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水车
文/江志伟
早些时候,我国与荷兰联合发行了《水车与风车》特种邮票一套2枚,邮票画面图案各为“中国的水车”和“荷兰的风车”,受到了众多集邮爱好者的欢迎。尤其是采用“徽州的水车”的票前明信片、贴《中国水车》新邮、盖销“昨日古徽州、今日新黄山”相关古徽州水车所在地邮戳而制成的《徽州水车》极限明信片,更是备受青睐与好评。
>水车原理(水车原理图解)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水车”的定义,一种为“使用人或畜力的旧式提水灌溉工具”,一种为“以水流作动力的旧式动力机械装置”。但徽州的水车类型中,还有一种集此两种功能于一体的、既能提水同时又能作为动力机械的复合型水车。
作为“旧式提水灌溉工具”的徽州水车又称为“龙骨水车”,这是因其履带式链状环形贮水板总成结构酷似龙骨而得名。水车全木制造,长龙形,主要部件有凹字形长方形截面的长条车体、履带式链状环形贮水板总成、前后木齿轮和手动摇柄等。徽州龙骨水车有手动和脚踏两种形式,其基本原理都是使主动木齿轮实现转动,以带动履带链环作转动,从而使环形贮水板与车体挡板间形成的贮水单元实现带水运动,从而实现水的运载和移动,达到引水灌溉的目的。虽然现在的古徽州龙骨水车早已被电泵、喷灌井等现代打水灌溉工具所替代,但在黟县宏村龙池湾农耕文化博物馆、屯溪浯村农家乐旅游场等处,仍然能一见其身影。
作为“旧式动力机械装置”的徽州水车,一般建在离村不远的依山傍水处,成为“徽州水口”园林的一处亮丽风景之一。这种水车为巨大木制圆轮,横空出世,巍然耸立。从人工导渠中流来的水冲动水车圆轮上的叶片,使车轮实现转动并连带轮轴上的拨柱一块儿转动,从而实现水碓碓头的参差提升与自由落下和石磨上磨盘的平面旋转,完成稻谷舂成米、小麦磨成粉等工序。石磨飞旋,碓头上下,此起彼伏,欸乃声扬,一派闹热景象。倘若暂时不要磨粉,只需将上磨盘上周边的木头拨杆拔除几根即可使石磨停转;倘若暂时不需舂米,只需将碓头吊在半空中即可使碓头停止上下;倘若要使水车车轮停止转动,只需在导渠上合上闸门断绝水流便可。
作为提水灌溉与动力机械的复合型的徽州水车,则是在用作动力机械装置的徽州水车车轮上,横向安装上一圈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贮水竹筒,使其在旋转中贮水、又随车轮转动将水提升至高处自然流入架设好的水槽中,从而实现提水功能。
徽州水车自有其独具的特色,主要有:其一,徽州水车选址讲究天人合一、依山傍水、诗情画意、风景独好。它往往建在村口、水口处,与古桥、古塔、古树、古牌坊和古村落相映成趣,成为水口园林中的一个景致,这是其他地方的水车所不具的。正由于此,徽州水车吸引得诸多影、视片导演纷至沓来,将其作为最佳外景地;其二,徽州水车做工精细,样式美观,用料讲究,经久耐用。这是因为徽州既多杂木好料,又因徽州三雕而多能工巧匠的缘故,再加上徽州崇文善儒的民风,使得徽州水车“农具也当艺术品来做”;其三,复合型徽州水车,展示徽州人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出繁忙、闹热、和谐的桃源梦境。
“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翻翻联联衔尾鸦,荤荤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运阵,刺水绿针插稻芽”……徽州水车不但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文明的遗存,而且已经成为徽州一景,入诗入画入镜头。当年在徽州拍摄的那部曾经创造出“一片红三星”奇迹、红了刘晓庆、陈冲和唐国强的故事片《小花》中的美轮美奂的徽州水车画面,就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现在,“当年古徽州”的“今日黄山市”,已经成为一座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这些进入了博物馆的徽州水车又在为黄山旅游服务,摇水车、踩水车,舂米、磨粉等古徽农活已经成为一项深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参与性旅游项目,古老的徽州水车更显得韵味盎然。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江志伟)
作者简介
江志伟,男,安徽黟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屯溪区文联主席,《屯溪文艺》杂志主编;中华全国集邮联会员,安徽省集邮协会宣传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山市集邮协会副会长;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连心锁》、《皖南风景线》、《老街与少女》、《黄山松宣言》、《花山谜窟揭谜》、《黄山恐龙之谜》、《算神大位》、《花山谜窟》、《珠坛撷韵》、《算神大位》、《郑寒砚集赏析》、《徽菜飘香》、《走近程大位》、《韩再芬》、《周诒春》等多部,合著的有《黄山与徽文化》(与朱万曙、程亚星合著)等。此外,编有《旅游文学讲义》及其配套教材《旅游文学作品选》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