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

鲁桓公六年,北戎伐齐,诸侯之大夫戍齐。期间,郑国太子忽大败北戎,俘虏了北戎大良、少良二帅,以及甲首三百,功劳最大。为了犒劳各国将士,齐僖公还曾委托鲁国大夫依次送达馈赠之物。鲁国大夫在这次馈送次序上,把郑国放在后面,缺乏应有尊重,以致郑太子忽为此大怒,不依不饶。以上说明,前来增援的国家众多,竟需要鲁国去“排座次,论先后”。

齐国能动员众多国家前来增援,充分显示了大国地位,也显示了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但是,你无法想象,如果不是《左传》记载,后人就不会知道鲁国也曾派兵增援。按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作为鲁史,对外用兵,以及同盟之国凡有征伐,以例皆应记录。即使大夫领兵出国,也会记录在案。比如,鲁桓公二年记载,“无骇帅师入极”。鲁隐公四年,“翚帅师会宋公、蔡人、卫人伐郑”。鲁隐公十年,“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反常的是,这次北戎伐齐,据《左传》记载,鲁国肯定参与其中,因此才有了“使鲁为其班”,但鲁史《春秋》却对此讳莫如深!甚至对北戎伐齐没有提及半个字,也没有任何出兵增援的记录。试想,鲁桓公作为齐僖公的女婿,两国也继承了鲁隐公以来的同盟关系,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种刻意的隐瞒,还是历史记录的缺失?

>讳莫如深(讳莫如深是什么意思)

鲁桓公之妻文姜

除此之外,鲁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与作用,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其他后果,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不明白!

比如,作为“诸侯之大夫戍齐”的派出人选,鲁国会是谁?会是公子翚吗?如果齐僖公要安排一个能犒劳诸侯将士的代表人选,理应是身份尊贵之人,公子翚作为鲁国太宰,自然会有这个资格。但是,鲁史《春秋》为何不予记载,《左传》也是一言带过,不知其人为谁。《左传》这部分的记载,分明就是鲁国人的口吻,比如“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这个“公”,就是鲁桓公。这说明,在这场北戎伐齐的国际大事上,鲁国不但没有扮演增光添彩的角色,甚至还可能存在着非常不堪的丑闻。但具体是什么,鲁国人把真相给删除了。

其二,齐僖公为什么会把犒劳诸侯将士的这个差事交给鲁国人?是鲁国人在这方面更专业?显然不是。是齐国内部找不出一个更加合适的人选?也应该不是。齐国作为大国,找个能出头露面,让各国心悦诚服之人也应该不难,齐僖公的弟弟年就很合适。问题是,鲁国人办的这事,最终惹出了国际争端,让立有大功的郑太子忽大怒,这是何苦来呢?难道齐僖公就是为了制造鲁国和郑国之间的矛盾?或者鲁国就是存心为难郑国,小看郑国。似乎也不应该!

其三,鲁国为齐国犒劳诸侯,凭什么会“后郑”?为什么不能论功行赏?按照《左传》鲁桓公十年的记载,理由是“鲁以周班后郑”。所谓周班,以我们今天的理解,那就是公、侯、伯、子、男这种爵位。但是,郑庄公父子都是周王室卿士,而且公子忽作为太子,身份尊贵,又有立有大功,其所谓“周班”早就被诸侯抛诸脑后,何以会在这种场合使用这样的概念,这不纯粹是为了寻衅、找麻烦吗?依我看,鲁国这位参加增援的大夫没安好心,甚至有存心在齐、郑之间制造矛盾的嫌疑。从事后来看,这种小心思或许被人看穿,没有成功!

其四,为什么直到鲁桓公十年,也就是四年以后,郑太子忽与鲁国的这场纠纷还是没完没了?《春秋》记载,鲁桓公十年“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原因就是鲁桓公六年这桩事,即“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说明这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齐僖公、卫宣公、郑庄公亲临曲阜附近,即所谓“来战于郎”。这应该是史实。

再看《左传》也记载,鲁桓公十年,“冬,齐、卫、郑来战于郎,我有辞也”。这说明,这件事闹得非常大!公子忽之怒,在四年后,三国国君亲临战场,出兵打到了鲁国的家门口,可见事态何其严重!其中,《左传》所谓“我有辞也”,意味着鲁国用了一套说词,化解了这场危机。当然,我们已经无法确知鲁国的说辞。但可以肯定的是,鲁国必然是为此付出了代价,甚至是很没面子的代价!这种羞辱,以至于鲁国人无法面对,乃至羞于世人皆知,于是鲁国的共识是一起掩盖真相,糊弄过去。

其五,鲁桓公十年冬,《春秋》记载是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这种出兵分明是讨伐性质,但《春秋》讳言讨伐二字,以“来战于郎”代替。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区别,是本质区别,还是文字区别?更可笑的是,《左传》非常牵强地说道:“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这种解释就更可笑了!以卫师助之,就不算讨伐,难道卫师是来帮助鲁国的?更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春秋》记载齐候、卫侯、郑伯来战于郎,但《左传》却省略为“冬,齐、卫、郑来战于郎”,可见鲁国心虚到了何种程度!这足以说明,鲁桓公六年,鲁国在齐国制造的事件非常严重,郑太子忽的愤怒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只有严重到国家层面,才有可能让三国国君共同出面,通过摆出战争的架势,让鲁国给个说法!

其六,在齐国,与郑国公子忽发生矛盾的鲁国大臣究竟是谁?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导致如此的后果?这个后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事件严重,以致齐国、卫国也必须维护郑国的面子和利益;二是矛盾时间持续长达四年,为了圆满解决,最终竟然采取了军事威胁手段;三是这件事还必须三国国君亲临鲁国首都,亲自找鲁桓公讨说法。这样的事态,以我推测,就是要取那位在齐国制造了事端的鲁国大臣的性命。这个大臣应该就是公子翬,也只有公子翬,才会狂妄自大到对郑国太子忽傲慢无礼,也只有公子翬的性命,才能让三国国君亲临鲁国施压,甚至出兵威胁,方能让鲁国交出公子翬,给郑国太子出气!这次,公子翬性命休矣!

总之,从《春秋》到《左传》,为鲁国讳莫如深的这件事情,令鲁国人非常难堪,毫无颜面!这是肯定的。鲁桓公三年以后,从公子翬入齐迎接文姜之后,这位鲁桓公的太宰,也是鲁桓公兄长的公子翬就消失了。这样的消失是极不同寻常的!一般而言,公子翬这样的人物如果去世,鲁史是要记载的。比如,《春秋》记载,鲁隐公元年,公子益师卒;鲁隐公五年,公子彄卒;鲁隐公八年,无骇卒。所以,公子翬如果善终,也一定会有所记载。但是,没有,《春秋》和《左传》中,这个人消失了,也许就是因为公子忽的这口恶气,公子翬拿命抵了!这种事情,当然是鲁国的耻辱!一国太宰,被迫交了出来,并去让别的国家砍头,辱莫大焉!

鲁隐公

终于,恶人自有恶人磨!中国人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统统报销!公子翬弑杀鲁隐公,罪大恶极,得此结果,天理昭彰!但究竟是否仅仅因为“后郑”,得罪了郑国太子忽而得此下场,未为可知!也许公子翬扮演了更不光彩的角色,让齐僖公、郑庄公也不能放过他!或者,公子翬弑杀鲁隐公的事件被人揭发,鲁桓公不得不丢车保帅,但因尾大不掉,只能借助国际力量加以解决!

当然,在鲁隐公被害一事上,鲁桓公作为公子翬的同谋者,如果事情一旦败露,鲁国上下必定讳莫如深,也在情理之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