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为很忙,忙着和美国battle,忙着澄清各种各样的谣言。
>东芝事件是怎么回事(东芝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中美之间,美方和华为之间的现状,对美国来说已经很熟练了。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在日本东芝公司身上走过一遍流程。
整个东芝事件足以拍一部惊心动魄和香艳的电影,35亿日元的高价售(走)卖(私)了4台数控机床给苏联,换来的是日本首相出面道歉,花费1亿多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刊登了“对美的悔罪广告”。
彼时,美苏的“一哥争夺战”发展到了白热化阶段。作为美国历来最忠实的伙伴与小弟,日本借着大哥的东风在二战失败后一路高走,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半导体技术世界数一数二、日美贸易逆差高达50%、日企开遍了全美。
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日本的强劲和野心。然而,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大哥制定的规则是不允许小弟二次书写的,威胁已经存在,就只能镇压。
当“对手”已经在你不知不觉间悄然成长起来之后,镇压还来得及吗?
事情开始于一位优秀掮客——和光交易。
1983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一个推杯换盏的酒会。克格勃高级官员奥西波夫以全苏技术机械进口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搭讪了和光交易驻莫斯科的支店长熊谷一男,委婉的转达了苏联方购买九轴联动数控机床的意图。
和光交易,一家只赚中间商差价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戏称“掮客”。
在接到订单后,和光交易东京总部在日本千挑万选,看出了东芝机械。但是,彼时美苏冷战正开展的如火如荼,根据“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规定,这类数控机床是严禁出口苏联的。这笔钱该怎么赚?东芝表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东芝采取了“曲线救国”的路线。先向通产省提出了向苏联出口4台两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出口许可证,由于两轴联动机床并不在管制范围之内,于是顺利拿到了许可证。
接下来就是机床的数控部分,日本将挪威作为转运地,因为挪威是“北约”国家,这样不会违反禁令。而实际上,挪威和苏联早已建立了货物的特殊运送渠道,挪威还为苏联提供过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而这其实也是“巴统”明令禁止的。
在“多方配合”下,东芝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这场交易,赚取了35亿日元的高价,按照当时的汇率,也就是435万美元。
1982年到1985年,3年的时间里,东芝机械一共向苏联出口8台数控机床。
东芝可能半夜都要乐醒。但实际上,乐疯了的应该是苏联。
3年间,东芝和苏联的合作相安无事。双方都默认一切安好。
但很多时候,一个大事件的爆发都是由于一个小人物的言行而引起轩然大波。东芝机械也没有想到,因为原先答应的提拔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上文中提到的店长熊谷一男愤然辞职,并将自己掌握的“大秘密”全部抖搂给了“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1985年年底,东芝事件开始浮出水面。
数控机床为什么不能卖给苏联呢?这就要涉及到战事层面了。
在当时,苏联自主研发的核潜艇噪音太大,在一二百海里之外美国人就能轻易发现苏联潜艇并跟踪,真要打起仗来,苏联核潜艇都是美国人的活靶子。苏联发展静音潜艇,避开美国监控。
在东芝的“帮助”下,苏联成功了,核潜艇噪音降低了90%以上,要靠近到至少20海里才能发现对方,后来噪音越来越小,很多舰长报告根本无法追踪苏联潜艇。甚至在1986年发生了美国苏联潜艇相撞的事故。
东窗事发,东芝当然是打死不认,事情一时间陷入了僵局。而潜艇相撞让矛盾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美国国内舆论高涨,更是发生了以邓肯·亨特为首的5名美国国会议员,站在美国国会山台阶上,面对着电视摄像,用锤子砸碎一台东芝牌收音机来要求禁止进口东芝产品。
1987年年底,美方掌握了事件的全部证据,众议院通过东芝制裁法案。针对东芝的禁令再无回转余地。
有意思的是,这位导火索——熊谷一男先生在事发后逃亡德国,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小说家。他的一部以日本驻莫斯科商人为主题的悬疑推理小说《最后的逃亡者》,还在1993年被日本重要的一个文学奖项“直木奖”提名。
艺术果然都是来源于生活。
当证据全都摆在眼前时,美国开始了对东芝和日本的审判。
美方决定,禁止东芝机械以及其母公司东芝公司2-5年内对美出口。与此同时,美国取消了多项原定和东芝机械的合作、购买计划。西方将东芝事件定义为:“西方安全危害最大的军用敏感高科技走私案件”。
东芝机械,和“爸爸”东芝集团一时间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日本工业动荡剧烈,美日关系岌岌可危、只需要再一阵微风就会牵手失败。
美有张良计,日有过墙梯。为了缓解局面,日本进行了两步走战略部署。
首先,态度诚恳的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
1、日本通产省依据《外贸及外汇管理法》行政处分东芝事件中的涉事企业,禁止东芝机械在一年内向14个有巴统禁令的共产主义国家出口任何产品,并于20日将此决定在巴统会议上公布。2、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赴美公开就东芝事件致歉;3、东芝公司投入约1亿日元在全美50多家报刊整版刊登“谢罪广告”。
满满的诚意,美方骑虎难下。
紧接着,实力卖惨,东芝在美国动员一切力量发动一场游说大作战。
一方面,通过美国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前主席詹姆斯·琼斯、前美国贸易代表威廉·瓦尔克成在国会游说,同时辅以友方企业(通用、摩托罗拉等)向社会各界游说。表示一旦对东芝进行制裁,1988年美国就将减少3.4亿美元税收,东芝美国分公司几千员工将面临下岗,和东芝相关的美国公司也将有成千上万人失业。
一旦涉及到民众的切身利益,事情就变得好办多了。
另一方面,东芝美国的全体员工开展“草根游说”活动,展开扫射式联邦议员说服行动,秉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535个选区的联邦议员无一幸免。
美国制裁计划的大锤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最后制裁对象从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期限从5年缩短为3年。
事实上,在中情局档案里,日本并非唯一的“知法犯法”者,意大利、德国等国家都在做着“走私偷渡”的机床贩卖勾当,为什么只有日本翻船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东芝事件的核心也并非是“违反巴统条例”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背后体现出的美国核心焦虑——日本和美国之间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局面。
当时的日本经济仅次于美国,日美之间贸易逆差高达50%左右。几乎美国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靠着日本进口的,日本的东芝、索尼、松下等企业产品在美国遍地开花;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日本占据了一半,日本芯片可谓是称霸一方。
美国虽然舍不得日本这个小弟,但显然也不允许小弟来威胁自己的大哥地位。拿东芝来开刀,一方面起到敲打小弟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对其他国家进行震慑。
对比当下,有很多人将“华为如今的局面”视为“东芝事件2.0”。美国抵制华为,联合多国不使用华为产品、不买华为5G设备、甚至质疑华为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东芝和华为多年的“友谊”也一度谣传产生裂痕。
但东芝事件和华为事件不可同日而语。首先,东芝事件中,东芝机械存在违反条约的原罪,但华为没有。其次,东芝事件的背后是美国受损的高科技利益,而华为的背后靠着的是中国,中国有主权、话语权,不受别人的霸凌。
让事件回归到产品本真,华为是一家商业公司,提供的是商品,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
多元化时代,只有合作共赢,没有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