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地处未央区西部。东邻西户铁路,南依雁塔区鱼化寨街道,西接咸阳市秦都区津东街道,北靠六村堡街道,总面积32.55平方千米。
古漕渠皂河流经此地,西汉建桥名“三桥”,故名。境内历史古迹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宫”的秦阿房宫、汉建章宫、汉凤阙遗址等。
截至2020年6月,三桥街道下辖18个社区、19个行政村。2011年,三桥街道总人口13.58万人,农业总产值达到0.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7.8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6.5亿元,财政总收入1.4亿元。
中文名三桥街道
街道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未央区西部
32.55 km²
18个社区、19个行政村
三桥新街139号
029
710086
地名由来
古漕渠皂河流经此地,西汉建桥名“三桥”,故名。
建置沿革
唐为长安县重镇。
明、清仍属长安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三桥乡。
1949年9月,为三桥区第二、三、四乡,设三桥市,旋改三桥街。
1954年9月,属阿房区,11月改三桥镇。
1956年4月,改设街道。
1957年,改三桥公社。
1960年6月,改为三桥公社三桥分社。
1965年10月,属莲湖区。
1972年5月,复改为三桥街道。
1980年3月,复属未央区。
1985年4月,撤销阿房宫乡、三桥街道,合并设三桥镇。
2002年8月,复改设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三桥街道辖三桥街西、车站东、车站西、高低堡子、车张、蔺高、南何、杈杨、关庙、车刘、三桥街东11个社区和自来水三厂、市二奶厂、市水产研究所、省胶合板厂、省三印、陕棉十厂、兴华制药厂、省第一针织厂、三桥配件厂、三桥车辆厂、西安造纸机械厂、武警学院、市农科所15个家委会及和平、东凹里、肖里、贺家、简家、石家、南何、杈杨、车刘、张万、五一、蔺高、阿房宫、三桥街、北沙口、新军寨、巨家庄、小苏、阎十、车张、孙围墙、双吕、后围寨、新店子、西围墙、赵家堡等26个行政村。
2002年,三桥街道辖三桥街西、三桥镇蔺高、三桥镇车张、三桥火车站西、三桥高低堡、三桥火车站东、三桥街东、车刘、南何、关庙、杈杨、红光路12个社区,市自来水公司三水厂、市农科所、市第二奶牛场、西安车辆厂、配件厂、西安武警学院、西安硫酸厂、省胶合板厂、西安光华制药厂、省第三印染厂、陕西第一针织厂、西安造纸机械厂、陕西第十棉纺织厂13个家委会,三桥、五一、车刘、杨何、南何、张万、贺家、石家、蔺高、东凹里、西凹里、肖里、和平、西围墙、巨家庄、赵家堡、阿房宫、车张、闫十、小苏、后围寨、新店、双吕、孙围墙、新军、北沙口27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三桥街道辖建章路、红光路、三桥街、西户路、武警路、和平、天台、西纺、新西北、阿房四路10个社区,三桥、五一、后围寨、和平、赵家堡、车刘、南何、聚驾庄、西围墙、蔺高、阿房宫、石家、肖里、小苏、闫十、双吕、新军寨、孙围墙、车张、东凹里、西凹里、贺家、新店、杨何、北沙口、张万26个行政村;下设117个居民小组、122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三桥街道下辖18个社区、19个行政村 [2] 。办事处驻三桥新街13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610112002001 | 111 | 三桥火车站社区 |
610112002002 | 111 | 建章路社区 |
610112002003 | 111 | 三桥街社区 |
610112002004 | 111 | 阿房四路社区 |
610112002005 | 111 | 新西北社区 |
610112002006 | 111 | 武警路社区 |
610112002007 | 111 | 西户路社区 |
610112002008 | 111 | 红光路社区 |
610112002009 | 111 | 西纺社区 |
610112002010 | 111 | 和平社区 |
610112002011 | 111 | 天台路社区 |
610112002012 | 111 | 三桥启航社区 |
610112002013 | 111 | 张万社区 |
610112002014 | 123 | 聚驾六合社区 |
610112002015 | 123 | 车张佳园社区 |
610112002016 | 112 | 新店社区 |
610112002017 | 123 | 南何社区 |
610112002018 | 123 | 车刘社区 |
610112002201 | 111 | 五一村 |
610112002203 | 111 | 杨何村 |
610112002206 | 111 | 贺家村 |
610112002207 | 123 | 石家村 |
610112002208 | 111 | 蔺高村 |
610112002209 | 111 | 东凹里村 |
610112002210 | 112 | 西凹里村 |
610112002211 | 111 | 肖里村 |
610112002212 | 111 | 和平村 |
610112002213 | 111 | 西围墙村 |
610112002215 | 111 | 赵家堡村 |
610112002216 | 111 | 阿房宫村 |
610112002218 | 112 | 闫十村 |
610112002219 | 111 | 小苏村 |
610112002220 | 111 | 后围寨村 |
610112002222 | 112 | 双吕村 |
610112002223 | 112 | 孙围墙村 |
610112002224 | 111 | 新军寨村 |
610112002225 | 111 | 北沙口村 |
参考资料来源:[1]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三桥街道辖区总人口13.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4万人,城镇化率43.3%。另有流动人口35046人。总人口中,男性74721人,占55%;女性61100人,占45%;14岁以下27155人,占20%;15—64岁8.83万人,占65%;65岁以上20366人,占15%。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13.31万人,占98%。2011年,三桥街道人口出生率8.02‰,人口死亡率3.68‰,人口自然增长率4.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172人。
经济
综述
三桥街道辖境有中央、省、市驻地单位及大专院校30余家,地区经济以汽车物流、机械制造、医药销售、造纸为主导产业,共有大小企业近千家。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80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74万元。
2011年,三桥街道财政总收入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6亿元,增值税1.1亿元,企业所得税0.3亿元,个人所得税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7%、34.8%、89.7%、-4%。人均财政收入1210.9元,比上年增长210.6%。
第一产业
2011年,三桥街道农业耕地面积0.17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80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三桥街道粮食生产780吨。
第二产业
2011年,三桥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职工2.4万人,工业园区2个,其中省级1个,区级1个。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三桥街道商业网点16个,职工6500人。2011年,三桥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0%。
交通运输
三桥街道境内西兰公路、红光路、陇海铁路横贯东西,西宝高速公路与街道中心大街首尾相连,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从街道西部飞架而过。G045、G310、G312过境,主干道有西三环、三桥路、天台路、天章大道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三桥街道幼儿园(所)6所,在园幼儿4000人,专任教师300人;小学18所,在校生9000人,专任教师7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中学6所,在校生7300人,专任教师61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6.5%,小升初升学率98.5%。
文化事业
2011年,三桥街道有业余群众文艺团体14个,会员720人。剧院(场)两座,座位2000个,年演出60场次,观众达12万人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社火、锣鼓、秧歌等,每年正月十五地区举办社火或锣鼓大赛。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三桥街道体育场地1个,100%的城市社区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三桥街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2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2个,重点医院有武警医院,中国北车医院和西郊纺织医院。2011年,三桥街道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2万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三桥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79户,人数6232人,支出1936.4万元,月人均258.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0户,人数595人,支出60万元,比上年增长254%,月人均84元,比上年增长25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人,支出1.4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99人次,共支出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8人,接收无军籍职工1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5.8万元。社区服务设施1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1个,新增就业人员600人,有11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人,全年共帮助5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历史文化
综述
三桥是历史古镇名镇。远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京畿之地,到盛唐时代,成为长安通住西域各国的关隘,明、清两代则是长安八大镇之一,故素有长安西大门之称。它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唐代“丝绸之路”的通道。在这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曾建有阿房宫、建章宫最精美的建筑群;在这个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上,张骞扬鞭踏上出使西域的征程,丝路花雨的驼铃声从此连绵至今;在这里,曾经唱响起气势磅礴的《大风歌》;在这里,演绎过一幕幕“完璧归赵”、“昭君出塞”的慷慨悲歌。
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阿房宫址的集中区,北起新军寨、后围寨,南至王寺村、和平村北,南北纵长5千米;东以皂河为界,西迄长安区小苏村、纪阳村,横宽3千米,总共占地约15平方千米,其间有建筑与湖泊遗迹穿插分布。不同形状的建筑群重重叠叠,在三桥镇南仍有20余处。
1961年03月04日,阿房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建章宫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未央宫的柏梁台遭火焚毁,慕仙好道的汉武帝刘彻“以城中为小”,决定营建新宫——建章宫。建章宫建在长安城西的上林苑中,与东面城内的未央宫仅一墙之隔,其“度比未央”,宏伟侈靡而过之,宫殿楼台密布,周二十余里,号称“千门万户”。武帝为了往返方便,还跨城筑造飞阁复道、辇道,直通未央宫。
建章宫高大巍峨,宏伟壮观,“度高未央”,高三十丈(合今70.5米),《汉书》载:“游阊阖,观玉堂”。宫内殿堂楼阁环列,亭台轩榭密布,组群达数十处之多。有“春物方骀荡”的骀荡宫,有“象征九天”的九室,有言其“宫中美木茂盛”的枍诣殿,有“流景内照,引曜日月”的承光殿,有“梁木至于天,言宫之高”的天梁宫,有马迅疾一日之间遍宫中的馺娑宫,有内陈“四海夷狄器服珍宝”的奇宝殿,有“叠而百层”的井干楼,有演奏礼乐的鼓簧宫,有豢养动物的虎圈等等。
建章宫北部为太液池,武帝为了求神祈仙,在太液池中筑了三座假山,以象征神话传说中东海的嬴洲、蓬莱和方丈三座神山。《拾遗记》载:“此三山,上广中狭下方,皆如工制,犹华山之似削成”。三神山浮于悠悠烟水之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满布水生植物,平沙上禽鸟成群,生意盎然,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经典模式。
2013年5月3日,建章宫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参考资料1.三桥街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3.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