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官职系统及其介绍
(二)文官 一品
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卿】 二品
>丞相长史(丞相长史是什么官职)
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三辅】
太师太傅太保【三师】 三品
中大夫令大尚书尚书郎侍郎中书令执金吾将作大匠大长秋郡守国相都尉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副校尉中常侍散骑常侍侍中光禄大夫大理少卿 左中郎将五官中郎将右中郎将【统称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统称为虎贲羽林】 四品
御史中丞丞相司直丞相长史太常丞光禄丞太中大夫卫尉丞宫殿掖门司马太仆丞宗正丞大司农丞少府丞尚书令 车郎将户郎将骑郎将【统称郎中三将】 五品
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符节令庶子中庶子军师丞相征事礼官大夫赞飨太史令太乐令太祝令太宰令太卜令太医令食监祭酒博士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议郎谒者常侍谒者公车司令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都侯
郡史长史右都侯考工令侍御史御史员尚书仆射(即左、右仆射)中郎 六品
从事中郎县令 七品
左长史右长史记室东曹掾西曹掾文学掾中书郎参军侍御史丞相史
太常掾太史丞太乐丞太祝丞太宰丞太卜丞太医丞校长给事谒者
尚书丞县长 八品
史令丞相少史监丞县尉县丞 九品
侍诏明堂丞灵台丞县史
附:汉朝军制 京师军
京师禁卫军,又叫做南军和北军,是全国的精锐部队,至汉武帝时,南北军六万人。 南军
【兵卫】大多数是卫尉,掌管宫门禁卫和宫中巡逻。其营地在宫内。卫尉的属官有卫司马,卫侯,主徼巡宿卫。左右都侯,主巡宫中,与中尉相表里。公车司马令来受奏章,为士令来领导卫士,旅贲令,领导骁勇的卫士,应付突发事件。所有卫士,先到郡国当一年兵,然后到京师。
【郎尉】主要是光禄勋,掌管殿掖门户。郎分为议郎,中郎,侍郎,外郎,无常额。除议郎外,其余的都是宿卫宫殿,出乘车骑。为官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子弟,才能有资格入郎,武帝时候,曾经设立了期门,羽林。期门千人,羽林左骑八百人,右骑九百人,都是河西六郡选拔出来的良家子弟。又将曾经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子孙,养在羽林军中,并教授兵事,被称为“羽林孤儿”。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郎中分车,户,骑三将,也有左右之分。
北军
主要由中尉组成,维护京师治安,预防突发事件。就像如今的首都卫戍司令。经常是二百多名缇骑在城中巡逻,与南军相表里。捉捕罪犯,则有宫司马,都侯来完成。北军中的士卒,多来自于周围辅城的正卒,周围辅城的士兵,也归北军统率。武帝用兵四夷的时候,京师守备空虚,于是设置了七校,招募那些懂得胡越事务的人来做胡骑和越骑。有将中尉行列隶属的垒,增加到校尉的行列,这就是八校尉。各自掌兵约七百人。 郡国兵
汉朝时,设置了郡,王国和侯国,各自都有部队。郡有都尉,帮助太守管理军事,领导士兵。而王国中,中尉来帮助内史管理军队事务。侯国之兵,都被郡都尉统帅。郡国兵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正卒 边防军
大多有边境屯田和属郡的士兵组成,体制与内地相仿,唯有边郡的太守就是该郡部队的主将。屯田兵,是由晁错提议后,才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边境的防卫日趋巩固,鼎盛时期,已达近百万人。 属国兵
因为武帝开辟和西六郡后,和外夷经常作战,所以有很多投降的外夷军队和人民,武帝将他们划分在不同的区域(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 教阅
用来训练士兵和阅兵讲武,教阅分为京师教阅和各郡教阅。常于每年立秋之后,在各郡进行士兵的训练和阅兵,有时还进行战斗演习。
各级官别的具体职责
三公
司马
司徒
司空
职责
军政和军赋
教化
水土及营建工程
九卿
大司农
大鸿胪
卫尉
太常
太仆
少府
光禄勋
廷尉
宗正
职责
国家财政收支
接待宾客
宫门警卫
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舆马及牧畜
管供养皇帝
宿卫宫殿门户
掌管刑法狱讼
皇族与外戚事务
官位
丞相
中常侍
御史大夫
尚书令
督军
侍郎
司隶
将作
尚书
职责
处理国家事物
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
弹劾纠察
对皇帝负责、首掌管一切政令
统兵长官、次于相国、太尉、御史大夫
尚书郎满三年称侍郎
查捕奸邪和罪犯
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参政的辅佐官
官位
参军
散骑常侍
御史中丞
尚书仆射
城门校尉
侍中
黄门侍郎
河南尹
尚书郎
职责
参与丞相的军事处理
同中常侍
御史大夫的副手
尚书令的副手
京师城门屯兵
丞相的属官、皇帝日常生活
于宫门内供职
掌管洛阳所有地势范围
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
官位
典农中郎将
典农校尉
监冶谒者
执金吾
骑都尉
牧
太守
都尉
督邮
职责
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
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
冶铁专官
宫外巡卫
京城的军事、治安
管理州范围内事务
郡之最高长官
郡的军事、治安
督察纠举、教令、捕亡
官位
从事
别驾
主簿
功曹
仓曹掾属
县令
县尉
县丞
校尉
职责
刺史的佐官
辅助刺史
文书簿笈
刺史的佐、官考查记录功劳
主仓谷
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行政长官
军事、治安
文书、仓狱
辅佐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