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位。

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教育心理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社会科学和体育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全面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毕业后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体育部门的管理和科研工作。

中文名

体育教育

外文名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专业代码

040201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修业年限

四年

学科门类

教育学

专业类

体育学类

专业层次

本科

培养目标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群众体育事业、竞技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训练水平和竞赛管理、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

各高校应在基本培养目标和分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办学特色,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合适的、细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必要且有效的定期评价机制,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   。

培养规格

• 学制、学分与学位

一般为4年。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根据学分获取情况,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者延迟毕业,学习年限原则上为3~6年。总学分为140-17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 基本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逍德规范;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自觉意识;具有强健的体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专业素质

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初步掌握体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能够运用体育学的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城各种实际问题;了解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相关领城工作所需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从业资格。

• 知识要求

(1)素养类知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创新创业知识,熟悉1门外语,能基本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文献;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

(2)专业类知识

系统掌握体育学基础知识和各个分支学科的专门知识;理解运动技能的有关原理;了解体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研发展趋势;初步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撰写体育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 能力要求

(1)获取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能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研究和解央体育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2)创新创业能力

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具备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业意识,具备创业认知能力、专业职业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联系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就体育教育专业而言,应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做到分类实施、有的放矢。体育教育专业可相对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社会服务能力

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和公益精神,具备社会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能够从事与体育有关的社会服务工作。各高校根据自身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上述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可以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 课程体系与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体现,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课程设置注重培养规格中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

通识教育课程由各高校在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设置,彰显学校特色。

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构成。专业类基础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领域;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应体现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

基本的运动技能或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课程设置应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拓宽专业知识面和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实践课程应涵盖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等,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专业见习应体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为专业实习做好准备;专业实习应重点培养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应着重培养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实践应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相关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应着重体现创新意识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 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由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实践三个方面构成。

学科基础知识

包括体育的基本概念、本质、功能等,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人体运动的基本功能;体育运动过程的心理现象与规律,体育的社会现象及规律,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等知识。

专业核心知识

主要由不同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理论与实践构成。运动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田径类、休操类、球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类、游泳类、冰雪或滨海类、健身休闲类、户外运动类等。

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知识,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体育教学、课外缎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

• 专业实践

由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训、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交流等环节构成。

• 课程体系说明

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注重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精神,以学科交叉融合、压缩重合内容、优化课程体系、重视前沿知识、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突出传统或地域优势,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彰显办学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六方面的问题:

(1)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总学分原则上控制在140-170学分。其中,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不少于40学分,专业教育选修课程不少于40学分,实践课程不少于14学分。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须修读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技能课程不少于40学分。

(3)公共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按照中共中央宜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执行,创新创业课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设置,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各高校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本专业的要求设置。

(4)增加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各高校自主开设的专业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满足学生升学深造及就业创业的需要,形成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5)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要求在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投射和映现,应具体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在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开设与本专业类相关的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6)各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专业实习须有具体的计划、明确的内容、经费的保障,以确保专业实习的效果。实践教学课程学分的设置,可在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

理论课程

•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构成。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的必修课程,以及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彰显学校特色而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应在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基础上,由各高校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学分。公共选修课程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由各高校结合实际自主开设,不少于3门、6学分。

• 专业教育课程

(1)专业类基础课程

专业类基础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是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均须开设的课程,包括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7门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可以根据专业、学校特点设定。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类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属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2学分,课程开设采用“3+X"模式,其中“3”是指各专业最核心的3门专业课程,“X"是指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设立的专业课程。本标准对“X"课程的门数和学分不做具体规定,“X”课程可在本标准推荐的3个课程模块(见下表)中选择,也可以根据专业、学校特点自主设置。各专业最核心的3门专业课程具体如下:体育教育专业须开设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训练专业须开设运动训练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须开设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须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导论、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须开设运动机能生理生化测试(实验)、体质测量与评价、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运动康复专业须开设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休闲体育专业须开设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属选修课程,凡是未被列入必修课程和本标准推荐的3个课程模块的课程,均可作为专业拓展课程的备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也可以根据专业、学校特点自主设置,学分不少于40学分   。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科研训练等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4学分。社会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见习1-2周,专业实习12~20周(其中运动康复专业实习24-40周)。创新创业实践包括体育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创业训练等。科研训练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活动等   。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 师资规模与结构要求

(1)必须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任教师能独立承担70%以上的专业课程,专业带头人应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本校教师。

(2)生师比应达到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合理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运动技能课程班级授课规模一般控制在20~25人。

(3)专业类基础课程应有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

(4)各课程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知识、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其中,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

(5)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师应具有同该课程密切相关的学历教育背景,或具有该领城较丰高的实践工作经验。

(6)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应具有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行业企业工作经验。

(7)新办专业须有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20人以上。其中,应有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资格的教授职称者2人、副教授职称者4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以上。

• 教师素质与教学要求

素质要求

专任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忠诚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系统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能提出前沿性学术问题,并能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指导学生;担任运动技能课程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教学能力。

教学要求

专任教师应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制订执行教学计划,自觉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切实开展课外辅导,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专任教师应主动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并适时开展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确保教学训练效果良好。为促进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深造、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机制;实施新进教师上岗资格制度、助教制度和任课试讲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有关培训与研修,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培训,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技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实现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   。

设备资源

• 教学场地器材

(1)有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用房,并配备具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专用教室。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的体育院(系)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体育类院校不低于4000元。

(2)有能够满足各类运动项目教学的一定数量的标准田径场、标准足球场、室内外篮球和排球场(馆)、体操房(馆)、舞蹈房(馆)、武术房(馆)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建设游泳池(馆),并保证办学需要的教学场地设施开放时间,各场馆应配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体育运动器材和设备。

• 专业实验室

(1)各课程必须保证基本实验条件,严格按照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要求,建立相应课程的专业实验室,并配备专职实验员。实验室应按相应课程的具体要求,配备齐全的仪器设备,根据开设课程教材内容中的实验要求,实验课程的开出率应不低于90%。

(2)专业类基础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室。运动解剖学实验室应配有系统解剖学教学挂图、全身各器官的标本、细胞超微立体结构模型、人体全身肌肉模型、半身内脏模型、全身各器官模型,以及生物显微镜、组织切片机等设备。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应配有心率遥测系统、体成分(InBody)分析仪、健康体适能测试系统、运动心肺功能检测评价系统、运动负荷装置、血细胞检测仪和肺活量计等设备。体育心理学实验室应配有动觉感受性测量器、反应时测定仪、深度知觉仪、动作协调性测量仪、动作稳定性测量仪、闪烁整合测定仪、镜面仪等设备以及运动心理测量测试问卷。

(3)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至少设有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和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满足开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条件;综合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或每届生均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实验室基本实验设备总值不低于500万元,并配备专职的专业实验员。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至少配有分光光度计、血乳酸分析仪、离心机、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电泳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仪等仪器设备;体育保健学实验室至少配有按摩床、自行车功量计、心电图仪、心率遥测系统、肺活量计、心肺复苏模型、止血器材、包扎器材、固定器材、简易冷敷设备、理疗设备等仪器设备;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至少配有运动学测量设备、动力学测量设备以及肌电图测量系统等仪器设备。

(4)运动康复专业至少设有康复评定实验室、运动疗法实验室以及物理治疗实验室,综合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或每届生均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并配有基本的实验和实践设备,总值不低于300万元。康复评定实验室至少配有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力及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设备等;运动疗法实验室至少配有肌力训练设备、有氧训练设备、平衡训练设备等;物理治疗实验室至少配有电疗设备、热疗设备、超声治疗设备、光疗设备、磁疗设备、牵引设备等。

• 信息资源

(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的生均图书应达到100册,体育院校的生均图书达到70册。在此基础上,还应满足如下要求:①有体育学及相关专业(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体科学等)的书籍5000册以上;有体育学及相关专业期刊50种以上,其中应有外文专业期刊;保证书籍、期刊定期更新和补充。②有与体育专业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标准等文件资料。③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挂图、录像、光盘,以及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等。

(2)每年应购买一定数量的国内外最新专业图书资料,自建若干专业知识电子资源数据库或购买若干专业电子资源知识数据库,能够为师生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代检代查、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样化的信息资源需求服务。

(3)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建设专门的教学信息资源平台,鼓励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或慕课(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

(4)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选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并在专业领域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具体要求:①编制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配套齐全。②必修课程应选用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或推荐的最新出版或修订的教材。③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缩短使用周期,近5年出版教材的数量不低于专业课程选用教材总数的60%。④建立健全科学的教材评价和选用制度,定期开展教材审核和测评。首次使用的教材,尤其是新编教材,任课教师应进行质量追踪,为教材评价提供参考。

• 实践基地

拥有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满足社会调查和专业见习、实习、实验、实训需求的校内或校外基地,运动康复专业应至少有1所三级医院或相当水平的康复机构作为专业实习基地。各高校应借助社会资源,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和院(系)要建设专门的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   。

教学经费

各高校每年投人的教学经费必须满足办学需要,其中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合格标准,专业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编写,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备维修,教学质量评价等。

新办专业建设经费的投人应优先满足师资队伍、教室、场地设施、图书文献、实验、实习、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基本办学条件建设的需要   。

质量保障

• 质量保障目标

(1)各高校应以本标准为基础建立质量保障日标系统,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

(2)建立健全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方案修订等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

(3)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有关精神,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

• 质量保障规范与监控

(1)围绕各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制定质量保障实施规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调控改进机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领导巡查制度、专家听课制度、教学指导委员督导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评教制度。

(2)开展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质量评估。定期开展自查、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组织评估专家组通过听取专业教学工作情况专题汇报、召开师生座谈会、检查各种教学档案、实地考察实践教学等方式开展现场评估,确保对教学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运用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

培养模式

• 创建体育教育专业科学评价

在原有一次性终结型评价基础上,增加带训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实习授课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等多方面评价,比如带训能力评价,可利用组织运动培训、赛前指导、带训知识理论考核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带训能力进行综合测评,以此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带训实践能力   。

• 构建主副修制课程体系

注重主课程学习外,还应加强副科选修。如体育院校可利用学校各项资源,在原有体育教育专业主课程外,增设更多选修课程,构建主副修制课程体系副科专业,以此,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加深相关技能学习,丰富校园文化,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个人的爱好,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   。

• 加强和改善课堂教学

按照教育部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各个学校的学科优势,设计出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和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

• 强化实践环节

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缩短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距离,突出对学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社会体育指导、体育市场营销运用能力的培养   。

•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通过阅读推荐书目、完成读书笔记、参加学术讲座、发表学生论文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成为适应性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保持良好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有动感地展现教学内容,扩大信息量,达到高水平的资源优化,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该专业未来人才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也是全民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科学的体育教育体系对他们身心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就业方向

该专业就业区域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分布较为均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渠道更多样化。毕业生未来可在各省市中小学、社区体育指导部门、企事业工会部门、运动健身俱乐部等从事相关工作   。

考研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报考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

开设院校

所属地区

开设院校

北京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

/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

重庆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大学

河北

衡水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张家口学院

邯郸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保定学院

石家庄学院

河北体育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邢台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沧州师范学院

/

/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黄淮学院

平顶山学院

新乡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西亚斯学院

/

山东

临沂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师范学院

济宁学院

泰山学院

枣庄学院

滨州学院

菏泽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德州学院

潍坊学院

鲁东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聊城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西

吕梁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晋中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运城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长治学院

安徽

亳州学院

滁州学院

皖西学院

宿州学院

巢湖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

江西

宜春学院

南昌师范学院

景德镇学院

萍乡学院

豫章师范学院

井冈山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南昌理工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

/

江苏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南通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

浙江

丽水学院

温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湖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工程学院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湖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汉江师范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恩施学院

武昌工学院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邵阳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怀化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湘南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医学院

/

/

/

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岭南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深圳大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

韶关学院

嘉应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惠州学院

肇庆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

/

广西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贺州学院

百色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河池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

/

云南

云南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学院

普洱学院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昭通学院

保山学院

文山学院

大理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

/

贵州

六盘水师范学院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阳学院

安顺学院

铜仁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

四川

四川文理学院

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师范学院

西昌学院

成都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轻化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宜宾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民族学院

/

/

/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安康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延安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榆林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

/

/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

/

/

宁夏

宁夏师范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

黑龙江

黑河学院

绥化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

大庆师范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体育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

白城师范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光华学院

/

/

/

辽宁

渤海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

西藏

西藏民族大学

/

/

/

新疆

伊犁师范大学

喀什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内蒙古

河套学院

集宁师范学院

赤峰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

/

/

海南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宁德师范学院

三明学院

莆田学院

龙岩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华侨大学

甘肃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河西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陇东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1年6月15日;备注:上述专业未区分是否为师范类专业)[1]

参考资料

1.体育教育 开设院校·中国高校之窗

标签: 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