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两岸,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的将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所以乌衣就作为巷名。刘禹锡以《乌衣巷》作为诗的题目,写了这首怀古的传世佳作。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上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的意思是:昔日东晋南京秦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东晋王、谢两大家族堂前的燕子,也飞到普通百姓的家里了。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名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唤起人们的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花草”“夕阳斜”为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通南岸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地,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时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是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衰败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嚣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雁,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诗人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本文由爱文化的小驹原创,头条号首发,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