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北伐比较成功的是哪几次?
1、陆逊北伐
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4次参与的东吴与曹魏的作战。陆逊四次对魏作战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①第一次
著名的石亭之战,起初孙权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引诱曹休,曹休果然中计引兵前来,孙权便召见陆逊假黄钺,为大都督率领诸将与魏大司马曹休交战于石亭,陆逊自己为中部,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大破曹休州锋隐,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辆缴获万辆,军资器械略尽。
朱桓提出自领万兵于夹石、挂车拦路,想要生擒曹休,然后进取寿春,割有淮南的计策。未被陆逊采用。
曹休率军向皖时,曹魏尚书蒋济便上表魏明帝称未见其利,曹休果然战败,迁中护军。曹魏贾逵得到曹休战败的消息,多设旗鼓为疑兵赶往支援,将粮草给予曹休, 曹魏将领朱灵等从后断道,方才救出曹休。战后不久曹休病亡。
②第二次
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陆逊派遣亲人韩扁奉报,归途中,在沔中遇到敌人,巡逻查问抓住了韩扁。
诸葛瑾听到后十分担心,写书给陆逊称:“大驾已旋,贼军得到韩扁,对我军的部署了如指掌。现在水干,应当赶紧撤退。”陆逊没有回答,还在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
诸葛瑾知道陆逊智略多,应当是有了主意,就自己来见陆逊,陆逊说:”贼军知道大驾以旋,能专心对付我。又已经坚守要害,兵将意动,得先镇定安抚,设计变术,然后再走。现在要是退走,贼军觉得我害怕,仍旧来交战,对我们那是必败的。”
然后秘密与诸葛瑾立下计策,令诸葛瑾率领水军,自己率领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害怕陆逊,赶紧回城。诸葛瑾引水军出,陆逊队伍整齐,张拓声势,敌人不敢交战。
军到白围,托言说打猎,暗地里遣周峻、张梁等进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热闹,周峻等人到时,百姓都带着东西入城,城门堵住关不上,魏军只好杀死自己的百姓,才关上城门。
斩首获生,凡千余人。对于生还的百姓都加营保护,不让兵士干扰侵侮。家属来了,就让探望。若是妻子孩子死了的人,就给衣服粮食,厚加慰劳,遣送他回家。
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率支党来依附陆逊。
③第三次
于孙布诈降赚王凌次年进攻庐江,曹魏将领认为应迅速赶赴支援。满宠认为:“庐江虽然小,将士强劲士兵精锐,能坚守一段时日。贼军舍弃船只上岸二百里赶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现在应该任由他前进,到时他就来不及撤退了。”
之后整军前往杨宜口,想要夹击陆逊。陆逊得知曹魏援兵东下支援便在夜里撤退,满宠未能得逞。
④第四次
赤乌三年(另有记载为赤乌二年与赤乌四年),陆逊拔邾城(邾县故城,今湖北黄州府黄冈县治),筑城置戍,以为重镇,常驻3万之众。其地始为吴有,魏人息志。
陆逊四次对魏作战册厅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然而袭击江夏导致敌军自杀其民也为后世所诟病。
2、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
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军队侵扰淮北,就正好给了刘裕一个机会。他上书皇帝,要求北伐,获得朝廷批准后,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后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江淮流域得到保障。
为刘宋永初和元嘉年间,休养生息,出现“余粮息亩,户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仍不失为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
3、柴荣北伐
显德六年(959年),农历4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至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基早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降。农历5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
4、徐达北伐
朱元璋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为了彻底推翻元朝,乘红巾军基本摧毁元主力军的有利时机,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朱元璋军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朱元璋军所有。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四月,其北伐军队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
5、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6年7月9日,国民 *** 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 *** 内部因对中国 *** 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裕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灭元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逊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
魏晋南北朝时有四大战役,分别是什么?哪个最出名?
魏晋南北朝时有四大战役,分别是什么?哪个最出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所有北伐行动中,晋末刘裕的北伐取得了最大的成就,距离彻底收复中原只有一步之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 *** 曾多次发起北伐。例如,东晋的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都曾北伐。宋、齐、梁、陈等朝代的元嘉、陈庆之、太建等人的北伐。在这些北伐中,刘裕的北伐是最大和最成功的。
在南方各朝代中,东晋王朝的北伐是最频繁的! 自金氏宗亲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以来,东晋的皇帝和大臣们从未停止过清世并对中原地区的北伐军事行动。遗憾的是,东晋王朝的北伐虽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并不能完全收复中原。其中,最接近成答迹就的应该是刘裕的北伐。
宋武帝刘裕,被称为南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南朝的创始人。在金朝被废和宋朝建立之前,他是东晋王朝最重要的将军。409年,南燕军队从北方入侵淮北,刘裕以此为借口发起了北伐。刘裕率领晋军先后歼灭了南燕和后秦。他们征服了仇池,消灭了北魏,先后收复了淮北、河南、山东和关中,并成功收复了洛阳和长安。因此,刘裕的北伐实际上无限接近于成功,他收复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不幸的是,在北伐结束后,刘裕又把注意力转移到夺取 *** 上。同时,他在任命关中驻军将领方面犯了不必要的错误。刘裕深知王振武和沈天子以前有很深的矛盾,但他还是安排他们保卫刚刚收复的关中重要地区。而他的小儿子刘义珍负责,而没有留下一个老将。
由于内部不和,指挥混乱,金军被彻底摧毁,这不仅导致了关中的丢失返皮,而且还造成了许多强大的、有经验的北府将领的损失,如王振武、沈天子、傅宏志、朱龄石和奎恩。但除了刘裕最后的错误安排外,刘裕的北伐仍可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成功的北伐。正如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诗中所称赞的那样:"金车铁马胆如虎!"
请问东晋几次北伐?分别在哪一年?都分别光复了那些地方?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311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
公元383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宴手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段塌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握祥圆终取代东晋。
东晋三次北伐,从祖逖到庾亮再到殷浩,为何一次比一次惨呢?
西晋灭亡后,北方土地沦陷于五胡之手。
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康,建立了东晋王山慎朝。
出于各种原因,东晋组织了多次北伐。在东晋中前期的历次北伐中,以祖逖、庾亮和殷浩三人主持的北伐规模最为庞大。
然而,令人奇怪的,三次北伐却出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越是东晋朝廷支持,北伐就打得越弱。起初,祖逖北伐全靠自筹兵粮,却能与后赵打得平分秋色,逗慎敬到后来,殷浩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却遭到惨痛的失败,一胜难求。
个中原因何在呢?
一、祖逖北伐,在收复河南之时功亏一篑
祖逖,本是河北范阳的豪强。五胡之乱,他举家逃亡到江南。公元313年,祖逖向琅琊王司马睿——此时晋愍帝尚在,司马睿没有公开称帝,但已掌握江东的大权,请求趁后赵立足未稳,发兵进攻河南,收复失地。
为什么说后赵立足未稳呢。彼时晋愍帝尚在洛阳苦苦支撑,前赵刘聪刚刚自立为帝,石勒率兵攻略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后赵帝国正在形成过程中。趁此时机进攻,能掌握相当大的主动权。
司马睿的注意力全放在开拓和巩固江东上,对北伐并无太大兴趣。他虽然允许祖逖北伐,但只给他“千人廪、布三千匹”,除此之外,“不给铠仗,使自招募”。
只有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此外无兵、无甲、无兵器,任凭祖逖自行招募。
但祖逖并未丧气,他率领本族部曲百余家渡江北上,招募军队,打造兵器,不断消灭各地坞堡势力。石勒遣石虎来攻,被祖逖屡屡击败。河南各地首鼠两端的坞堡豪强见势不妙,纷纷归附祖逖。
祖逖也并不是一味发动进攻。他把大本营前移至谯州(今安徽亳州)后,大力巩固已恢复的土地,组织居民耕种,大力发展生产。所以东晋虽然没有继续补给,祖逖大军却也丰衣足食,在河南站稳了脚跟。
石勒忙于和前赵刘曜大战,无暇顾及河南战事,不得不对祖逖示好。祖逖暂时用心于巩固河南,也无力继续过河北进,双方都摆出一副和好的阵势,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事。这对祖逖来说倒是件好事,假以时日,将河南经营的铁桶一般,无疑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北伐战争的规模。
然而东晋内部发生了变化。从祖逖上书北伐,到巩固河南,已经7年有余。这期间晋愍帝投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江东逐渐被司马氏和王氏掌握,司马睿终于有余力关注北伐。他任命藩邸旧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兖豫幽冀雍并六州诸军事、假节,实际上取代祖逖,成为北伐的前线统帅。
戴渊不具备足够的军事才识孝凳,而担当此任,目的不外乎是为司马睿掌控各地军权。祖逖闻讯,忧愤难平,321年祖逖发病而死。他北伐恢复的两淮和河南土地,重新沦入后赵之手。
祖逖北伐,由低调出发,到扎实进取,再到恢复河南,成就之大,为东晋开国以来最强的一次。然而最终由于东晋支持不够,祖逖尽管实力非常强盛,仍然不免掣肘于国内政局,最终导致无法继续进取,反而被后赵后发先至,白白丧失了北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