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价历代文人之司马迁】
>孙子兵法谁写的(孙子兵法谁写的作者是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历代史书的典范,被誉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梁启超也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之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毛主席一生熟读史书,对《史记》更是推崇有加,对它的作者司马迁,也是非常推崇。
毛主席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阅读《史记》,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一封信中写道:“《伯夷列传》一篇出于《史记》,吾读此篇而及于《史记》,加详究焉。出于《史记》者若干篇,吾遂及于《史记》之全体矣。”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呢?实际上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
他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对历史有着非常深的研究,其撰写的《论六家要旨》,司马迁读了许多遍,为其后来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谈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想法,就是接着《春秋》再写一部到汉朝的通史,但是,这个想法还没有付诸实践,他就病逝了。临终前,他紧紧握住司马迁的手,对他说:“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流着泪点头,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
司马谈去世以后,司马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着手写这部史书,可是,他渐渐发现,要写一部史书,光看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积累,要熟悉中国各地的历史。于是,他遍访中国各地,收集史志,了解地方发展史,收集了许多历史轶闻,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毛主席对司马迁这种实地调查的方法就非常赞赏,在《讲堂录》里这样写道:“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受了司马迁的影响,1917年暑假,毛主席与好友萧子升结伴游学,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走了沅江、益阳等五个县,了解了各地农民情况和风土人情,写下了很多记录和心得,为后来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毛主席感觉身体稍微好一点了,便与护士孟锦云谈话,讨论到了《资治通鉴》,并提到了《史记》,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其实,这也是毛主席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经历过伤痛或是屈辱,积压在心中的愤懑、不平到了顶点,最后通过笔端进行呐喊,才成就了伟大的著作。
早在1957年,中央要调吴冷西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毛主席特地找他谈话,说:“你到人民日报社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
然后,毛主席又举了屈原和司马迁的例子,说:“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屈原放逐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到腐刑乃发愤著《史记》。”
毛主席对司马迁当年受宫刑后的委屈,也是非常理解和遗憾的,1949年底,他在去苏联访问的路上,就与翻译师哲谈起过这个事,说:“汉武帝七岁立为皇太子,十六岁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把汉朝推向了全盛的时期。可是就这么一个还算有作为的皇帝,一旦臣子违逆他的意愿,竟下如此毒手。不过,和皇帝佬倌有什么理好讲?他没有杀掉司马迁,已算是手下留情了。不过,施以宫刑,也实在是够残忍的了。”
这段话中,毛主席在评价汉武帝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司马迁遭受宫刑的惋惜之情。
当年司马迁有个朋友叫任安,蒙冤受刑后,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能像当年为李陵喊冤那样,救自己一命。
但是司马迁已经看破世事,表示很难相救,就给他写了一篇著名的《报任安书》,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毛主席就经常引用,比如在为纪念张思德而写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主席就写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关于《报任安书》,毛主席还有一次经典的引用,就是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主席讲道:“司马迁后来跟朋友解释说,他遭受了奇耻大辱为什么还要活着,主要目的就是完成史记。他为什么遭受奇辱,这是因为当时汉武帝糊涂,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么他做出这个决定了,受害的人怎么看?如果沉沦下去,人也就完了,要像司马迁那样,在逆境起飞,最后才有质的变化。
“现在为许多遭受挫折的同志平了反,要出来工作,是不是就必须安排到平职或是更高的职位上去工作?降到下级机关去做工作,或者调到别的地方去做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为什么只能做这个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调到别个地方去呢?我认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和研究许多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得到很大的益处。不信,你们不妨试试看。”
然后,毛主席又引用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实际上,这里既有毛主席的无奈,也有对大家的鼓励。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公正的事,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其实也避免不了,不过现在一经发现有错误处理的,就能甄别、平反,让他们重新开始工作,但是,作为当事人,也要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不能太消极,要学司马迁、屈原、左丘明、韩非等人,越是身处逆境,越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要坚信共产党是一个公正的党,早晚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因此,毛主席之所以如此推崇司马迁,除了他那部伟大的著作《史记》,还有他身处逆境而毫不气馁,反而愈挫愈奋的伟大精神,更加值得共产党人学习。
(参考资料:《毛泽东读史》《毛泽东年谱》《司马迁》《史记》)
毛主席对屈原非常推崇,说: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
毛主席深受朱熹的影响,还把朱熹的书作为国礼,送给田中角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