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领(特定人群分类)

粉领特定人群分类

粉领是一个外来的生活型态类别用词,指的是那些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可以睡个懒觉,中午吃饭不必太讲究。家既是她们的栖息地又是她们的工作场所,她们凭借电脑、电话和传真与外界联系,对白领工作环境中很多令人紧张的人情世故知之甚少。以为着女性的上班族,很可能是传统类型的工作职务,与男性的专业没有重叠,与白领族也不同。

中文名

粉领

外文名

pink-collar worker

概述

粉领在社会学者的定义上,通常是指执行次要工作的女性,例如最具代表的粉领工作之一,就是秘书,此外,亦有资料输入员、卖场销售员、教书或是其他教育类的工作;其他则包括了护理、清洁等职务。在西方社会当中,将女性归类为粉领已可算是一种性别区分上的陈腔滥调,原因是这种分类过于不平等化,有一种加诸传统性分工、和限制妇女有更多工作机会的争议观点。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粉领已成了追求自我心理满足和自由创业女性的心仪职业,而现代科技也为催生孵育粉领创造了条件。粉领多出自“食脑”阶层,大多从事自由撰稿、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工艺品设计、产品营销、进出口贸易、媒体、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她们的出现使就业方式更丰富化、乐趣化和个性化了。

社会背景

据调查,从2000年到2009年,在70%由女性主导的行业中,男性在该行业的就业占整个男性就业增加总数的三分之一,比90年代要多一倍。例如,在美国德州,同样在2000年到2009年之间,男性护理人员的数目增加了一倍。在德州公立学校的教师队伍中,男性占了23%的比重,其中,一年级的男性教师占28%。

更为显著的是,在这些进入粉领行业的男性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在族群分布方面也比较分散,不少白人男性也加入了粉领大军中。这些人在工作之后,潜力更大,比女性更容易升到主管的位置。

而在1970年到1990年间,从事粉领工作的男性大多为非英语母语者、教育程度较低的外国移民。换句话说,这些男性在其它行业没有太多选择,被迫进入粉领工业。

粉领工作的薪水并不是太高。很多护理工人的起薪在每小时12美元到13美元之间。不过,经历多年的经济低迷,不少美国人对“美国梦”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很多美国人不再把“美国梦”定义为拥有豪宅和名车,而是收入稳定、有个房子、有大学文凭,再剩下几个小钱去餐馆吃几顿。这样的“美国梦”要求有一份稳定的、享受各种福利的全职工作。在眼下这一经济形势下,能找到这种工作对不少人来说是个挑战。而像护士这样的粉领行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就业机会多、而又稳定的工作。

多份调查显示,经济的考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对职业类型的偏见的减退等因素的综合是引发男性进入粉领行业的的主要原因。[2]

特征

《粉领一族》

粉领们是指在家上班的SOHO族丽人,她们不用早起,不需像白领那般朝九晚五;她们不用看上司的脸色,不需察同事的反应,怡然自得;她们不用像白领那样着套装、化淡妆,可以穿着睡袍或内衣在房间里穿行,甚至可以脸上敷着面膜上网搜寻信息,收发邮件。

除了SOHO族外,粉领还包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寻求个人价值、有消费激情、有勇气、自信而平淡从容的现代女性。

家居氛围——浓郁:粉领不用穿刻板的职业套装,只穿着睡衣、素面朝天便可以工作,以私人化的粉色情调放松自己。

精神状态——轻松:没有朝九晚五的约束,无须看上司脸色,粉领女郎惟我独尊,怡然自得。这种轻松,于女人的曼妙心境大有裨益。

生活环境——优裕:粉领不必时时担心进账,家庭环境比较优裕。粉领只把工作当兴趣,赚钱无论多少,全都买了花戴。

生活情调——时尚:粉领女郎看粉色言情剧、欧美文艺片,阅读花花绿绿的时尚杂志,外出时轻涂脂粉,穿低调内敛但价格昂贵的休闲服,有指定的美容师、美发师和健身教练。

饮食习惯——独特:喜素食;吃无糖派、榛仁巧克力、“冰雪一族”话梅、橄榄;喝“健怡”可乐(无糖)、云南糯米茶、缅甸咖啡。

社交团体——高雅:粉领女郎通常在咖啡馆、酒吧小聚,与她们保持联系的是一群事业型的朋友。粉领女郎需要与社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更新知识。

参考资料

1.粉领·古诗词网

2.调查称“粉领”行业成为美国男性就业新宠(图)·环球网

标签: 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