉(孙策杀于吉对还是错)

最后,孙策也的确是成功地壮大了自己的名声,周瑜就是因为慕孙策之名而前来投靠的。而在公元189年,江淮一带的名士更是多有投靠他的。

公元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去攻打刘表,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所杀。当时年仅17岁的孙策,承担起了“长兄如父”的重任,安葬了父亲孙坚后,又带着孙权等人投奔袁术。等到时机成熟后,从袁术那里讨回来了父亲孙坚的旧部,建功立业,为父报仇。

公元200年,孙策率军夺取了豫章郡,打下了偌大的江东,成就了一番霸业。

而就是这么一位从结交名士、养望、抓住机会,成就霸业的诸侯,为何在后来遇到了名气很大的“老神仙”于吉时,却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要将他斩杀了呢?有了曹操斩杀名士边让而导致兖州失守的前例,孙策难道就不怕杀掉于吉后会惹上大麻烦吗?

其实,孙策也知道于吉的名声之大,更知道斩杀于吉后令孙氏在江东的名声有损。但是,孙策却又不得不斩杀于吉的理由。

于吉,是琅琊郡的道士,在正史上第一次出现时是在汉顺帝时期,而到了汉献帝时被孙策所杀。这时候的于吉,若真以这个时间段来看的话,那他的岁数已逾过百。而从当时汉代至三国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医疗水平来看,这是不太可能的。

此外,在汉顺帝时,于吉的弟子宫崇曾带神书《太平清领书》百七十卷来觐见,但最后却被汉顺帝斥为“巫觋杂语,妖妄不经”,并没有得到重视。而其中的《太平清领书》,也就是后来张角所持有的《太平经》。

在汉献帝时期,于吉隐居于吴郡、会稽山一带,并制作符水来帮人治病,而且他所持有的也是太平经。

众所周知,孙氏起家,在一定程度上和征讨黄巾有关。当时黄巾之乱时,孙坚起兵讨伐,也因此,孙氏和黄巾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而且,当年黄巾之乱声势浩大,人数众多,这一点孙策是很清楚的。

所以,当孙策的母亲吴国太前来劝说孙策时,孙策就以于吉“妖言惑众”一事来拒绝了。

从公元195年到公元200年,孙策率军攻略江东五年,才这么辛苦地打下了偌大的基业。而于吉则是被孙策归为黄巾之类,并且于吉在江东的影响力如此之大,能够让这么多人追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危及到孙策的统治了。

面对吴国太,以及众多臣子的劝谏,孙策心中想要除掉于吉的念头愈盛。而且,为了能够服众,孙策还以交州刺史张津来诉说。张津在交州时,对于道教的程度达到了无视圣贤的言训,甚至还废弃了当时汉朝所制定的律法。

在平时,张津头裹红色巾布,弹琴焚香,认为依照这些方法可以强化兵力。到了最后,却被部将区景所杀。所以,无论是黄巾军的浩大,还是张津的所作所为,都让孙策觉得于吉就是威胁到他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威胁到孙策的统治外,还和孙策的性格有关。孙策年少成名,因为他武艺非凡,被时人称之为“小霸王”,而孙策和霸王项羽的性格也较为相似,都是那种比较霸道,而且刚愎自用的人。

《三国志》中,在孙策攻略江东,吴郡太守曾暗中投靠曹操,并写了一封信,而在信中,则写了他对孙策的看法,就是“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

而且,孙策不仅刚愎自用,容人的气度也不大。

也就是说,孙策在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还藏有一颗易于妒忌他人的心。当时,孙策正在吴郡城门楼上宴请袁绍派来的使者陈震,而他麾下的诸多将领也在宴会中。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吉拄杖盛装出行,百姓皆跟在他身后跪拜呼喊,队伍排得很长。

当于吉走到城门楼下时,宴会上的诸多将领和宾客们居然不顾孙策,直接起身下楼去跪拜。当孙策派人去打听时,才发现四下的人都说于吉是仙人转世,能用符水救人。而孙策站在上面往下一看时,居然看到了人山人海的场面。

孙策这位江东之主,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看到这颇有“时人皆知于吉,而不知孙策”的一幕,当然是让他心生怒火。而且看着自己宴请的宾客都不顾自己,就直接往楼下跑,这岂不是在打他孙策的脸,说他孙策的名声不如于吉吗?

所以,孙策便以蛊惑人心的罪名将于吉给抓了起来;而于吉也知道自己“气数至此,恐不能逃”。最后,于吉便被孙策斩杀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