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轻机枪(二战轻机枪排名前十)

事实上,DP-28轻机枪虽然在苏联有较多的配备,可是这款轻机枪也不是没有缺陷的。这款轻机枪毕竟是开发在战前,很多设计已经是较为老旧的设计,性能指标也比不上德国的MG-34通用机枪和MG-42通用机枪,所以在苏德战争里DP-28轻机枪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德国人压着打。

在实战当中DP-28轻机枪难以压制德国人的两款通用机枪,对付一挺德国通用机枪需要三挺DP-28轻机枪才行。

>二战轻机枪(二战轻机枪排名前十)

另外,DP-28轻机枪虽然生产便利,可是它的性能问题也是不少,典型例子就是DP-28轻机枪配备的弹盘和供弹机构。DP-28轻机枪的供弹机构在设计上有点小问题,在实战里容易出现进弹卡顿的问题。

而弹盘的存在则加剧了这个问题,在弹盘装满子弹的情况下,几乎肯定会出现供弹卡顿的问题,弹盘本身也有松动的可能。也因此,有经验的射手在拿到DP-28轻机枪之后都会少装几枚子弹进去,并且在射击前要先敲一下弹盘。

另一方面来说,DP-28轻机枪在当时而言有火力过剩的问题,这是因为它使用的子弹是7.62×54R全威力步枪弹,这种子弹在实战中固然表现很好,可苏军前线官兵的反馈表示对于一款轻机枪而言,它的子弹威力未免有些过了头。

而7.62×54R全威力步枪弹的重量和体积也偏大,这导致DP-28轻机枪只能携带47发子弹,在实战中需要较为频繁的更换弹盘,枪管也是不可更换,一旦过热就只能停止射击,因此DP-28轻机枪已经不符合战场需求了。

虽然说从战时生产角度来说,DP-28轻机枪是一款非常适合量产的武器,可是再好的武器也有需要被替换的那一天,何况这DP-28轻机枪服役已经十余年了,因此DP-28轻机枪的更换工作也就在战争中展开了。

起初捷格加廖夫在DP-28轻机枪的基础上,参考德国通用机枪的结构改进了DP-28的升级型DPM轻机枪,将弹盘供弹改为了弹链供弹,并且增加了一个机枪提把。值得一提的是,这款DPM轻机枪保留了使用弹盘供弹的选项,只要把弹链受弹机换成弹盘插口即可。

这种改进型机枪被称之为RP-46轻机枪,直至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才完成设计。就实际角度上来看,它的设计并不成功。250发不可散金属弹链的可靠性很差,战场上的使用也不是很灵活,更换供弹装置更是困难无比。

显然,这种RP-46轻机枪的设计是失败了,那苏联在战争里又怎么开发出RPD轻机枪的呢?原因也特简单,因为苏联手上有一款7.62×39中间威力步枪弹,捷格加廖夫琢磨好像可以用它造一款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轻机枪啊。

而和DP-28轻机枪最本质的区别,就是RPD轻机枪彻底放弃了弹盘供弹,彻底改为使用弹链供弹。位于机匣下方的弹鼓内放置有一条100发子弹的不可散金属弹链,弹链通过枪体左侧延伸进入机匣内部。

这条100发子弹的弹链可谓是让苏联士兵欢喜无比,因为DP-28轻机枪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它的装弹量太小,现在有了这条100发子弹的金属弹链,步兵机枪手可以开心的用子弹向敌人泼水了。

当然了,为了防止机枪手开枪开得太嗨而导致弹药快速耗尽,捷格加廖夫把RPD轻机枪的射速限制在了每分钟650发,以免这条弹链被机枪手快速耗尽。考虑到RPD轻机枪的枪口初速每秒735米,最大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可达800米,因此在发射7.62×39中间威力弹时也算是效果拔群了。

有了这样的神器在手,捷格加廖夫兴冲冲的就去参加了轻机枪竞标,一路顺利击败了各路竞争对手,一举成为了DP-28轻机枪的替代。

在1944年下半旬RPD轻机枪开始了小批量生产,并且成为了苏军精锐步兵的制式武器。此时德军已经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了,因此RPD轻机枪的实战测试也就变得异常顺利。

前线部队满意地认为RPD轻机枪能够很好地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尤其是在复杂的巷战环境下,RPD轻机枪的表现更是超过了DP-28轻机枪,这主要是得益于它的结构可靠性和火力持续性,而因为设计上比DP-28轻机枪更为合理,所以它也可以在全姿态下进行射击,比之DP-28轻机枪好了不知凡几。

虽然说战争末期的德军已经十分不经打了,但RPD轻机枪仍旧在战争末期的战役里证明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可让人惋惜的是,因为RPD轻机枪在设计上与苏军日后装备的AK系列自动步枪互换零件,因此苏军认为RPD轻机枪的生产意义有限,所以就在1961年停产了RPD轻机枪,转而开始生产能够和AK系列自动步枪互换零件的PK轻机枪。

这种划时代的使用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轻机枪在苏军内部仅仅服役了十余年,实让人感到惋惜不已,但其优秀性和前瞻性却得到了实战的检验,并对苏联的轻机枪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一款生于战火的轻机枪而言,似乎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勋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