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北京胡同是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北京的历史面貌。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
中文名北京胡同
HUTONGTOURINBEIJING
北京
HUTONGTOUINBEIJNG
季风性气候
大小胡同星罗棋布
北京老胡同
关于北京胡同
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温馨美丽的四合院.因此,有人称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话实不为过。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据文献记载,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发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称的约4000多个。
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胡同"即小街巷,在上海(南方)称"弄"。明代以后被官方规范为"胡同"。过去一般认为"胡同"是蒙古语城镇的音译或是蒙古语"水井"的借词,因为凡有居民聚落处必有水源(井),北京城区以水井为中心,分布居民区由来已久。过去的北京就是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的。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从而形成了胡同。每条胡同一形成,人们自然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叫开了,就确确实实地代表了这条胡同在整个城市中的方位,成为人们交往、通信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标志。这是胡同名称的实用指代作用。由于胡同名称从元朝开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们口头相传,至于用文字写在标牌上挂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国后才有的。
北京的胡同虽然看起包罗万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厂胡同、团结湖、海滨胡同)、山川日月(图样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张自忠路、贾家胡同)、市场商品(菜市口胡同、银碗胡同)、工厂作坊(打磨厂、油漆作胡同)、花草鱼虫(花枝胡同、草园胡同、金鱼胡同、养蜂夹道)、云雨星空(云居胡同、雨儿胡同、大星胡同、空厂)、鸡鸭鱼肉(鸡爪胡同、鸭子店、鲜鱼口、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着眼花缘乱,但如果认真分析,还是有其自个儿内在的规律的。多以衙署官方机构、宫坛寺庙、仓库作坊,桥梁、河道、集市贸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决定胡同、街巷的名称,其中许多沿用至今。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荟萃万千的京城.胡同深深.胡同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
北京胡同的形成及发展
乍一看,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只要你肯下点功夫,串上几条胡同,再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里面的趣闻掌故多着呢。因为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从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衖、胡洞、衙衕、衚衕、忽洞、湖洞等十多种。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这儿成了奴隶制的古燕国的都城,叫蓟城,可当时的城墙只是用夯土筑成的。到了战国时期,广为流传的《周礼·考工记》明确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可见那时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就连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规定。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从秦、汉开始,无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是隋、唐、五代和宋朝,这块地界儿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镇。十世纪初,辽朝建立,把这儿当成了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公元十二世纪,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称为中都,中都城里出现了坊、街、道、巷,但至此还没有“胡同”出现。
公元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金中都原址东北部,按《周礼》之原则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并于1285年2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贵族功臣,悉受封地,以为第宅。于是,元朝的官僚、贵族们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这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起来,连起后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与另一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据元末《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当时的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天下,这方言当然就是蒙语了,本系“水井“之义。有水井的地方才有人烟,才得以居住。且当时盛行的杂剧戏词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胡同”,如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就有“直杀一个血胡同”,再如李好古的《沙门岛张生煮海》中说得更具体:“你去兀那羊角市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可见北京的胡同是形成在元大都城的格局里。不过元大都当时仅记有29条胡同,因当时明确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要是达到18米宽就叫小街,到36米宽就称为大街了。
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当了皇上,将这儿改称为北京,这时才有了“北京”这个名称,至今已叫了590年,但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一百多年。并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城墙一改以往用土夯筑的方法,而是全部用砖包砌。大城里包着皇城,皇城里包着紫禁城(今故宫)。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心,而紫禁城的中心又是皇极殿(今太和殿),皇上的蟠龙宝座又位于皇极殿的正中。有一条无形的线从这个宝座上穿过,它就是北起钟鼓楼南至前门楼,后又延伸到永定门,纵贯京城南北,长达16里的中轴线。整个北京城的建筑布局,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城内一切建筑都整齐对称地排列在其左右,街道胡同也如此,或对称排列在它两边,或与之平行。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尊帝王、崇皇权、重礼仪、右文化、敬天地、法祖宗的思想。公元1420年北京城营建完工,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公元1553年,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北京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分,北京城的“凸”字型平面布局至此基本定型,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内城九门,外城七门。这时北京城的胡同,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
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就是后来也只是对紫禁城和皇城进行了一下小的改建、重修。但由于清是女真族的后裔满洲贵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定都北京后便实行了空前绝后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这样就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的发展。新迁至外城的人又匆匆盖了许许多多的新房、新院,连起来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逐渐模糊了,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民国前期北京仍是中华民国的首都,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把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过去由于皇城占了北京城的中心位置,因而阻断了东西主干线,东西往来必须绕道天安门广场以南的棋盘街或北边的地安门。民国初年,随着紫禁城的开放,行人才可以横穿东西长安街。这样,北京就有了一条和纵贯南北的中轴线直角相交横穿东西的长纬线。经纬相交于天安门前,形成一个大十字坐标,街巷胡同就以此为中心而往外发展开。几条新干道的打通、增辟,带动了胡同的发展,到四十年代北京的街巷胡同已达3200多条。
近代的胡同史
但胡同面貌真正改观,还是解放以后。1949年改北平为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从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到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全市总面积是过去老北京城的24倍,其中市区建成区比解放初扩大三倍多。新建各类房屋面积,相当于建了五个旧北京城。这么一来,胡同数目比解放前增长了一倍,已有街巷胡同6104条,直接称为胡同的仍有1316条,且环境也变得整洁幽美,更重要的是胡同的内涵随着旧城墙逐步地拆除,也变得更广泛了。北京不仅新建起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居民住宅生活小区,同时也在进行着改造旧街、小胡同的建设。许多胡同名称虽依然如故,但大都早已不是旧日模式样了,一些胡同中的危旧平房早被单元小楼所替代了。比较典型的如东城菊儿胡同、西城小后仓地区出现的四合院式住宅楼,不仅使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根本改善,而且保持了十足的“京”味儿。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还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
关于胡同的名称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乐,所以更多的胡同就以此来命名了。北京胡同名称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以人名命名的胡同
在前言中已经提到过去时,北京的胡同名称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直接以人名、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来条。既有以人们所敬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也有几个朝代的历史名人、达官贵人的名字来命名的,然而数量最多的还是以平民百姓、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的姓名来命名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胡同里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为接近。这类胡同名称充分体现出人文倾向。
文丞相胡同:以南宋抗元丞相文天祥的官称命名的胡同
潘家胡同(原称潘家河沿)、红星胡同(原称吴良大人胡同)
1.赵登禹路:以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胡同
2.遂安伯胡同:以明朝功臣陈志的封爵命名的胡同
3.刘海胡同(原称刘汉胡同)
4.大木仓北二巷:原称郑王府夹道,是以清朝八家“铁帽王”之一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王府命名的胡同
5.刘兰塑胡同:以元朝著名塑像家刘元的名字命名的胡同,曾讹传为刘銮塑或琉璃塑
6.张自忠路:以抗日名将张自忠的名字命名的胡同
7.韩家胡同(原称韩家潭)
8.三不老胡同:以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的官称三保太监命名的胡同,后讹为三保老爹胡同
外交部街:原名石大人胡同,是以明朝大将石亨的官称命名的胡同
育芳胡同(原称班大人胡同)
武定胡同:以明初开国功臣郭英的后代世袭封爵武定侯命名的胡同,原称武定侯胡同
(二)以市场商品命名的胡同
在胡同中居住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是离不开必需的商品的,因而就有了不少以商品来命名的胡同。而买卖商品自然又离不开市场,所以又有了以市场来命名的胡同。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早年间的市场商品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或不复存在了。可其旧名称依然如故地沿用了下来,而且这样的胡同名称至今仍存在着不少,它们所映出北京居民时代生活的横断面。
育强胡同(原称椒园厂、猪毛厂)
1.廊房二条
2.廊房头条
3.西四北三条(原称箔子胡同)
宗帽四条、珠市口东大街、辟才胡同(原称劈柴胡同)、小绒线胡同、花市中三条一户人家的烟囱、煤渣胡同、毡子胡同、琉璃厂东街、牛街、官菜园上街、菜市口胡同、大茶叶胡同、灯市口北巷、花市中二条墙上的儿童画、草厂北巷
(三)以建筑物命名的胡同
北京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也与胡同里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建筑物又都非常显见,离着大老远的就能看得到,便于寻找,所以许多胡同就以这些建筑物来命名了。建筑物所包涵的面非常广泛,不仅包括高大的城门、古老的寺庙、漂亮的花园、幽深的府邸、各地的会馆,也含有各种官家机构、工厂、作坊、仓库、还有一些特殊场所等等。这些建筑绝不仅仅只是宏伟庄严或美丽幽静的物,它们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几百年的胡同名称,更重要的则是历史文化。
宫门口三条、内务部街(原称勾栏胡同)、小院胡同、东廊下胡同、云居胡同(原称云居寺胡同)
1.白塔寺东夹道
2.护国寺西巷
3.法源寺前街
4.新太仓胡同
5.老墙根街中
6.隆福寺街
7.演乐胡同
朝阳门北小街、白塔寺西夹道
1.东不压桥胡同(原称东步粮桥胡同)
2.会计司胡同
3.府学胡同
4.宫门口东岔(宫门口是以朝天宫命名的)
校尉营胡同中的老人与鸟、锻库胡同、铸钟胡同、旧鼓楼大街、澡堂子胡同(现已并入到珠市口东大街)
(四)以地形景物等命名的胡同
北京的地势大体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而原来的外城,在元、明时尚是一片水乡洼地。城里也有不少明河暗沟流过,后被填平成了胡同,其名称就以原水道来命名了。在这些河道走向影响下,也使原本状如棋盘的总体胡同格局中,出现了一些斜街。还有更直接地以这条胡同本身的形状命名的,或以胡同中存在的桥、井、树等标志命名的,因其依据是众所瞩目,且长久不易改变的客观实体,所以这类用直呼其名的方式命名的胡同,都叫得较为长久和稳定,关键在于大家都乐意接受。
高井胡同、青竹巷、后海夹道、水车胡同、后抄手胡同
1万源夹道
2.朱苇箔胡同(原称猪尾巴胡同)
3.千竿胡同
4.贯通巷
5.门框胡同
6.留题胡同(原称牛蹄胡同
树荫胡同、后车胡同、铁影壁胡同旧照、铁影壁胡同、什锦花园胡同
1.崇文门西河沿
2.东轿杆胡同
3.核桃巷
4.八宝坑胡同
前车胡同、西斜街、四川营、大石桥胡同、九道湾北巷、大栅栏、大沟巷、小椅子圈胡同、小杨家胡同(原称小羊圈胡同)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出生地、铃铛胡同、大菊胡同、板桥头条、井楼胡同。
特点
胡同之最
老北京人说:“北京的胡同有名的三百六,无名的似牛毛。”意思是说北京的胡同多得数不清,虽不免有些夸张,却也反映出北京胡同的浩繁散乱,多姿多彩。看了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最长的、最短的、最宽的、最窄的、拐弯最多的胡同,看到至今仍保留下的有过街楼的胡同、有木牌楼的胡同、有琉璃牌楼的胡同、有拱门砖雕的胡同等,您除了能感受到老北京的居住生活特色与情趣,还会不会引发出更深刻的思索呢?
北京现今最长的胡同之一:东西交民巷,全长3公里
北京最短的胡同之一:一尺大街仅长25.23米(现已并到杨梅竹斜街)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
1.北京现今最窄的胡同之一:小喇叭胡同(北口尚不足0.6米)
2.北京现今最宽的胡同之一:灵境胡同(最宽处达32.18米)
3.北京胡同中仅存的过街楼:儒福里的观音院过街楼
4.北京胡同中仅存的琉璃牌坊:神路街北的东岳庙牌坊
5.北京现今拐弯最多的胡同之一:九湾胡同
6.北京胡同中尚存的拱门砖雕:东棉花胡同15号院内的拱门砖雕
7.北京胡同中现存的木牌楼:国子监街东口成贤街牌楼
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较早说崇文区东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仅65厘米。有人曾踏勘天桥西永安路北边的小喇叭胡同,发现北口向西拐弯处仅58厘米,大胖子过这个胡同口还得侧着身走。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现今西城区(原宣武区范围内)长椿街国华商场后身的三庙街一带。这里辽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广安门大街还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历史
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八大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栏胡同,是由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演绎而来的。以后“勾栏”成为妓院的别称。明清时期,当官的和有钱的饮宴时要妓女陪酒、奏乐、演唱,叫做“叫条子”,在妓女一方,则叫“出条子”。[2]
热点
在如今北京这个繁忙的大都市,许多的老胡同是去是留成了个大问题。为了发展现代化交通,胡同应该被改造。而胡同不仅仅只是建筑,更是我国历史繁衍的见证与文化的深厚积淀,所以应当适当保留。
参考资料1.胡同里老北京人守着千万元四合院 生活却很一般·网易网
2.探秘传说中的八大胡同·新浪新闻网